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www.bdfyy999.com/m 永徽四年(公元年)三月的一个清晨,大唐名将薛万彻走到了他人生最后的关头。因牵连谋反,被唐高宗李治下令法场处斩。 薛万彻临刑时仰天悲呼:“我薛万彻大好男儿,为国家战死沙场不好吗?岂能为牵连谋反被杀?”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一代名将,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图文无关) 一、暂露头角 隋末唐初时,天下风起云涌,时势造就的无数英雄豪杰,在那个年代爆发出了耀眼的光芒,薛万彻就是其中之一。 (武艺出众的薛万彻) 薛万彻出身于将门世家,其父是隋朝左卫大将军。兄弟几人家学渊源,都是难得的将才,其中尤以薛万彻武艺最为出众。 隋朝末年,薛万彻与大哥薛万均在幽州总管罗艺帐下效力,薛万均勇而善谋,薛万彻更是勇冠三军,罗艺对这俩兄弟非常赏识。 武德元年(年),罗艺看到天下大势渐趋明朗,于是率军投靠了唐高祖李渊。李渊将薛万均、薛万彻都封为公侯,兄弟二人自此归唐。 (薛万彻影视剧照) 在随之不久的窦建德之战中,薛万彻开始崭露头角。 (幽州之战) 年底,窦建德第一次率军攻打幽州时,声威极盛。 罗艺本欲出城野战,而薛万均在判断敌我形势后,以众寡悬殊为由,建议罗艺“以老弱残兵在护城河后的城下诱敌,幽州护城河宽阔,待敌军渡河时,可半渡而击之。”罗艺欣然采纳,命薛万彻兄弟率军伏击。 战斗开始,窦建德果然中计,看到幽州军并不精锐,于是急于渡河作战。而在河北军前锋刚 过河,后续部队正在渡河之际,薛万彻兄弟率幽州铁骑从旁杀出,大败河北军,窦建德狼狈而逃。 武德三年(年)秋,窦建德第二次攻打幽州,所带兵马超过上次两倍,有二十万之多,将幽州城团团围住。河北军人多势众,分批攻城,日夜不休,数次攻上城头。 眼见情况万分危急,薛万彻兄弟在军中挑选了五百敢死军,待河北军攻城正急的时候,打通了一条通往城外的隐秘地道,迂回到窦建德中军背后,以决死突击之势,冲垮了窦建德中军,败军席卷了攻城部队,窦建德军大败,幽州之围遂解。 (窦建德画) 从此之后,兄弟俩并肩作战,开始在将星璀璨的唐军中声名鹊起。 二、宣武门之变 由于薛万彻兄弟名声在外,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都想将炙手可热的兄弟俩招入麾下。 李渊采取制衡手段,将薛万彻派给太子,使之成为太子宫中第一猛将,深得李建成的信任。而文武双全的大哥薛万均则派给了李世民。 武德九年(年)6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率军在玄武门内击杀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满城震动。 (玄武门遗址) 闻讯之后的薛万彻,急率东宫精锐人猛攻玄武门,企图救回太子,守军借助坚城拼命抵抗。薛万彻见久攻无果,就采取“围魏救赵”之计,转而攻打秦王府。 由于秦王精锐都调去了玄武门,府中守卫空虚,眼见就要被薛万彻攻破。 关键时刻尉迟敬德带着李建成和李元吉首级赶到,薛万彻眼见事不可为,士卒溃散,只得带少数亲卫逃入终南山。 李世民在取得太子之位后,广收民心,原太子府属官魏征、冯立、谢叔方等文武众臣纷纷归顺李世民。 想起薛万彻的勇猛无敌,李世民不忍良将埋没,多次派人去终南山寻访,并对外宣称“此皆忠于所事,义士也”。薛万彻这才请罪出山,李世民大喜过望,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过去,还任命他为右领军将军,让其继续带兵。 (李世民画像) 归降李世民后,薛万彻开始为大唐东征西讨,立下无数汗马功劳。 三、东征西讨 贞观二年(年),薛万彻随柴绍出击梁师都。在朔方城遇突厥大军,薛万彻单骑冲锋,阵斩突厥骁将,唐军趁势掩攻,大破突厥援军,占领朔方,在当地设置夏州,作为威慑草原异族的前沿堡垒。 薛万彻因此战表现出色,晋升为灵州大都督。 贞观三年(年),李世民以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率军10万,分六路反击突厥。 薛万彻作为李靖的强力前锋,大小数十战,甚至追到极北之地,终于消灭了东突厥,彻底解除了大唐北方的威胁。薛万彻战后被封为郡公。 (薛万彻影视剧照) 贞观九年(年),李靖率军击吐谷浑,想起薛万彻的勇猛,仍调薛万彻为大军前锋。进入大漠后,唐军突遭吐谷浑军围困,薛万彻不愧是李靖钦点的前锋大将,又是率先突击,敌军无人能挡,史载“人马流血,勇盖三军”。 薛万彻高声回喊:“贼易与耳”,唐军紧随其后突围,待援军赶到,唐军已战死十之六七。 薛万彻杀得浑身浴血,犹自不觉。此战之后,薛万彻“杀神”之名响彻北方草原,唐军随后乘胜追击,吐谷浑军兵败如山倒,从此成为大唐藩属。战后,薛万彻升官至右卫大将军。 (李勣画) 贞观十五年(年),夷男叛乱,唐太宗以李勣为主将,薛万彻为副将,起兵讨伐薛延陀部。此战薛万彻仍是率少数前锋,采取大范围迂回作战的方式,在敌军后方发起突袭,对薛延陀中军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李勣趁机全军进攻,一举平定薛延陀之乱。 贞观二十年(年),唐太宗令薛万彻再次出击薛延陀,最终灭掉了薛延陀大部,大唐北方边境自此安定。 (平定薛延陀) 贞观二十二年(年),大唐第三次征高丽,李世民亲率大军从陆路进攻,又命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乘战船从山东北上去打高丽。 唐军陆路进攻不顺,最终无功而返,唯海军战果颇丰,薛万彻在辽东登陆后,一路势如破竹,沿途数次大败高丽军,至九月凯旋还朝。 数十年来,薛万彻因军功卓著,累任左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代州都督。太宗晚年曾说:“当今名将,唯李勣、李道宗、薛万彻三人而已。”可见李世民对其推崇备至,不仅高官封赏,还将妹妹丹阳公主下嫁。 《新唐书》曾经记载了一件趣事,也从侧面说明了薛万彻的恩宠达到顶峰。是说薛万彻为人粗豪,不解夫妻之道,让从小接受皇家教育的丹阳公主很不喜欢,婚后数月都不同席。 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于是举办了一个家宴,让所有的公主驸马都来参加,并暗示他们在“握槊”游戏中故意输掉,好将随身佩刀输给薛万彻,这让丹阳公主在一众姐妹中大涨面子。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当众传授薛万彻夫妻之道,“主喜,命同载以归。”公主非常高兴,走的时候还破天荒地让薛万彻跟她一起乘车回家。 这样一名圣眷正隆、忠心耿耿的名将,真的会谋反吗? (图文无关) 四、牵连谋反 薛万彻虽然作战勇猛,但却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做事率性而行,不考虑后果。薛万彻论起打仗来可以说是骁勇善战,但是在谋略方面,却与同时代的名将相去甚远,说白了就是有勇无谋。李靖曾说“万彻勇而无谋,难以独任。” 而且薛万彻自持功高,又是皇帝妹夫,在军中常常盛气凌人,与下属同僚关系不佳。 还经常私下里发牢骚,结果被人告发,甚至连李勣都指责薛万彻“发言怨望,罪不容诛”。唐太宗数次告诫薛万彻,总是效果不佳。 (李世民晚年影视剧照) 李世民晚年有感于太子李承乾谋反案,担心李治不能镇住手下那批武将。而薛万彻的缺点又是特别容易受到有心者的挑唆,于是在临终前将薛万彻贬谪到广西。并暗示李治要以大唐江山为重,如将来发生不可测之事要快刀斩乱麻。 永徽三年(公元年),李治大赦天下,薛万彻得以重返长安,但他终究没有躲过宿命的安排。 (李治剧照) 回到长安后,薛万彻的待遇跟以前天差地别,难免心里有些疙瘩。于是他就成天借酒消愁,与房遗爱成了狐朋狗友,有一天薛万彻酒后吹嘘说:“今虽患脚,坐置京师,诸辈不敢动。”,是说他薛万彻虽然脚受过伤,但只要在长安城一天,没有哪个小儿辈敢乱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早就知道妻子高阳公主有反意的房遗爱,趁机对他说:“若国家有变,当立荆王为主。”可惜的是,缺少政治头脑的薛万彻又一次失去了机会。 (高阳公主剧照) 不久之后,高阳公主谋反败露,她与房遗爱一起被捕。薛万彻受牵连下狱,但他拒不承认谋反罪名,只有房遗爱胡乱攀诬,一口咬定薛万彻也参与了谋反。 薛万彻回朝后无兵无权,顶多就是发了点牢骚,哪里有谋反的胆子。但是李治却得到了他想 要的结果,于是薛万彻只能在这场政治清洗中被牺牲了。 鸟尽弓藏,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薛万彻仰天悲呼的那一幕。 但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垂死老人的声音,一代名将就此勋落。可惜的是,薛万彻直到临死之时,也没有想通这其中的因果。他能在为国拼命的战场上死里逃生,却逃不过皇室阴谋的绞杀,实在是可悲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