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诚信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314/8744649.html 古时 亲友分离时折柳相赠 来诉说依依惜别的深情 如今 丹阳市陵口镇折柳村 除了亭亭玉立的杨柳 还有拉动乡村发展的“花式经济” 折柳村近年来,丹阳市陵口镇折柳村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新娣的带领之下,夯基筑垒,引水活源,以先锋“引擎”拉动乡村发展“花式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从连像样的办公用房都没有的“薄弱”村,跻身为率先完成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先进村;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负债几十万元的贫困村,蜕变成了特色品牌资产达多万元的小康村,折柳村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镇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王新娣本人也获评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柳花寄情绿枝头文化传承古韵悠折柳因一段范蠡和西施的美丽传说“折柳传情”而得名,折柳村党委立足本村历史发展,通过盘活村级优质资源,力推延续运河文明,发扬和传承古韵文化。一方面,村党委积极建造村史馆、深度挖掘历史传说,依托镇村、乡贤等多方协助形成“立体式”多元化古街文化保留方案;另一方面,村党委在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积极发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环境整治,形成“党员认领岗”、“门前五包岗”、“党员星级户”等长效管理机制,同时注重村级主干道的绿化和养护,以“访折柳,探古街,寻传技”的生态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追寻“草根文化”、“运河文化”、“折柳文化”,创新现代“访古探乡”的“古风”轻旅游。一季花香沁心田农旅融合促发展折柳村党委始终坚持“多思考、重实效、巧借力”的发展理念,巧妙利用邻近常州的区位优势,大力引入常州苗木种植户,共流转亩土地用于培育景观苗木花卉,让每块土地效益最大化,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让村民获得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村党委成立以老党员景炳福为队长的服务先锋队,由“先锋队”负责在村里“招兵买马”,积极向苗圃种植大户推荐身体好、素质高、赋闲在家的村民,发展和培育种植能手,既让种植大户没了用工之忧,又为老百姓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难题,实现了商农“双赢”。同时,折柳村“月季园”、“蔷薇园”等苗圃种植的规模化推广,种植园逐渐成为人们追捧的“网红打卡地”,随着农旅的兴起,村党委鼓励种植园附近居民“开灶头、添新瓦”,与时俱进开启新式农家乐的“接单”就业模式,“青砖伴新泥,炊烟袅袅起”,新农旅的延伸推广,为村民开拓了就业渠道,也带来了经济增收。鸭田耕犁稻花香治理共享致富忙折柳村依托区位优势,本着“因地制宜找路子,村民摘掉穷帽子,人人鼓起钱袋子,环境换成新样子”的治理理念,充分利用村级种植优势,引入稻鸭优质大米,创办“陵口镇柳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村党委鼓励村干部积极带头加入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的全套化运作,尤其鼓励年轻干部“俯下身子干、沉下心思干、铆足劲头干”,既要抓好基层管理的“细活”,又要干好“领富致富”的“粗活”。近年来,随着“村民议事小组”、“乡贤理事会”、“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的推进,村党委积极采纳群众意见,把合作社“柳旺”大米纳入到村民治理的“惠民”福利之中,通过商议评比,以积分的方式为村民兑换相应物品,还惠让出销售大米的收益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办理意外保险和大病保险,每季度为老人免费发放20斤合作社大米,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合作社的“惠”利,也激励了更多村民自发参与到村级治理中来,探索了基层治理的新方式。书记感言 “农村好不好,关键看发展,支部好不好,关键看‘头雁’,折柳村党委将进一步用好用活本土资源,实现村级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契机打造富民宜居的生态折柳,写好农旅融合发展的文章,走出一条属于折柳村的强村富民的‘花式经济’发展之路。” 来源:丹阳市委组织部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