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这些法院的破产审判值得学习! 月7日,省法院向社会通报年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情况。年,全省法院新收各类企业破产案件件,同比增长15.64%,审结各类企业破产案件件,同比增长5.66%,结案、收案比总体良性。 通报中总结了我省各地破产审判的经验: 苏州吴中法院在全国率先出台意见推行预重整制度; 吴江等地法院积极探索个人债务清理,让诚信债务人重获新生,为执行不能案件提供制度性退出路径。 常熟法院探索公益管理人制度。年,该院在公益管理人库中轮候指定4家社会中介机构担任无产可破企业管理人,并通过破产专项基金给予补偿。 启东、昆山、吴江等地开展“立转破”、“诉转破”改革探索。 积极运用网络平台召开债权人会议,以苏州两级法院为例,召开线上债权人会议19场,涉及债权人人次。 开展跨境破产研究探索,苏州中院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中国人民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北京市破产法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破产法论坛·跨境破产审判与营商环境优化专题研讨会”,对跨境破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镇江中院实行全市在办破产案件动态管理。 加大宣传力度,南京等地中院发布破产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增强社会对破产审判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省法院还同时发布了年全省法院破产案件审判典型案例。 详见: 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情况通报 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0南京中院18条工作方案落实长三角洲地区环资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去年底,沪苏浙皖四地高院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长三角洲地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南京中院经过广泛调研、日前制定贯彻落实《长三角地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工作方案,18条内容从协作机制、信息共享、统一裁判标准、司法联动等方面明确今年的环境资源审判该如何协作。 详见:市中院制定《长三角地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18条新规画出“施工图” 03南京中院与市文旅局联合发文妥处涉疫旅游纠纷月8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联动依法妥善处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旅游纠纷的工作意见》的通知。《意见》共有十条措施,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作用,依法妥善化解涉疫情旅游纠纷,公平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的工作大局。 详见:市法院与市文旅局联合发文,十条措施依法妥处涉疫旅游纠纷 04建邺、虎丘首次独任审判普通程序民商事案件月4日上午9:30,南京市建邺法院第0法庭,立案庭副庭长曾牛平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独任开庭审理一起普通程序案件,这是南京法院拉开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大幕后首次适用独任制审理普通程序的第一案。 月8日,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依照最高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相关要求,首次适用独任制程序,通过智慧庭审平台,在线开庭审理两起普通程序民商事案件。 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明确基层人民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法官一人独任审理。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事实不易查明,但法律适用明确的案件,可以由法官一人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审理。苏州和南京是我省试点法院。扩大独任制的适用范围,是此次试点工作的重大制度创新。 详见: 全市法院改革试点第一案,建邺法院首次适用独任制审理普通程序案件 司改试点 虎丘法院首次适用独任制在线审理普通程序民商事案件! 05徐州鼓楼十六条意见规范“法官进网格”法官进网格怎么做?如何将法官进网格的工作规范化?徐州鼓楼法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制定了“十六条”意见。 这“十六条”意见主要内容为: 1、建立四联基地。、设立网格法官。3、实现网格全公示。4、积极开展巡回审判5、大力实施示范性诉讼。6、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7、推广多元调解机制。8、联合化解矛盾纠纷。9、开展法治宣讲。10、借力网格优化营商环境。11、设立涉企绿色通道。1、加强双向互动。13、成立领导小组。14、强化沟通协调。15、强化司法研判。16、强化激励约束。 详见:徐州鼓楼法院出台“法官进网格”十六条意见 06多地在线开审涉境外案件在线开庭再升级!上周我省部分法院在线审理涉境外案件。 泰州月4日上午九点,泰州中院第十五法庭。全国模范法官、泰州中院民三庭王小莉庭长通过网上庭审的模式,审理了泰州市某企业与两家土耳其公司之间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达.9万美元。该案之前因为两次外交送达均没有成功,后改为公告送达,月4日就是公告开庭时间,原告代理律师人在香港,受疫情影响,本来想继续延期的,但考虑到这是涉外案件,再次延期公告会延长时间,加重当事人的讼累。遂在提前征得案件当事人的同意后,决定采取网上庭审的方式对该案进行开庭审理。 庭审中,由于被告未到庭,王小莉法官决定对该案进行缺席审理。整个庭审过程视频信号稳定,画面、声音传送清晰,开庭过程规范有序。 南通月6日下午时30分,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黄中华法官通过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成功调处一起涉台纠纷案件。调解结案后,原、被告双方对南通中院这一高效、快捷、便利的庭审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案原被告均在台湾地区,无法按时出庭。经征求意见,双方均表示在疫情特殊时期,同意通过互联网庭审方式“隔空”先行调解。随后,双方通过“支云”庭审系统实现“三地”视频连线。在核对当事人身份、告知互联网庭审规则后,黄法官当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就还款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随后,书记员现场制作调解协议,并显示在支云庭审手机APP上,双方在各自的手机终端对调解协议进行了签名确认。 据了解,今年春节后,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自主研发了互联网“支云”庭审系统。该系统自月10日正式上线投用以来,很快在南通两级法院实现%全覆盖。截至月7日,南通两级法院共配备“支云”庭审系统71个,通过该系统开庭场次。 丹阳月7日下午,承办法官在审判法庭、两位陪审员在自己家中、原、被告各自在台湾的家中、原告代理人在律所,通过丹阳法院智慧庭审平台实现互联在线庭审。原被告均系在江苏工作居住的台湾籍人士。该案在审理过程中,由于原、被告之间的借款往来较多,账目始终难以理清,双方争议也较大。为避免案件因受疫情影响久拖不决,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法官启动无接触在线办案方式,先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