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这精致腰带尾端的一块玉,点缀着美丽的母亲河。它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是悠悠历史长河遗留下的沧海遗珠。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秦始皇一统天下,更名曲阿;新莽始建国元年改曲阿县为凤美县;后誉名为丹阳:取丹凤朝阳之意。悠久的历史文化往往孕育一方美食。 家庭饮食 丹阳人以大米为主食,大米食品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米饭类,品种有粳米饭、籼米饭、糯米饭。米饭又分咸菜饭和淡白饭。咸菜饭又分青菜咸饭、白菜咸饭等;淡白饭又分纯淡白饭、豆淡白饭、番瓜淡白饭等等。二类是米粥类,品种有淡米粥(即白粥)、咸米粥、豆米粥、瓜米粥等。三类是米粉食品类,即将大米加工成米粉后而制作的食品,如粉米团粉糕、粉丝、粉粥等。丹阳人很讲究“吃饭”,以粳米和菜,加上猪油做的饭味美价廉;以籼米饭炒蛋又是一种吃法,入味可口、有营养;而以糯米饭撒上桂花、玫瑰、红绿丝和豆沙,民称是八宝饭,多用于招待宾客。 在夏日,农村人经常提着小桌,拿着小凳,在夕阳将下时乘着落日余晖,细细品味精致的米粥,配上当地香甜爽口的萝卜干,度过繁忙收割一天间难得的闲暇时光。 点心 点心是糕饼之类的小食品,民间俗称“茶食”。丹阳糕点东取苏式糕点、北取扬式糕点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丹阳糕点选用上等细粮、优质油脂、精制食糖和蛋晶作主料,以果仁、蜜饯、肉类、乳制品、芝麻等作配料,辅以桂花、玫瑰等天然香料,制成形态各异和口味不同的饼、糕、酥、片、卷、包、点等品种,具有甜、软、糯、松、酥、香、脆的风味特色。丹阳糕点可分五大类:一是烘烤糕点类,俗称炉货制品,有各种酥饼、月饼、面包、蛋糕和京江齐等;二是油炸糕点类,有大京果、小京果、开口笑、一口酥等;三是熟粉糕点类,又称冷作制品,有薄荷丁、山渣糕、松子糕;四是水蒸糕点类,有云片糕、雪片糕、寿桃糕等;五是工艺糕点类,如浇花蛋糕、喜庆糕桃等。糕点的制作城内以同泰福南货店最有声誉;乡村以里庄著称,其大糕选料考究,配方独特,做工精细,味美质佳,具软似酥、甜似蜜、香赛兰、白如玉的特色。 丹阳糕点除常年品种外,不同节气亦有不同品种上市,有春饼、夏糕、秋果、冬糖之说。即春有酒酿饼、杏仁酥、桃酥;夏有绿豆糕、水发糕;秋有中秋月饼、麻果、巧果仁子;冬有花生糖、寸金糖等。 四季里,丹阳人的桌上总少不了各色点心,装饰着红红火火的生活。 风味小吃 丹阳其主要品种有豆腐脑(花)、豆浆、回卤干、豆腐干、香干、油炸臭豆腐干、面条、馄饨、水饺、汤圆、酒酿元宵、包子、烧卖、烧饼、糍饭、油条、麻米团、馓子、麻花、锅贴、油炸糍耙、油饼子、春卷、粽子、粘糕、荸荠串、山楂串、山楂糕、凉粉、茶叶蛋、炕山芋、煮藕、糖(沙)炒板栗、糖粥藕、绿豆粥、赤豆粥、八宝粥、炒屑、牛肉汤、鸭饺汤、莲子汤、羊肉汤、皮儿汤以及各种糕、饼、馒,各种风味的花生、蚕豆、瓜子等。其中以东乡(埤城、后巷)的羊肉,延陵的鸭饺,城内的豆腐花、小馄饶和牛肉锅贴最具特色。东乡羊肉以油而不腻、肥嫩可口而闻名遐迩,延陵鸭饺以清淡、鲜美、嫩酥、补阴舒肺为特色。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小巷里,街道旁,香气四溢的臭豆腐,白滑细嫩的豆腐花,一碗碗的小馄饨,是丹阳人儿时最美丽的记忆。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丹阳,一定要将丹阳的美食慢慢品尝,将有关丹阳这座古城的记忆留在舌尖上 如果觉得本篇内容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