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入闽从西晋起就有记载,桓公后裔郑庠,字文序,官任安东太守,因避八王之乱,迁居安徽寿春山。晋怀帝永嘉元年(年)八月,带领全家南渡,居江苏丹阳郡秣陵县(今江宁县),后世皆尊郑庠为渡江始祖。 郑庠次子郑昭,字元质,官任龙骧将军,永嘉元年随父南渡,入闽后官任泉州、建安刺史,后调任晋安(即晋安郡,治所在今福州)太守。郑昭入闽时初居侯官(今福州),转永福(今永泰),郑氏尊郑昭为入闽始祖。 郑昭开闽后,传至十余世后裔郑勖,勖生五子:岌、金、铙、辿、子遂。 郑辿三子郑露、郑铙长子郑庄、郑子遂长子郑淑(露、庄、淑,世称南湖三先生) 郑露:官居太府卿(太府寺长官,掌金帛财货商税贸易等,三品) 郑庄:官左镇军定武中郎将(武官名称,四品) 郑淑:官常州别驾(州刺史佐官,总理州中众务) 三位堂兄弟在莆田南湖山创建闽地第一所学堂,曰“湖山书堂”,“以修儒业,时作篇章,以训子弟,闽人化焉”。三先生开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先河,世人尊为“南湖三先生”。唐贞元元年(年)唐皇赐金勒建“开莆来学”坊于莆城拱辰门,以褒其功。 “南湖三先生”为莆田郑氏始祖 西峰郑露世系:郑露,字恩叟,郑辿三子。定居南湖西峰尾,传至三世郑敖,生五子,长子郑巩,官吏部尚书,迁福州故丘;次子郑皋,官大理寺评事(掌刑狱案件审理的大理寺属官),为前埭房(今属荔城区英龙社区)始祖;三子郑阜,官兵曹郎(兵部下属六品官员),为后埭房(辰门兜一带)之始祖;四子郑准,官司门郎(刑部下属六品郎官),为留桥上塘房(今属荔城区文献社区境)之始祖;五子郑肇,官寿州(今安徽寿县地区)刺史,为桃源房始祖。 郑露九世孙郑重,明成化十一年(年)进士,曾任长沙知府,后迁化县(今广东化州市)开基创业,建宗立庙。称“化州派”。 郑露二十九世孙郑敬廷,生三子:明严、台严、少严,明严由莆田徙迁福鼎沙埕。清康熙初年,复从福鼎迁浙之平邑,衍为“平阳派”。 浔阳郑庄世系:郑庄,字端叟,郑铙长子。分迁仙游浔阳(今仙游象溪、石苍等乡镇),为浔阳郑氏始祖。传子郑积,历官金紫光禄大夫,侍御史兼右散骑常侍(掌规谏过失,侍从顾问的尊贵之官,三品)。生七子,号称“七凤”。长子郑方道分浔阳洋头后坑上坑房;次子郑方遽仍为后坑房祖;三子郑方述分龟岭房;四子郑方迥迁福州大田;五子郑方逊迁永福竹演;六子郑方迕分广业里霞溪房;七子郑方迓迁永春德化。 郑庄九世孙郑行十,官任广东惠州判官(辅助处理州府事务的僚佐),致仕后居于东莞县文顺乡,繁衍生息。 郑庄十二世孙郑樵,字渔仲,号夹漈,世称“夹漈先生”。封迪功郎,授枢密院编修(枢密院编修官),隐居广业里夹漈山(今涵江区新县镇?溪村),建有夹漈草堂,为宋代历史学家,亦有“理学名臣”之称。 郑庄十三代孙郑侨高中状元荣归拜祖,并重修祠堂,因称“郑侨祠”。郑侨卒后谥封“太师”。宋光宗曾赞郑侨“朝野臣僚能如侨卿之爱民,则天下安矣”。 巩桥郑淑世系:郑淑,字善叟,郑遂长子。迁居巩桥荷叶山左(今仙游赖店圣泉村),为巩桥郑氏始祖。传至四世郑良士,字君梦,官至左散骑常侍(君主近臣,职掌同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生十一子,有八士在朝,人称“郑家八虎”。长子郑元弼分巩桥房;次子郑元恭迁福州;三子郑元谦分折桂里埔兜房;四子郑元素分驾房;五子郑元龟由南湖分司马房;六子郑元礼分枫亭赤湖房;七子郑元振分香山员外房;八子郑元渐早逝;九子郑元庆分德化桂林隔;十子郑元瑜分秘书房;十一子郑元忠分正字房。 郑淑后裔郑益斋,于明弘治、正德年间由仙游县迁至泉州惠安县冈州乡,为泉南郑氏之始祖。称“冈州派”。 温馨提示:资料信息仅供参考! 位于仙游县圣泉村的《圣泉宫》 位于仙游县圣泉村的《圣泉宫》 位于仙游县圣泉村的《圣泉宫》 《圣泉宫》传说: 圣泉宫,亦称圣泉祖殿,位于仙游县城南巩桥郑宅,即今圣泉村。圣泉村亦因许氏仙姑开创圣泉而得名。 晚唐许仙姑,曾学道于名山洞府,得诸名异人傅点,修炼于浙江金华北山。融会贯通,法术高明。云游天下,择地而居。从尤溪入仙游,约于唐昭宗乾宁年间,行至巩桥郑宅。视从此处钟灵敏秀,诚定居胜地。乃向郑家祖妈求赐宅地,郑家祖妈慨然与之。许仙姑(在后宫址上)遂结草庐而居,造田种粮,垦荒种茶。在左右几十丈,各值一樟树,以示定居郑乡。他日,许仙姑登郑门面谢,祝愿郑家子孙官运亨通。郑家祖妈谓曰:仕官者皆离乡背井,离母离妻,非老身所求。唯敞村水利不兴,多遭苦旱。望仙姑助修水利,造福后代,以拯万民。许仙姑毅然相允。 许仙姑通晓水文地理,既允助修水利,遂亲自勘察附近各地。发现苦溪“下雨大水流,雨停无水流”奇象。探明苦溪地多沙石结构,雨后水流参透入地,水必往低处流之理。若能寻出下游地下泉眼,必可得水。亲率民众挖出井亭旁、珠山桥下、庐坡、龙井、碗井(一名活井)三穴,七个泉眼,地泉爆涌,诚为圣泉。 许仙妃法创水功,故为官民所称赞,而其生前死后,济世救人诸事迹,亦为时人所傅颂。傅云:晚唐时期,郑宅村尚处草创之期。村西飞凤山,为原始荒山。林深茅密,无人敢进。间有“金蟆精”作怪,不时损害村间牲畜,村民苦之。许仙妃得知,举剑祭法,制圣火攻之。一举扫除“金蟆精”,民得开发飞凤山。志云:明弘治乙酉年,大旱。沙县等官民进祖殿请水求雨,皆灵验。 《仙女史书》载有明嘉靖年间,倭寇从平海抢掠华亭,杀害民众。村民请求法主仙妃扫灭倭寇。仙妃出神举剑,风雨交加,飞沙走石,杀退倭寇,民得以安。村民立庙,永为奉祀。 公元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唐御史中丞郑良士公暨长子礼部尚书郑元弼公,为纪念许仙姑亲手创修圣泉水利功勋,奏明朝廷,封为法主仙妃,赐建圣泉祖殿,在许氏仙姑草庐原址上,创建宫殿,号为圣泉宫,奉祀法主仙妃神像。 注:本文摘自头条百科 郑露一脉之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蒲坂村《郑氏宗祠》始建于北宋,明兵部侍郎郑岳重建。中门顶悬挂“先祠”匾额。 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郑氏宗祠》 两侧砖饰花窗造型独特,门前抱鼓石呈螺旋状,雕工精细。 正堂上供奉郑氏历代宗祖画像十一幅,中间五像,分别是郑氏始祖郑桓公姬友,郑姓得姓始祖郑鲁,秦国水利大匠郑国,入闽始祖郑昭,入莆始祖郑露。 左右各三像,有郑庄、郑淑兄弟,桃源系始祖郑肇,蒲坂始祖郑翛,元隐士捐建壶山凌云殿的郑顺孙,明兵部左侍郎郑岳。 “孝思”二字为明弘治皇家御赐郑岳之匾。 蒲坂郑氏宗祠为明清时期较为典型的莆田地方建筑,历史文化内涵丰厚,祠内收藏文物丰富,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往期内容回顾: 所有的执着,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1、访福建省三明市大田桃源《郑氏荥阳祠》 2、尤溪郑氏大厝,屹立乡间的瑰宝! 3、福建长汀客家宗祠建筑之《郑氏家庙》 4、福建龙岩赤水村,有座多年的郑氏古宗祠你知道吗? 5、访福建武平县郑氏! 6、访福建上杭县砂睦村《郑氏渊泉居》 7、福建永定郑氏分布! 8、寻找漳州郑氏宗祠(1) 9、寻找漳州郑氏宗祠(2) 10、寻找漳州郑氏宗祠(3) 11、寻访漳州郑氏宗祠(4) 12、寻访漳州郑氏宗祠(5) 13、寻访厦门郑氏宗祠、郑氏家庙(1) 14、厦门延平郡王祠(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 15、走访泉州市安溪县郑氏! 16、访福建南安郑氏! 17、寻访泉州市晋江、石狮、惠安、永春郑氏宗祠、祖厝、家庙! 18、坐落于福建莆田仙游县大山里的千年郑氏“状元祠” 《十年寻郑路》是一部记录各地郑家村迁徙信息、各地郑氏宗祠、郑氏文化古迹的书籍,我们将以图文的形式把走访的内容真实的记录下来。 由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实地走访需要费用的支撑,考虑再三,我们采用赞助的方式来维持开支。如有愿意赞助元路费的宗亲,我们将赠送一套《十年寻郑路》书籍作为回报。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