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人最讲究“不时不食”。 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绝对不会插烂糊。 阳春三月, 丹阳人的胃口历劫春节假日的大鱼大肉, 也在万物复苏之际觉醒, 亟盼一解油腻,酌食清新。 这时候,老丹阳人们施展“十八般厨艺”, 围着灶头将春天各色新鲜食材灵烹巧饪, 变成一盘盘令人垂涎的美食摆满餐桌。 其中,“七头一脑”尤受推崇。 那么“七头一脑”到底是什么呢? “七头”为: 枸杞头、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 苜蓿头、豌豆头、小蒜头 “一脑”为:菊花脑 枸杞头 最治愈 “六九七九,抬头看柳”,柳树绿的同时,枸杞头也绿了。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说“金陵城里枸杞苗随处可见,下场雨采回来不用花钱”。 枸杞头凉拌或清炒,都是极好的。吃起来清香绵软,能败火、明目、治疗咽干喉痛。 推荐吃法:清炒枸杞头 马兰头 最清新 在丹阳人春日的餐桌上,马兰头是最清新的味道。 “马兰头,拦路生”,一场春雨过后,野外路边,茵绿脆嫩的马兰头一夜之间全冒出来了。 小时候春游,带着小铲小剪采挖马兰头是丹阳人的必备种族技能。 马兰头分青梗红梗,红梗可入药,日常食用野生青梗味道最棒。 马兰头拌香干,是丹阳人最常见的吃法,一般去饭店点凉菜时都能看到这道时令美食。 推荐吃法:凉拌马兰头。加上一点豆腐干,清明前后的绝佳搭配,吃上去也是十分的爽口。 荠菜头 最流行 “二月荠菜赛灵丹”,据说吃了荠菜,一整年头不晕,双目明! 一碗荠菜肉馄饨,是丹阳人春天对自己的犒劳。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早春的气息,鲜美而微有生涩。 当然,除了包馄饨外,还可以做成荠菜肉丝豆腐羹,是小时候“淘饭”吃的美味。荠菜馅油墩子,据说更胜萝卜丝馅一筹呢。 推荐吃法:荠菜有着其他蔬菜难见的特殊香味,丹阳最喜欢的吃法就是用荠菜做馄饨馅儿了。 香椿头 最个性 香椿口味重,是丹阳野菜中的另类。 爱吃的人嗜之如命,不爱吃的避之不及。但不管喜不喜欢,它一直很贵。 逛菜场,香椿总是细心捆成小把,头茬一斤能卖到上百。其实香椿自古金贵,安徽太和的紫油椿,唐代时就曾作为贡品。 吃法就是最经典的香椿炒鸡蛋。当清气充斥舌尖,那滋味就像嚼了一大口春天,“春风十里不如你”。 推荐吃法:香椿炒鸡蛋。 苜蓿头 最温柔 苜蓿头,就是丹阳人俗称的“秧草”“金花菜”,富含维他命K,常吃,可以预防出血,如牙龈出血、流鼻血、肠胃出血等症状。 在丹阳界牌、丹北一带的农民,腌秧草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丹阳人吃苜蓿头多是清炒,一堆菜里择出最精华的茎叶,热油爆炒,淋入白酒白糖,激发出它独一无二的、最纯粹的香甜。 在界牌,还有草头烧河豚、草头烧鳜鱼等。小清新草头牵手各类水产,互升档次。 推荐吃法:除了清炒,金花菜还能做腌金花菜,属于丹阳老底子的的小吃。 豌豆头 最内涵 豌豆头,其实就是野豌豆的嫩茎和叶。 名字和长相都很逗趣的豌豆头,前世竟是《诗经·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里那个琼瑶气质的“薇”。 豌豆头,一定要掐那一段尖尖的嫩出水的苗。稍微用盐揉搓两下,投入热油锅中爆炒,断生立刻盛出,一碟春色,清芬四溢。 豌豆头含有超级丰富的VC和VE,不输西兰花。怕晒黑的妹子,可以趁春天常补充豌豆头。 推荐吃法:清炒豌豆头 小蒜头 最低调 相对于其他野菜来说,小蒜头的存在感略低。长相是路人甲,叶子细长,跟葱很像。唯一具有识别度的是它的根,呈饱满膨大的球状。 味道辛辣,很神奇,像葱和蒜的混血儿。鳞茎可以腌渍成糖蒜,叶子可以炒鸡蛋、做蘸料。 薤白常入药,逼格之高如瓜蒌薤白半夏汤。可以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推荐吃法:鳞茎腌渍成糖蒜,叶子可以炒鸡蛋、做蘸料。 菊花脑 最特色 在“七头一脑”中,较为少见的是菊花脑。 春夏时节初生的菊花脑嫩茎叶口感最佳,还具有清心败火、调中开胃等功效。最常见的做法是“菊花脑蛋汤”,提神醒脑、清热解毒,是老少皆宜的一道菜。 推荐吃法:菊花脑蛋汤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栽杨柳后杏桃。 春风十里满姑苏,品完七头再一脑。 这些时令美食,可要抓紧品尝哦。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