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丹阳九里风景区 祁卫无 10月13日下午,我们上海4个小学同学去丹阳九里风景区游玩。 丹阳九里风景区位于丹阳市延陵镇。景区内的季子庙是为纪念春秋时期季札而建的寺庙,年经过复建,现有64间正殿,阴阳殿、座神像。景区内有季河桥、观音地,谷上听泉、十字碑、消水石等景点,更有独特的奇观异景——沸井涌泉,闻名遐迩。季子庙的沸井主要分布在庙前的沸井塘边。据志书记载古代这里有井百口,其中一部分是沸井。现存古沸井六口,井水三清三浊,各相距尺许。井内水面翻腾鼎沸,滚浪有声。奇特的景观令游人稀奇不已。 我们同学4人在刘生娣儿子的带领下开车来到丹阳延陵镇的九里风景区。季子庙因距离古延陵县城九里路,故此地取名九里。现在季子庙在九里村内,归属于九里风景区。今天是星期六,景区内人员很少很少,基本上看不见人。从公路下车有一条小路直通季子庙,小路上有一座叫季河桥的石板拱桥。季河桥为花岗岩单孔石拱桥,桥体为青白石石质,纵连分节并列式砌制,南北向,高5.18米,长22.3米,宽5.5米。拱桥两侧龙门石上各刻有“季河桥”三字,拱角狮面雕塑独具特色。此桥曾为古延陵八景之一,曰“长桥横汉”。季河桥又名奈何桥,季河桥始建于元至正2年(),当时由僧法安募建。明景泰2年()改建为石拱桥,位于当时的季子庙南门之首。 我们站在桥上向四处张望,是那么的赏心悦目,远处是树木、庙宇,近处是河道、池塘,风声沙沙,树叶哗哗,基本没人,真是佛门净地,何其清静,一派乐土。走过季河桥,就看见我们右手边有一尊非常高大的季子执剑圣像。白色的花岗岩基座上溜涂着金色的唐朝李白的诗句,“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铜像高约数米,基座甚宽。 我们买了10元半票门票(60岁以上老人享受半票),进入了“天下第一奇观”,沸井旅游景点。只见六口古井相隔较近,有一老人拿一根竹杆制作的舀桶在旁边等待着游人。井旁边靠近河边竖着二块1米5左右高的石碑,一块上书写的是红字“天下奇观”,另外一块上书写的是蓝字“九里沸泉”。在井旁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碑上刻写着下列碑文:天下奇观—沸井。 季子庙前的沸井,乃是天古地造,千载沸腾不休,颇为壮观。夜晚万籁俱寂。可闻沸泉腾奏之声,犹入音乐入耳。 据史料记载,季子庙前有沸井百余口,现存六口,三清三浊,且口味各异。历代文人墨客,名流贤士前来观之,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奇观。 相传九里是块龙地,沸泉为龙之气,有灵气,用此水洗手、洗脸,可让人祈福消灾。 我们同学几人一边看着井内冒泡的水面,一边用手扶摸着井壁看看沸井是不是有热度。旁边管井的老人说,常年20多度,井水味道不同,有柠檬味、雪碧味。如果要喝需要付钱。我们说,要多少?他说,旁边有“功德箱”随意。同学中有人捐赠钱后,老人给了我们每人一个塑料杯,打水给我们喝。我喝了一下,感觉是有一点雪碧味,冬华同学说,有一点象苏打水。我们又请老人在另外一口井中打了一点水尝尝,味道又不一样。这时候管井老人又说,用这个井水洗眼睛,眼睛会亮一点的。我不大相信,就要了一杯水试试。他又说,在水里眼睛要睁开,有一点点刺疼,没有关系的。我试了,看看外面的景色好像是比原来清爽一些,同学们也说,亮一点了,都说奇了。 在井旁边有一老婆婆也在洗眼睛,我就上前采访。她说,她是镇江来的,儿子今天有空开车送她过来。上一次,她已经来过洗眼睛,感觉不错,所以今天又来。旁边的儿子也说,是的,老母亲喜欢这里。我看着这一对母子,心里在想多么孝顺的儿子,为了使妈妈高兴,就带老人来,遂了老人的心愿,老人高兴了,身体不是更好了吗?这是一件比打针吃药更加好的一个方法。 看过了沸井,我们又去看慈航殿。走过弯弯曲曲的带栏九曲桥,到了慈航殿(观音殿)。慈航殿在湖泊中一个小岛上,当地老百姓称为“观音殿”。该殿规模比较大,是近几年重新修造过的。 接下来我们游玩了季子庙。季子庙的大门看上去比较一般,不是很大。大门的匾额上写着“季子庙”,进了季子庙大门,又看见了一个门楼,上面写的是“嘉贤庙”。里面有王灵官的神像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五尊菩萨,神态各异,威严魁梧。 穿过二道门,我们进入了季子庙的主景区。我们的右手是一颗缚住许多红丝带的还愿树。右边有二块广告图文宣传板,前面一块写的是,上茅山,迴九里,功德园满!下面配图是季子庙览胜景点介绍。后面一块写的是,九里村保护规划乌瞰图。下面配图是立体彩色规划图。左边也有二块广告图文宣传板。题目都是,上茅山,迥九里,功德圆满!下面配图都是季子庙览胜景点介绍。“嘉贤庙”门洞的背面,左边是季子庙简介介绍文字,右边是季子庙古迹介绍文字。 空地的中央,是个十字碑亭。正面看去,上面是飞檐瓦屋,木结构的行条和椽子,油漆着红的绿的颜色,彰显古老的样式。支撑它们的是水泥结构的立柱,表达现代的气息。前面檐下悬挂着“十字碑亭”四字的匾额,黑底金字,显得庄重和高雅。亭子的入口处放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上面写着“延陵季子碑”,旁边有块黑色大理石碑上书写着:季子碑。 “孔碑文烨”即“十字碑”,此碑是“中华圣人孔子知季子美德,敬仰无比。特亲自为他写了碑文,曰:“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篆字,铭刻在墓碑上,字迹弥足珍贵、古朴遒劲,确为书法中瑰宝,虽经千载风雨沧桑,未掩孔子褒奖之情。碑的背面有唐代书法家张丛生书写的碑文。此碑在文革中、赖于九里人民的全力保护才免遭劫难。一九八二年被江苏省政府定于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字碑亭”里面当中是一块十字碑。碑的正面,上刻孔子亲书“呜乎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字,故又名“十字碑”。“文化大革命”中碑亭被毁,碑因群众保护而幸免于难。现季子碑系摹唐殷仲容拓本,于唐大历十四年(年)重新上石,唐建中元年(年)八月树立并建堂保护。碑高2.34米,宽1.06米,厚0.22米,碑座高0.42米,长1.57米,厚0.5米。“十字碑亭”的左、右二边各有一个叫赑屃的石兽驮了一块大石碑。赑屃,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左边的赑屃面前有一块黑底金字大理石上写着:敕赐昭德候。 北宋宣和(徽宗),南宋建炎(高宗)年间(—年)季子庙倾倒严重,地方募修新之。这以后,敬香拜神者,来自四面八方,云集九里季子庙,真可谓:嘉贤大帝坐神台,喇叭木鱼笑脸开;随手报缘积功德,善男信女祈康来。 庙里热闹非凡,禳灾、祈福、问卜、烧香叩拜。南宋,宁宗皇帝感季札美德,认为季札生前就应加封公候之位,因此下旨封爵,季札为昭德候。 此碑文和龟座(赑屃)乃是宁宗皇帝敕封。 “十字碑亭”的左前方是个鼓亭,里面放着一面大鼓,右前方是个钟亭,里面放着一口大钟。在钟的下面放着一个功德箱,旁边有块小牌子上面写着,一撞全家平安,二撞身体健康,三撞事业有成。我也放了一点功德钱。撞了三下,大钟声音洪亮,撞后余音不小。院子的两侧是长廊,长廊里立着一个个神态各异的神像,“十字碑亭”的后面则是挂有“道法自然”匾额的大殿,站在大殿的门外,就可以看到一个端坐的季子像,端庄而慈祥的面容,黄色的袍服,给人高贵而亲和的感觉。神像前面半遮的布幔上有“龙”,“凤”,“神光普照”等字样,给人吉祥的感觉。大殿前面的空地上,有焚香的炉子上面刻有嘉庆大帝字样和插蜡烛的铁架。 我们站在庙内空地上,看看雄伟的建筑和各种石碑,回想季子庙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感慨万分。历史总要向前发展的,传统的文化会深深的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它是不会轻易的退出人们的生活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定能够世世代代发扬光大。(.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