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走进丹阳市实验学校,笑意盈盈的老师,温文尔雅的学生,扑面而来浓郁的人文气息,让人感觉自然自在。自然,自主,自在正是这所学校的气质,也是诸华平校长对办学理念的探求与思索。这所地处市区与郊区交界的学校,远离喧嚣,蓄势待发。在这所学校,夏华芹老师工作了15年,从刚参加工作的青涩,到今天的日臻成熟,实验学校见证了她的进步,记录下她每一天的耕耘,也培育和成就了夏华芹和她的名师工作室。

A:一个教师的成长

夏华芹,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十五年风雨,一路洒满辛勤的汗水、执着的探究,收获的快乐、幸福的回忆。总结她的攀登之路,把它归纳为八个字:奉献、研究、创新、境界。

奉献,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年,夏华芹老师参加工作第二年,接到学校安排的重任,创实验学校的特色之一,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生,参加江苏省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市只有高中省丹中参与这样的活动,这是含金非常高的活动,对辅导老师也是一种挑战。夏华芹老师也是零起点,一边自学,一边教学生。每天利用中午或放学后的时间陪着学生上机,当看到学生调试成功一个又一个程序时,她完全沉浸在学生的惊喜、兴奋与快乐中。年年月月,早出晚归。寒暑假不是辅导就是带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很累但从未计较过。当学生获得全国的、江苏省的奖项,当每年都有她带的学生因在初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进入高中的后因信息学竞赛保送清华,北大时,她就忘记了累,心里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创新,解决课程教学问题。信息技术学科正处在开拓时期,会碰到开创时期特有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前人的经验。这就需要信息技术老师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夏华芹老师也意识到只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才能发现问题之所在。只有创新。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白了道理,她就会想到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复杂问题。随着正确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创新便会不断深入和全面。通过研究认识问题的根源,通过创新解决问题。

境界,理解教学的本质。15年来,夏老师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第一,教学是科学,必须扎扎实实地、全面研究和透彻把握学科的全部内容,才能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教学是艺术从当教师那一天起,她就很重视注重教学中内在的东西,她认为教师一定要有真才实学,才有资格教学生。但是,在她的教学实践中,她发现只有真东西还是不够的。还要善于把老师自已的东西组织好,清楚明白、生动有趣地说出来,要让学生感兴趣,爱听,这样效果才好。于是,她便开始思考和研究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各种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们的长处和短处,怎样把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效果。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所有这些努力,都使她更好地体会到:教学是科学的同时,确实又是一门艺术。第三,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为无论教师怎样重要,也是属于“教”的方面,“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好。归根结底是学生在“学”,学生自然就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夏老师现在认识到的教学的最高境界。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夏华芹年参加了江苏省信息奥林匹克教练员考试,取得了江苏省中级教练员证书,开发了编程校本教材。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多人次获全国及省级的奖项。加入了丹阳市荆晓虹名师工作室,参与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年度立项课题《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年主持的丹阳市小课题结题并获奖。年参与省级重点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进行着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各种尝试,多次在丹阳市开设公开课和讲座,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被评为丹阳市教学骨干。

B:一个工作室的成长

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夏华芹名师工作室承担了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有成就、有影响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团队的任务。重任在肩,工作室职责:培养、培训优秀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开发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夏华芹名师工作室以学校的“三自”教育理念为指导,在遵循教育的自然规律下,在学校营造的自在状态下,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提升能力,展现实验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学校主人翁形象。

凝心聚力,互助成长

名师工作室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无规矩不成方圆,工作室的运作需要遵循共同的制度。为确保工作室扎实而又开创性地发展,发挥工作室每个人的特长,工作室成立之初就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并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同时,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工作室制订了详细工作方案、3年规划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名师工作室成员各自的职责和要求。

每次工作室活动,大家相互交流研讨,有成功经验的分享,有工作烦恼的释放,更有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共同探讨与交流,一次次教育思想的碰撞。在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寻找到精神的联盟。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实践策略,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一次次有特色的活动扩大了工作室的影响。

年12月31日上午,联合市荆晓虹名师工作室开展了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活动。两个工作室的成员为着共同的教学追求相聚到一起,在交流中互学共进,实验学校刘永锋老师开设了一节讲座。省丹中信息奥赛金牌教练荆晓虹也是夏华芹名师工作室的顾问,上了一堂展示课,在专家的引领下也使工作室的研讨向更宽的视域、更深的领域不断拓进延展。

年3月28日上午,名师工作室第一次研讨活动在实验学校召开。工作室成员王擘老师进行授课,王老师有着充分的课前准备,把“三自”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课后工作室成员们一起围绕课堂设计和授课过程进行探讨和交流。由工作室成员互相交流了开学初拟定的个人工作计划,并对初中信息技术“三自——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建议。工作室顾问赵玉柱主任充分肯定了工作室成立以来大家致力于三自——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工作,觉得工作室教师活动交流的内容都很有质量,是有实效的研究学习活动。

年5月20日联合丹阳市荆晓虹名教师工作室举行三自课堂研讨活动,分享了三自课堂教育理念,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业务素养,促进了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同步发展。此次活动发展中心徐震主任,也是两级名师工作室的专家顾问给大家作了讲座。他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入手,介绍了利用微课教学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讲座中丰富、真实的案例,生动的语言,深深打动了与会老师,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这个专业的发展中指引了方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