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以上为推广内容—

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

进入秋天的古城丹阳,洁净而迷人。漫步街头,你会发现,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宣传广告随处可见,融入城市的景观小品、雕塑成为靓丽的风景线,斑马线前文明礼让的暖心画面不时映入眼帘,文明出行、文明出游礼仪风尚在街头、公园、广场处处流传,农贸市场和背街小巷早已和脏乱差说再见,居民笑容灿烂……

▲香草河风光(萧也平摄)

▲中国丹阳眼镜城公益宣传广告

▲人民公园文明出游宣传

自年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后,我市更加注重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实现了城市的华丽蝶变。

“这两年的丹阳,一年一个变化,道路升级了、绿化升级了、景观升级了,生活在这里,幸福感也更强了!”这是众多市民对丹阳现状的评价。

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干净、整洁,一走进来就让人感觉很舒服。”昨日上午8点30分,谈起华南菜市场的变化,家住痴树花村的蒋惠仙感受很深,“现在菜市场门口不堵了,市场里更是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环境卫生非常不错,我们买菜感觉更舒心了。”

农贸市场综合整治

小小菜市场,是市民对一个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感受最为直接、最为强烈的地方。而农贸市场的综合整治,一直以来都是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今年以来,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农贸市场及周边三小店的整改力度,于6月底完成对华南、城南、合家欢3家农贸市场的接管工作,并投资30余万元对华南菜市场进行了提档升级;协同公安、城管和属地政府成立工作小组,加大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目前,建成区14家农贸市场已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华丽变身的农贸市场,给市民带来了更多便捷和舒适,市民的文明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老旧小区提档升级

除了对菜市场的提档升级,我市还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提升工程,开发区计划投资余万元对丹桂园南区进行整改,对雨(污)管道进行疏通和维修,划定、新建停车位余个。

背街小巷、道板砖提升

开展背街小巷、道板砖提升工程,城管局市政处先后维修了新民路、丹凤南路、省道、八佰伴段等主次干道的人行道板砖共余平方米,整改千家乐转盘、水关西路、南环路、锦湖路、华南路等9处易积水路段,增设雨水管道余米。

新增景观小品

在原有65个景观小品的基础上,今年还将新增72个以“诚信丹阳、万善之城、文明实践、你我同行”为主题的景观小品。

交通秩序管理有效,市民出行更加安全

华南路上,市民孙锁英从华南菜市场买好菜正准备穿过马路回家。这时,一辆出租车和一辆私家车不约而同地停在了斑马线前。面对礼让的汽车,孙锁英在斑马线上快速通过。“如今,斑马线礼让行人成了展示城市文明的一扇窗,提升了大家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面对记者的采访,孙锁英感慨地说。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大力整治不文明行为,着力打造有文明社会秩序的城市,通过文明劝导、批评教育、媒体曝光等手段集中整治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市区交通秩序不断改善。今年,我市组织城管、公安开展外卖车辆“安全行、规范停”宣传活动,要求各外卖平台加强监管,文明出行;联合教育局开展中小学生“七彩夏日——幸‘盔’有你,文明出行”活动,全市已有名中学生志愿者走上街头,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主动开展交通疏导、秩序维护和文明出行宣传,后续还有大批学生主动要求参与;牵头市交警大队加大对非机动车、行人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在整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违停的同时,为了方便市民停车,还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出新、增加一批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车位。此外,我市还将视角转向背街小巷、死角盲点,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疑难杂症、遗留问题,并将精细化管理扩大到全市全域、细化到边边角角。

车辆乱停乱放少了,

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少了,

影响城市文明的交通乱象越来越少了,

城市道路更加通畅了,

市民出行也就更加便捷了。

志愿服务常态开展,市民素质不断提升

“中山路与全福路路口有一处地砖破裂,有安全隐患,赶紧来修一下。”在“文明城市管理市民巡访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