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镇江日报第期头版刊登文章《跑出加速度发力高质量——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全心谱写服务管理新篇章》,报道我市退役军人工作亮点做法,全文如下: “连冈三面大江横,形胜之雄控南北。”镇江自古就是重兵驻扎的铁瓮城、是金戈铁马的英雄城,守土强军的信仰在这片热土上柢固根深。当前,镇江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近10万人,他们是一股融入社会的“热血”,他们烙印着一抹永不磨灭的“军魂”,他们奋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是新时代赋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职责使命,是全市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更是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背景下的一道必答题。 整合资源全力织密服务网 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 热情接待退役军人 走进丹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一面面老兵赠送的锦旗跃入眼帘,清晰的功能分区、统一的工作制服、面对面的倾听与解答……让这里成为退役军人了解政策的窗口、排忧解难的靠山、休憩身心的家园。年从部队转业的潘剑波从事着服务中心(站)的窗口接待工作,无论事大事小,他都倾耳听、认真办、跟到底,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退役军人的“贴心人”。潘剑波说:“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是我军旅生涯的延续。因为更懂他们,我们的工作才能更有温度”。 今年,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开展“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市县两级9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61个镇(街道)、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进一步建强服务能力。下一步,“建设标准化、服务网络化、模式多元化、管理规范化、品牌特色化、队伍专业化”的服务中心(站点)将在全市范围内不断推广、延伸,一张倾情服务的网络将在个服务中心(站)的紧密连接中越织越密,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把温暖送进退役军人的心坎里。 多措并举着力拓宽就业路 退役军人参加就业推介会并签约 我市每年接收的退役军人中,军转干部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7%以上,普通士兵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60%以上,他们既是“大众创业”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是万众创新不可多得的资源。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就业形势严峻,退役军人作为“六保六稳”重点群体,为他们拨开萦绕眼前“迷雾”、擦亮符合退役军人特质的“岗位牌”,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责无旁贷:一、二季度全市范围内共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就业推介会6场,提供余个适合退役军人的岗位,吸引了近千名退役军人进场求职,初步签约率达70%。恒神股份招聘负责人张泉国称,退役军人信念坚定、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的加入能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据悉,该企业已吸纳了33名退役军人就业。 比学赶超大力提振精气神 退役军人党员参加微党课授课竞赛 提振精气神,找准发力点,方能迈好“跑起来”的脚步。淬炼军人情怀、彰显军人风采,引导退役军人做“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领跑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直在行动:扎实开展“退役军人思想整治年”活动,全市余名退役军人党员走上讲堂,开展授课评选12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余人次,遴选出3位选手代表镇江参加全省范围“微党课”授课竞赛,丹阳纪律检查委员会干部管理监督室副主任殷小燕讲述的《军魂在身永不退伍》以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决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市退役军人更惜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润州区金山街道的90后退役军人邵城,用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作风打动人;丹徒的农村基层干部蔡磊,用投身振兴乡村、脱贫致富的做法带动人;蓝圈企业的董事长王兴文用积极参与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云上”直播强品牌的创新举措激励人;军休所的退役军人工作者石峰,用关怀备至、贴心的服务感动人。 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不断浓厚创先争优氛围,组织开展“市模范退役军人”评选表彰活动,推进企事业单位“退役军人之家”建设,引导广大退役军人用激情与担当助推镇江“跑出加速度”。 稿件来源:镇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