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自垣,明代道士,字一愚,号蟾宇,南京镇江府丹阳县(今属江苏省)人。任自垣生于何年代,无确切记载。宣德六年(年)寿终于武当,还葬句容。据冯千山“明代纂修《道藏》自任自垣始”文中推测,任自垣可能生于元至正十年(年)前后,因有“任自垣元至德时修迹茅山”的记载,据此冯先生确定任自垣寿81岁。明初江苏京口云阳人。出家于句容茅山元符万宁宫,精通儒典道籍,辞章雅尚。幼颖悟,读书晓大义,出家三茅山元符宫,为道士,遂知名。成祖永乐九年()授道录司右正义,十一年,选授太和山玉虚宫提点。宣德三年()升太常寺丞,提督太和山,并命为上清派第五十三代宗师。著有《太岳太和山志》十五卷。 人物生平 明洪武十六年(年)至永乐三年(年)学道于茅山(15-37岁)。永乐四年(年)奉诏征至金陵(今南京)文渊阁,参与编修《永乐大典》(时38岁)。永乐九年(年)授道录右玄义至永乐十一年(年)供职道录司于南京(43-45岁)。永乐十一年(年)经正一嗣教真人张宇清举荐敕其为玄天玉虚宫提点(正六品,时45岁)。永乐十七年(年)正月,武当山33处敕建宫观告成,任自垣捧奏表到皇宫谢恩,参加并主持了北京洪恩灵济宫金箓大斋。永乐皇帝亲临现场,十分高兴。人中(道士),各有赏赐,“而一愚获赏独厚焉”(时51岁)。永乐十七年(年)至永乐二十年(年)任奉旨纂修《道藏》且任总裁(51-54岁)。洪熙元年(年)明仁宗为其作《蟾宇歌》。宣德三年(年)敕为太常寺寺丞,职专提督武当山宫观一切之事(时60岁)。宣德三年(年)至宣德六年(年)在武当山太上岩编纂《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十五卷(60-63岁)。宣德六年(年)63岁,寿终于武当,还葬句容(茅山)。在“中国道教”中的地位任自垣把他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道教事业。现将《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道教年表”中有关任自垣的记载摘录如下:1.永乐九年(年)授任自垣道录司右正一。2.永乐十一年(年)八月,武当山宫观建成,赐名“玄天玉虚宫”、“太玄紫霄宫”、“兴圣五龙宫”、“大圣南岩宫”,选有道行者各二人住持,别选至诚敬谨道士每处五十人看守。九月敕准张宇清举保道录司右玄义任自垣为玄天玉虚宫提点。3.永乐十六年(年)十一月,武当山诸宫观成,任自垣上庆贺表文。敕改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4.永乐二十年(年)十二月,任自垣修《道藏》经成,进上。5.宣德三年(年)二月,敕太常寺寺丞任自垣专提督太和山宫观一切事。6.宣德六年(年)三月,任自垣编述《大岳太和山志》进上。人物轶事1.他与三位皇帝的交往。任自垣的一生经历了明王朝初期的五个朝代,即: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他与成祖、仁宗、宣宗三朝皇帝关系甚密,分别得到成祖至少八道圣旨,仁宗御诗一道,宣宗至少五道圣旨。2.与三王的交往。任自垣与肃王、安王、永兴王交往甚深,他们分别为任作《蟾宇诗》。3.与三代天师的交往。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有交往;与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道谊情深;与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互为敬重。4.与文臣武将、高道、儒士道谊情深。任自垣善交友,凡与他一起共事的文臣、武将、高士,都对他十分敬重。如翰林侍讲兼修国史临川王英,翰林侍读学士奉大夫同修国史庐陵曾棨,奉政大夫左春坊左庶子嘉兴邹济,定远将军李林,怀远将军陈启方,中书舍人王利用、姚宗记,及蕲阳朱彤、翛江王价、京口胡渊、四明余士吉、昆陵胡源洁、祭酒胡俨等人对其评价可看出一代儒道之风范。5.任的一生曾参加了《永乐大典》、《道藏》、《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明初三大国家级文化工程且负重任。6.任在茅山修道22年,提调武当18年,在南京道录司、文渊阁供职8年,为茅山道教事业、武当山道教事业、中国道教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是南宋初期爱国重臣,秦桧视他为眼中钉 他是中国一代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