编者按: 时间嘀嗒作响,年已经到来,新征程已然开启。站在历史的长河回望,年对于中国眼镜行业而言无疑是重要而特别的。在总结梳理年中国眼视光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选取了零售变革、人才建设、营销创新、视光诊所、近视防控、隐形眼镜、外贸、智能化、党建工作等9个剖面,试图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考,通过盘点过往,以启未来。 ,让我们清点行囊,拨开层层迷雾,向着全新的旅程出发。 剖面7 外贸:熬冬迎春待有时 从眼镜行业外贸整体来看,年,深圳、温州、厦门和丹阳等地的眼镜外销型企业虽然出口数据总体增长,但具体到每一家企业,其经营过程并不轻松,可谓在多重挑战与危机中求生存。悲喜交加的年,亚马逊“封店潮”无疑给国内外贸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连锁反应。亚马逊关闭了约个中国品牌的销售权限,涉及约个卖家账号,其中包含一些大型卖家。一家眼镜外贸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从年7月开始,亚马逊跨境电商的订单突然急剧下降,工厂整体的订单量因此受到了影响,从年10月开始,订单减少了约40%。另外,所有亚马逊仓库里退出来的产品,包括在路上、在港口的库存等,使得亚马逊商家只能低价抛售库存,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倒手给国外的线下渠道,这也间接影响了海外线下B端客户对国内工厂的采购需求。另一方面,能耗双控对外贸行业亦有影响。广州丰宁眼镜城的一位批发商表示,“限电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涨价、缺货。”由于其合作的工厂分别在深圳、福建,年10月份受限电的影响,产品一度供应不上,原本10~15天的交货期要延长到1个月。就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