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国安置帮教网足迹......

来源:山西日报发布时间:05--3

中国安置帮教网足迹……齐手共浇帮教花:刑释人员杨明的新生活

·

  05年月下旬,一场冬雪如期而至,给北京的冬天增添了景致,也带来了寒冷。来北京半个多月的杨明却说:“虽然北京的天气很冷,但是我的心是暖的。”      才7岁的杨明是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幼年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时却遗弃了他,他也没有兄弟姐妹,就过着流浪生活,甚至走过一段弯路。今年9月才从监狱出来,杨明不想再做错事,但是,身有些许残疾的他,顶着个“刑释犯”的帽子,在出狱后的三个月里,再一次饱尝人间冷暖。终于,在中国安置帮教网的帮助下,他真真切切感受到多方的关爱和温暖,找到了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出狱遭遇生存难安帮网援手却失联

     “其实我不想犯罪。”这是杨明一直强调的。      那为什么走上了歪路?      杨明很无奈。关于身世,他不愿意多讲,只说自己没有家人,腿脚也不灵便,从小就在外面流浪。东家一口、西家半顿,也就那么长大了。他是因为盗窃被判刑。“当时,我也不想的。”杨明回忆着,“可是,我真的饿,我向很多人求助,没人愿意帮我。我甚至和人说过,你再不帮我,我可能会偷会抢。”但是,杨明还是无法生存,他偷了一台电脑想要卖掉,然后被抓住了,判了刑,入了狱。      在狱中,杨明表现不错。今年9月3日,杨明出狱了。他其实有些害怕,怕自己仍然无法生存。当时的管教干部告诉他,可以到司法部门登记一下,可能会得到帮助。“我一出狱,就去安置帮教机构了,他们只是录入信息,等了好几天,也没有联系我。”杨明说,那家机构没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于是,杨明上网查看能够帮助自己的政策或组织——中国安置帮教网出现在他的眼前。在网站上认真浏览了一会儿,杨明决定按照网站上公布的电话联系一下。电话通了,对方仍然是记录他的信息,也没多说其他。“当时,我觉得这事还是没希望。”杨明说。      让杨明没有想到的是,过了两天,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正是安帮网的负责人王杰打来的。在询问了基本情况并核实了相关信息后,王杰问杨明是否能坐火车或飞机到北京,安置帮教网可以提供更好的帮助。      “我没钱,你能先打给我点钱,我就去北京找你们。”当时,杨明就这样回答了。对方挂断了电话。正当杨明放弃这条求助路时,十几分钟以后,王杰发来短信,让杨明联系网站一位工作人员“耿玉霞”。后来,耿玉霞给杨明卡里打了00元钱,让他能够从个旧到达昆明,并告知到昆明后取火车票的方法。      “那是当天晚上点多去往北京的火车票,我又看到了希望。”杨明很开心。但是,杨明并没能顺利地踏上赴京之路,他把车票弄丢了。“我当时一下也有点蒙,又电话联系了耿玉霞大姐,她居然又帮我买了一张票,是第二天的。”杨明说。      结果呢,杨明还是没能走成,等待了一天之后,他居然走错站台,误了火车。“这下子,我都很过意不去。但是,还是第三次联系到耿大姐。”杨明记得,耿大姐听了他的话明显有些失望,只说再联系吧。      安帮网主任王杰谈起这段事情,也觉得很无奈:“我们尽量相信每一位求助者,但是,也害怕遇到行骗的人。所以,一开始我们只提供了两百元让他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到北京的火车票是我们从网上订的,而不是直接汇款过去让他本人买票。”杨明两次浪费了进京车票,也让王杰觉得不可思议,“他不会是只想要些钱而不愿意到北京来吧?”      然而,就在安帮网想要再次联系杨明沟通下一步事宜时,杨明却失联了!   

几经辗转到京城安帮网架起共帮桥

     为什么联系不上了?      “那时,我的手机突然没钱了,而我真的身无分文。”杨明也觉得事情太过凑巧,无奈地笑笑,“他们一定以为我是个骗子吧。”      怎么办?杨明觉得安帮网对他提供了无偿的援助,他还是想到北京去。于是,他在街上溜达,和一个招工的人稀里糊涂到了上海。“我没想太多,只是想着上海离北京更近些。如果能打工赚点钱,就生活下去;如果没有应聘成功,就想办法慢慢到北京去找安帮网。”杨明的担心成了现实,在沪郊的电子城,杨明应聘失败,没能得到工作。于是,他继续过着流浪生活。      那时,已经是9月底了。后来,杨明找到了一个包装水果的工作,干一个小时元钱。不管怎样,吃住还是有了着落。就这样,杨明坚持了一个多月,终于挣到了30元钱。但是,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于是,用这些钱,杨明先买了一张50元的电话卡,又买了去北京的车票。      月0日中午时左右,杨明终于站在了北京的土地上。“我很怕安帮网不再理我,一下火车,我就打电话给他们,告诉他们我已经到北京了。问清地址和线路后,自己坐车到了网站工作地址。”杨明说,王杰主任还记得他,让他悬着的心放下一半。      到了网站后,杨明另外一半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中国安置帮教网的工作人员都很热情,免费安排食宿,还积极联系工作。      在杨明眼里看似简单的“免费安排食宿、积极联系工作”其实并不简单,全是靠着安帮网多年来架起的共同帮扶释放人员的桥梁,由多方热心人士携手完成的。      先说食宿问题。免费住宿是由网站附近的一家“99优选酒店”提供的,这家酒店是安帮网的友好单位,当酒店的店长华女士听说杨明是一个释放人员,目前刚入社会还没找到工作时,当即拍板,决定在杨明找到工作之前的过渡时期,免费让杨明住在酒店。“我看他也挺不容易,都是为社会做点贡献。”华店长不善言谈。当听到“以后这种善行还会有吗”的问题时,华店长的回答简单而有力:“当然会,只要是碰到需要帮助的人,大家搭把手都很简单。”杨明的一日三餐则由网站负责,工作人员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这里就像家一样,每个人对我都很好,没人歧视我。”杨明觉得很安心。      就在杨明在网站过渡安置期间,安帮网德惠工作站站长庞志刚到总部办事,午饭间听到杨明的遭遇非常同情,当即表态可以安排杨明去他的公司工作。当得知网站已联系到北京一家保安公司安置杨明后,当场拿出元钱作为杨明的基本生活费,由网站保管,让杨明缺少什么生活用品就从网站领取添置什么。      杨明当时很激动,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工作,回报中国安置帮教网这个大家庭对他的帮助,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本以为铁板钉钉的工作,也经历了不少波折。   

一波三折求职路帮教花开香洒人心   

  为杨明提供工作机会的是北京一家保安公司。这家公司一位保安队长杨怀军是安帮网的会员。      03年,杨怀军在一个小区做安保工作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由朋友介绍认识了王杰。他觉得,中国安置帮教网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就尽自己所能为安帮网接收的刑释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机会。      这次,他想帮助杨明。让杨明在安帮网北京总部适应了一下北京生活后,杨怀军把杨明带到保安公司的宿舍。可是,第一次给某单位推荐杨明做保安时,没有通过面试,对方嫌弃杨明的腿脚不灵便。      杨明也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大适合做保安。可是,杨怀军却安慰他,让他再等等,还有很多单位需要保安,他会一一帮他推荐,尽量让他有事可做,生活有着。在等待的过程中,杨明心里非常忐忑:“我这样会不会惹人烦啊?”“真是太给别人添麻烦了。”“如果这里不成功,我还是回去再找安置帮教网帮忙吗?也不好意思啊。”      眼看着刚刚树立起一些信心的杨明又打了退堂鼓,王杰也着急起来:“对于杨明,最重要的就是信心。本来我应该尽量放手,让他学会独立。可是,他的情况确实特殊一些。”对于杨明的担忧,王杰能够理解。他也透了个底儿:安置帮教网不会放任杨明在北京不管他的,即使保安公司应聘不成,安帮网也可以在总部给他安排一个适合他的工作。但是,最一开始的时候,王杰并没有向杨明说明这一情况,“对于释解人员,最好先安排一个相对苦一点的岗位锻炼,再分析他们的工作状态,帮助进行下一步的职业规划。”      由此看来,在各方的帮助关心下,杨明一定会在北京开始他新的生活。   蓉蓉

迷途逢春:安帮网帮扶郑逢春小记

“我刚刚当了爸爸,老婆给我生了个儿子!太开心了!”电话那端传来郑逢春的声音,像是要把自己的喜悦传递给全世界一样,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让人不禁开怀一笑。   这样的自信开朗说明郑逢春已经彻底走出阴影,完全敞开心怀迎接新的生活。   郑逢春,一个犯过错误、迷途知返的青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中国安置帮教网的悉心开解和真诚帮助,他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枯木又逢春了。   而他的故事,还曾被央视套的《道德观察》栏目拍成专题进行过报道。“我从小没有妈妈,童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后来和爸爸回到了汨罗。”郑逢春并没有掩饰自己的不幸。在湖南省岳阳市汨罗一个村子里,郑逢春度过了青少年时代。由于爸爸性格内敛,不善于交流,郑逢春在青春萌动时期变得叛逆,并走上弯路。   

叛逆青年初尝苦果

  

“因为以前家境比较坏,年幼失去母亲,少年就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后来就游手好闲,玩世不恭。”郑逢春想起青春年少时,也很惋惜。   那时的逢春读完中专就没有再念书了,也没有找工作,而是到了市里和一帮“朋友”混在一起。那一年,逢春7岁。用他的话说,当过小弟、做过老大,看过赌场、放过高利贷……一直游走在犯罪边缘。   然而,这样的日子过久了,怎么可能不出事。年上半年,在一次帮人收账时,逢春一伙人把人打伤了,而且还将对方的钱抢了一些。“帮人收账嘛,难免打架,当时打乱了,一起去的人就有人把欠账那个人的钱拿了不少,结果,最后被定为抢劫罪。”郑逢春怎么也没想到,一次聚众斗殴变成了抢劫,他被判入狱4年。   这对逢春来说,似一道晴天霹雳。才0出头啊,以后怎么办?家里又只剩父亲一人,身体还不好。入监几年,从来没有亲人去看过他。可想而知,郑逢春在监狱服刑时,最初心里面失落感极强,甚至想不开自杀过。   “当时心情很浮躁,很不平静,毕竟那是第一次接受法律对我的审判。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了,突然醒悟了,挺后悔的,挺悲观的。”郑逢春忆及当初,苦涩滋味再上心头。   不过,好在狱中的管教干部非常耐心,帮助他改造。因表现良好,减刑一年多,还送逢春去长沙某监所学习技能,让他出狱后能有一技之长傍身。   年,6岁的郑逢春出狱了。然而,他所期盼的新生活并没有顺利地如期而至。   

用心感化步入正途   

“那时候我有很多梦想。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了一些苦力,跟着爸爸帮别人修房子、盖房子,头半年差不多赚了一两万块钱的样子。”刚出狱时,郑逢春一心悔改,想用这些钱干一番事业。   那时候,正赶上村里搞活动,号召大家承包荒山。村里年轻人很少,大多在外面打工。郑逢春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马上包了0亩的一座山,想创业。“村里也知道那几年我坐牢,知道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所以比较支持我、同情我,就把山包给我了,签了0年合同。”郑逢春非常感谢当时村干部的帮衬。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骨感。没有创业资金和创业项目,空有一座山头有什么用。这时,郑逢春想到了他刚出狱时,以前的一些哥们儿总来找他,依旧和他称兄道弟,打得火热。于是,他就去找一个最好的哥们儿,想借点钱来种些经济林创业。   结果,所谓最好的哥们儿拒绝了郑逢春。恰在那时,谈了6年的女朋友也嫌弃他,和他分手去深圳打工了。几番打击让郑逢春幡然醒悟,他跑回家向爸爸磕了三个响头,还让爸爸一定要注意身体,以后儿子不会让你操心了。身上只带了元钱,郑逢春就背着包袱南下到了深圳。   除去一百多元车票钱,逢春初到深圳时只余下多元钱。“当时我出去主要目的是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项目。当然,找项目的同时,也要找一份工作,赚点积蓄,维持生计再创业。”郑逢春的想法很简单,但是,当他真正找工作时才发现,太难了。因为有前科,就业明显受到歧视,一般大型企业都不接收逢春。后来,他终于找了第一份工作,给一些小厂子或酒店当保安。后来,又在酒店干过帮厨,块钱一个月还包吃住。然而,当中秋节时老板让小郑杀青蛙,他下不了手,就辞职不干了。   逢春又孤单一人在深圳尝试打工,到差不多还有两个月过年的时候,逢春还是没有找到工作,身上也就剩下了不到一千元。“那时候我特别迷茫,幸而遇到了一个公益组织,叫做‘阳光下之家’,也是安置帮教、劝说在逃人员自首。”郑逢春在这个公益组织做了一个多月,还成功劝说一个取保候审的人放弃再次抢劫、走回正确的路。   后来,“阳光下之家”的负责人王金云觉得郑逢春还不错,就问他怎么没有到中国安置帮教网去试试。当时,逢春就根本不知道中国安置帮教网这个名字,就向王金云要来网站的电话和微博。“当时,我是通过中国安置帮教网的微博和王杰老师认识,并进行多次沟通的。”   逢春嘴里的王杰老师,正是中国安置帮教网的主任。“我觉得自己很狼狈,对前途更加迷茫,王老师很耐心,一直鼓励我,开导我。他说,逢春,你要先把自己养活好,才能做公益。”逢春那时正处于心灵的迷雾状态,相比较钱财而言,精神开导更加重要。   那段时间,逢春一有空就和王杰聊天,和安帮网的工作人员聊天,什么都谈。网站的秘书长张丽艳对逢春印象深刻。“那会儿是03年,逢春这个孩子和别的求助者不一样,他主要是精神上状态不好。他有头脑,有追求,也有思想。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从精神上给他鼓励,让他找到社会的归属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好好地去经营。”   与其他的刑释人员相比,郑逢春性格更加鲜明,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与王杰等人聊过后,郑逢春继续找工作,应聘到一家中医养生馆,也是差不多块钱一个月。就在那时,因为离过年不远了,也有很多以前的“兄弟”打电话找逢春,让他回去帮忙“看场子”,给他几万元。   但是,郑逢春态度很坚决:“我不想回去,因为王老师当时送了我一句话,他说,小郑你要知道你是谁,你要知道自己要走多远,然后你坚持走下去,你才是最棒的。”就是为了这句话,逢春相信社会有光明的一面。他坚持到北京,去见见王杰老师。   到了北京,王杰对这个一直网聊的小伙子非常有好感,也对他特别热情。“是亲人的那种感觉。”逢春说,待了半个月,直到回家过年才离开,在安帮网体会到真正的关心。   

强大自己情归安帮

  回到老家的郑逢春一门心思扑在创业上。但是,还是缺乏买苗木的钱。这个困难他也告诉了中国安置帮教网。安帮网在考察后决定给小郑一笔3万元的创业资金。   为什么同意给郑逢春那么多钱?   张丽艳说,当时,逢春想回去自己创业,搞个苗木基地,然后成立安置帮教基地,这样就能吸纳更多的爱心企业家,帮助更多的刑释人员。网站看了小郑的方案,并通过看一些他带过来的图片,觉得这个基地有建成的希望。当时,就同意从这个角度上对他进行扶持。   用这3万元,小郑在山上栽了4棵桂花树。百年树木。林业种植投资回报率比较慢,郑逢春不能只守着那座山,他还要生活,需要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于是,在叔叔和安帮网的共同努力下,逢春干起了销售员,专门销售铜材料,经常在沿海地区奔波。   说起这个职业,还和安帮网大连工作站有关。大连站站长朱再兴通过网站总部介绍认识了小郑。因为大连的经贸公司非常多,小郑想到大连闯一闯。朱再兴觉得,小郑家在湖南,到大连打工吃住开销就不少。   其实,大连是个窗口,小郑在湖南当地发展最适合。刚好有朋友介绍,让小郑到汩罗一家生产铜电、铜棒的企业做销售,然后,朱再兴在大连帮小郑联系客户销售。   朱再兴说,小郑还年轻,难免有些冲动。但是,通过帮教以后稳定了,安心了,对生活事业勾画了一个美好的蓝图。就是浪子回头,表现非常不错,心态也非常好。   郑逢春也觉得这样的生活更稳妥,既能照顾到家里人,又能经常跑外考察市场。但是,关于创业的梦想,小郑一直也没有放弃。现在,他的山上还种了罗汉松,只要公园里面有的苗木他都种,而且成活率能达到88%。   而让小郑开心的是,他和妻子结婚时,中国安置帮教网的王杰老师和其他工作站站长都专门到场祝贺,还都送了礼金。这也是一种贴心的帮助。   现在的小郑,活得有激情、有活力,他要靠打工实现积累完成自己的创业梦。   钱有多少是个够呢?现在这样生活不是也挺好吗?老婆孩子都有了,工作也不错,干嘛还要创业?多累啊!   面对这些疑问,郑逢春说,我能走到今天,要感谢安置帮教网和家人的一路陪伴。从自己的经历,我悟出来,人活一辈子,不能只为养活好自己和家人。如果我创业成功了,就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如果创业失败呢?“大不了从头再来!”小郑说,有大家的支持,他不怕失败。他要向中国安置帮教网那样,帮助更多的像他一样的人。   

雨薇

张亚品:倾情帮教暖人心

  都说卖什么吆喝什么,干什么就操心什么。中国安置帮教网副秘书长张亚品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初与中国安置帮教网结缘是在0年0月,他组建了黑龙江汤原工作站,由他任站长。      张亚品认识佳木斯市劳动局的工作人员,一次谈话中听说了中国安置帮教网。后来,在一次全国性的交流会议中,张亚品又认识了一些山西人,也听他们提到中国安置帮教网的事情。然后,张亚品就上网查了一下,觉得这是一个好事,联系网站筹备成立了汤原工作站。      建站之初,张亚品积极联系当地监狱和释解人员家属,一个村一个屯地走访,看有没有在家待着没事干的释解人员,如果有,就帮他们联系当地周边的一些服务行业打工,偶遇家庭生活困难的还会留下一些生活费。      就这样干了小两年,张亚品觉得应该到中国安置帮教网诞生的地方山西省去走一走、看一看。今年夏天,一次在去运城的火车上,张亚品听到有乘客聊天时,说起自己村子里有服刑人员子女在家找不到工作的事。于是,张亚品就凑上去讲明身份,主动了解沟通此事,得知服刑人员张某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上郭村的村民,00年0月因盗墓被判刑0年。现在,张某的大女儿已经岁,在当地却因父亲的影响不好找工作。      张亚品听了觉得应该帮助孩子找个工作,他说:“只有亲属在外面生活的好了,服刑人员在里面才能安心改造,出狱后也有家可回。”就这样,张亚品主动和张某家取得联系,希望大女儿能够到北京来,由安帮网负责协调工作。      由于抱着深深的怀疑,直到今年0月日,在安帮网全额资助下,张某的妻子才带着大女儿来到北京。想起当时母女俩完全戒备的眼神和语气,张亚品笑着说:“这种不信任很正常。我们就是好言安慰,赶紧联系工作,才能消除疑虑。”      没过几天,张亚品就帮小张姑娘联系了北京电信客服代表的工作。公司正式接走小张去参加培训以后,张某的妻子还在北京多待了几天,等确认女儿找到的是正规工作,生活有着落了才千恩万谢地回了家。      现在,小张还在培训期,工资一千多元。正式上岗后,工资能达到三千左右。她非常感谢安帮网张亚品叔叔提供的帮助,她说这一个多月的培训已经体会到北京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蛮有压力的。但是,她会努力做好这份工作,尽早融入新生活,让妈妈开心,让爸爸安心,让帮助她的人放心。   王树德

中国安置帮教网覆盖省市

新疆内蒙古   黑龙江吉林辽宁   河北山东山西   江苏上海江西   浙江安徽   福建广东   湖北湖南   广东广西   云南四川

中国安置帮教网援手刑释人员受助走上新生路

  “我已经到了北京,正在办公交卡,明天就能上岗!”05年8月8日上午,37岁的王如庆从北京打来电话,通报了自己找工作的进展。4个月前,因盗窃服刑年的他出狱,靠打零工为生,但生活朝不保夕。迷惘困惑之际,他试着向中国安置帮教网求助,网站负责人不仅先后资助他生活费元,还帮他在北京找到一份当保安的工作,王如庆终于走上新生路。      7月的一天,一名衣着邋遢的男子沮丧地在五一东街上“流浪”,当时他身无分文,肚子饿得咕咕叫。无意间,男子抬头看到一块“中国安置帮教网”的牌子,便迟疑着走了进去。经询问工作人员,他打电话联系到了该网站的负责人王杰。原来,流浪街头的男子叫王如庆,今年37岁。年,因盗窃罪,他被判4年有期徒刑。因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获得减刑奖励,今年4月0日,王如庆刑满获释。王如庆是原平人,父母已经在他服刑期间相继去世,老家只剩下哥哥一家。为了不拖累哥哥,王如庆决定留在太原打零工,发传单、搬砖头……依靠微薄的收入,王如庆以每天0元的价格租住在桥东街一家小旅馆。然而到了今年6月底,王如庆再也找不到活儿了,也没钱继续住在小旅馆,只好背着包在街头徘徊。      得知王如庆的遭遇,王杰马上给他汇了元生活费,并安排他和另一名刑释人员暂时住在网站办公室。一个多月时间里,王杰先后资助了王如庆元生活费,并想方设法帮他找工作,以便扶助他走上自强之路。经过努力,王杰给王如庆找到一份在北京当保安的工作,他赶紧赶赴北京。在北京有了比较稳定的工作,王如庆特别激动:“我一定好好干,对得起帮助我的人!”(刊载于05年8月9日《太原晚报》)慧琴

社区关怀开办“爱心超市”服刑人员圆了“创业梦”

  “感谢你们的关心帮助,提供这么好的创业机会,让我鼓起重新生活的勇气……”前不久,在全国首家“圣迪雅爱心超市”的开业典礼上,丹阳市社区服刑人员张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着中国安置帮教网丹阳工作站、中国圣迪雅公司以丹阳市司法局等部门、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出这番肺腑之言。      今年3岁的张军家住丹阳市丹北镇。04年8月,张军驾驶摩托车违反信号灯指示撞上邱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导致电动三轮车上的李某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张军因交通肇事罪被丹阳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在丹阳市司法局丹北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在社区服刑期间,张军遵守相关规定,按时到司法所汇报思想情况,并积极参加社区服务。然而由于触犯法律,张军不仅被原单位辞退,没有了经济来源,且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也因为支付赔偿款花光了积蓄,家属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外债。特别是周围邻居异样的眼光,使张军感到非常难受。面对困难和压力,张军一时不知所措。      面对张军的情况,司法所制定了针对性的矫正方案,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通过谈心谈话、上门走访等方式,深入细致地做张军的思想工作,劝其放下心理包袱,重振信心。与此同时,司法所准备通过具体帮扶措施,帮助张军靠自主创业来摆脱家庭经济拮据的现状。      此时,中国安置帮教网丹阳工作站与中国圣迪雅公司合作,正在全市“物色”帮扶人选。中国安置帮教网是国内首家以安置帮教刑释及社区服刑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公益网站。在丹阳市司法局的积极推荐下,经过层层审核,中国圣迪雅公司最终选定了张军,为他提供了一笔创业无息资金和商品,让他在集镇上开办了集日用品、零食、保健品、化妆品等商品为主的全国首家“圣迪雅爱心超市”。而当地司法所在这一过程中也没闲着,帮助张军租门面房、办理营业执照等。      如今,张军的“圣迪雅爱心超市”正式营业,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其热情的服务也赢得居民的认可。      (刊载于05年7月8日《京江晚报》)

山西日报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