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努力打造一流文学微平台

刊名题写:王成勋

散文·随笔

(图片选自网络)

三个爷爷

●吴志阳

吴唯有三个爷爷。

两个是父亲的父亲。父亲的生父姓钟,养父姓吴。

年末,钟家生母为躲东洋兵,跑了十多里地,实在跑不动了,在丹徒前村的荒野里生下父亲。也许是命运安排,邻村的吴妈也是同样的原因,也在不远处生产了。父亲的出生是钟家的第三个儿子,吴家出生的是第四个女儿。钟家希望生丫头,吴家一心想要个‘老小”(男孩)。两家母亲平时素有来往,天赐机缘,双方一拍即合,将孩子进行了互换。于是父亲成了吴家的儿子。

另一个“爷爷”是吴唯母亲的父亲。按规矩应该称呼“外公”和“姥爷”。可这“公公”(丹阳方言)只有母亲一个独女。吴家和“公公”家不仅同村,而且是一墙之隔的邻居。青梅竹马的父母成了夫妻后,也就成了外公家的半个儿了。打吴唯会说话起,大人就教他称呼外公---“爷爷”。

为了便于区分,按照吴唯小时候的称呼习惯,把他们叫成“前头爷爷”(母亲的父亲)、“后头爷爷”(父亲养父)和“楼下爷爷”(父亲生父)。

吴唯从小跟“后头爷爷”长大。所以在情感上,跟这爷爷最“亲”。

“后头爷爷”一生没有生育儿子,伯父和父亲全是爷爷抱养的。吴唯8岁那年,父亲因文革动乱而英年早逝。这对“后头爷爷”打击很大。吴唯是父亲唯一的儿子,是延续吴家香火的重要支柱。为了慰藉爷爷老来丧子的巨痛,妈妈就让吴唯晚上陪爷爷睡觉。妈妈的决定,让吴唯快乐之极。跟爷爷睡,可以避听妈妈丧夫的哭泣(失去父亲,妈妈终日以泪洗面);跟爷爷睡,夏天不用自己摇扇驱蚊纳凉,冬天有“脚炉”暖被窝;跟爷爷睡,姑妈们孝敬爷爷的“货”(京枣、桃酥、麻饼、桂圆等)可以比其他兄弟姐妹多分享。年秋冬,76岁的“后头爷爷”病故,吴唯的优惠生活待遇也结束了。

“后头爷爷”虽家庭殷实,但一生俭朴。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自己缝制,其中最靓、最值钱的当数那件酱色的生丝短褂。(也就是电影里汉奸、地主穿的那种)爷爷生前只有在外出走亲戚时才会穿它。这个爷爷既勤快又节俭。上午忙着煮饭,下午空闲就坐在八仙桌前缝缝补补。这活儿,一般人家都是女人干,爷爷心灵手巧,针线活一点都不比伯母和妈妈差。吴唯家有个传家宝---一只5斤多重的麻袋!一般麻袋只有2斤重,这麻袋,是爷爷缝了又缝、补了又补,补丁覆补丁造就的。每次生产队里分粮食,都会拿它去秤粮食。社员们不论老幼都总要拿它来说事。在膳食上,爷爷家的伙食是最差的,但也是最好的。最差,是因为常年中饭(在不是节日或没有亲戚来的情况下)总是“烧粥搭饭”;最好,是当远在重庆的伯父每年回家探亲期间,天天都有咸鱼咸肉。爷爷吃饭,吴唯影响最深的有四点:一是不允许小孩翘腿、抖脚,孙辈每有这种状况,他都会大声呵斥;二是爷爷吃晚饭后,都要把自己吃的碗舔的干干净净,洗锅前把铜勺、锅铲啃得清清爽爽,不留一点饭米粒;三是吃米虫,每顿饭前,爷爷都会把漂浮在锅里的米虫用铜勺捞起吃掉。(现在想想,那米虫绝对算是高蛋白);四是家里不准养猫狗(因为猫狗与人争粮食)。爷爷去世后,吴唯才敢养狗,每到冬天,吴唯和二哥将狗宰了,狗肉也是先腌起来留到伯父探亲时,全家人才享用。

“后头爷爷”还是个好老师。年“批林批孔”,学校组织学生狠批”三字经“,小学三年级的吴唯事实上根本不知”三字经“讲的是什么。放学后在家鹦鹉学舌,说”三字经“是毒草,要批判。爷爷说:“三字经,讲仁义道德,有什么不好啊?”然后在灶膛里,一边烧饭,一边跟孙子孙女默诵和讲解《三字经》和《弟子规》......。直到七十年代末,吴唯上高中了,才真正懂得爷爷的良苦用心和三字经的思想精髓。另外,还有珠算。吴唯在同龄孩子还没学算盘时,爷爷就教会吴唯珠算口诀和如何珠算。当学校老师开始教珠算时,吴唯已经能熟练用算盘加减乘除,并代表学校参加片区学校珠算比赛,出尽了风头。

再说说“前头爷爷”。这个爷爷年轻时在外学生意,过惯了逍遥、自在的单人生活。村里人给他起的绰号叫“二流子”。年解放了,爷爷在外混不下去了,才从苏州返乡,找到外婆和妈妈,在“后头爷爷”的村上落脚定居。土改时,身为雇农的外婆从地主家分得的房子,刚好就在“后头爷爷”家的隔壁。但吴唯小时候很少去“前天爷爷”家玩。这个爷爷在村里的口碑不是很好,但他对待孙子孙女还是蛮舔犊情深的。平时因为爱喝两口,所以每天的伙食,相对吴唯家要稍好些。只有他烧好吃的了,吴唯不用过去,就能隔墙闻到香味。到吃饭时,这个爷爷要么叫吴唯过去和他一起享用;要么用个小碗盛点端过来让吴唯分享。

(图片选自网络)

让吴唯最难忘怀的是“前头爷爷”为他送饭。小时候,吴唯贪玩、淘气、讨厌咸粥。有一天中午放学回来,看到锅里又是“薄溜溜”的咸粥,就赌气罢吃。辛勤劳作回来、本来心里就苦的妈妈,见儿子这么不懂事,一边数落、教育着,一边不停地抽打着儿子的屁股。眼看到中午上学时间了,吴唯一边哭着,一边忍着饥饿,倔犟地随同学一起往学校赶。下午第一节课下课时,吴唯走出教室,看见“前天爷爷”站在操场上向他招手。吴唯走到爷爷跟前,爷爷从怀里端出一碗装有咸鱼和青菜米饭,让吴唯抓紧吃。吴唯一边流泪,一边吃着。在一旁的爷爷一边流泪,一边絮叨:“妈妈这么苦,你还这么不懂事?!以后想吃干饭,就跟爷爷讲,爷爷帮你烧。”

年吴唯临结婚,年近八十的“前头爷爷”举着拐杖,步行从20里外的老家来到城里吴唯工作的学校,硬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26元钱塞给吴唯,说:“爷爷穷了一辈子。现在你要结婚成家了,我只有这点钱权作给新娘买点花吧。”孙子再三推辞,爷爷急眼了,把钱扔在地上就走了。看着爷爷蹒跚离去的背影,吴唯再也忍不住,紧赶几步跑到爷爷身后,一把抱住爷爷的双腿跪下,失声痛哭......爷孙俩的这次见面也成了他们的诀别。几个月后“前头爷爷”无疾而终,吴唯听到噩耗,连夜赶回家时,看到爷爷已经直挺挺的躺在床板上,再也没给孙子留下任何话。

最后说说“楼下爷爷”。“楼下爷爷”居住的村叫楼下村,所以为了便于区别,吴唯就管父亲的生父叫“外公”。

外公家在司徒可是赫赫有名的书香门第,从爷爷这辈往上数,家中男丁基本都是以教书为生。外公年轻时一直在丹阳的南乡做私塾先生。是个十足的“老学究”。平时在家整天也听不见他讲一句话,偶尔说话没有半点高声。唯一让吴唯感到爷爷很健谈的一次,是他到吴唯村上去找他过去的一个同事去叙旧。两个“老夫子”,见面后抱拳作揖,落腚后品茶抽烟(吸水烟)。外公在那家说说笑笑、吟诗写字,蹭饭蹭酒,潇洒快活了大半天才回去。

“外公”对待孩子向来是内热外冷,家里小孩都一般不主动跟这爷爷套近乎。但他对孙辈还是蛮







































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