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社会上各类提前招生也正逐步展开。高考前夕,正是录取诈骗案件高发时期,广大家长和考生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近年来,常见以下几种高考招生诈骗手段:

1贩卖“高考答案”诈骗

犯罪分子抓住考生急于考取高分的心理,通过各类途径向考生、家长兜售所谓“考题答案”,通常全套要价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骗取钱财后即失去联系,逃之夭夭,从而让学生家长蒙骗。

2以“军校招生”为名诈骗

此类犯罪分子多假冒军事院校高招人员,或声称能拿到军校“特招指标”、“内部指标”,要家长支付高校指标费进行诈骗。从年起,军校与其他高校一样,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3借“定向招生”等名义诈骗

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委培生”、“学院独立招生”等政策,误导家长们可以降分录取,甚至不用高考自主选拔学生,从而骗取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钱财。

4伪造、假冒公文诈骗

该类诈骗犯罪分子常伪造录取通知书,或假冒公文,提供所谓的录取函等伪造公文,上面盖有“公章”和“录取编号”,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待学生入校发现时早已潜逃。

5利用特长生加分名义行骗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对特长生的加分相关部门有具体规定。一些不法分子以特长生可以加分为诱饵,通过提供假“特长生”资格证书等编织圈套,骗取家长钱财。

6混淆办学方式诈骗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诈骗手段,犯罪分子打着某名牌高校的幌子,故意混淆或回避普通高等教育与远程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等办学方式的差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考生报到后才知道真相,此类自考辅导班,只要注册便可入学。

7发送“木马”诈骗

犯罪分子向考生和家长手机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高考短信,或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只要点进去之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警方提醒:

广大考生千万不要将个人身份证号、考生号、密码等重要信息泄漏给他人,更不能委托他人填报志愿,谨防因个人信息保管不善而导致被骗。考生家长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招生信息,选择求学路径,如果遭遇诈骗,一定要及时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

赞赏

长按







































古代白癜风偏方
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