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上神人辈出 他们分别在政治、军事、经济、道德、文学、 宗教、科技、艺术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的许多思想都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脉中, 无法剥离。 季札 古吴君子 季札(前年一前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吴王寿梦少子,孔子的老师,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同时也是孔子最仰慕的圣人。称为"南季北孔",历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也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先秦时代最伟大的预言家、美学家、艺术评论家,中华文明史上礼仪和诚信的代表人物。 葛洪 晋代道教思想家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镇江人),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 刘裕 南朝宋武帝 刘裕(年4月—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生于兴宁元年三月。京口(今江苏镇江)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之君。 刘义庆 《世说新语》作者 刘裕(年4月—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生于兴宁元年三月。京口(今江苏镇江)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之君。 萧衍 南朝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年-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 陶宏景 道教茅山派开创者 陶弘景(年~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刘勰 《文心雕龙》作者 刘勰(约年-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他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震古铄今的文学批评巨著。 萧统 《昭明文选》编者 萧统(年―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许浑 晚唐诗人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苏颂 宰相科学家 苏颂,字子容,宋真宗天禧四年(年)十一月廿三日(12月10日)诞生于芦山堂,卒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五月庚辰(年6月18日)。仁宗庆历二年(公元年)进士。先任地方官,后改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九年,得以博览皇家藏书。宋哲宗登位后,先任刑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以制作水运仪象台闻名于世。 沈括 《梦溪笔谈》作者 沈括(公元~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仁宗嘉祐八年(公元年)进士。元丰五年(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米芾 北宋书法家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曾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杨一清 明朝首辅 杨一清(公元年-公元年),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汉族,明朝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后又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 张玉书 清代名臣 张玉书(年7月22日~年7月3日)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张九徵次子,长兄为张玉裁。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清圣祖康熙五十年五月十八日卒于热河,谥号文贞。 王文治 清代书法家 王文治(-)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工书法,以风韵胜。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赵声 民主革命先驱 赵声,年生,原名毓声,字伯先,号百先,江苏丹徒(今镇江)大港镇人。年2月,东渡日本考察,与黄兴结识,同年夏回国,任南京两江师范教员和长沙实业学堂监督,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曾撰写七字唱本《歌保国》。年3月29日率部赶往广州参加起义未遂。5月18日,怀着壮志未酬的悲愤溘然长逝,年仅30岁。 马相伯 教育家 马相伯(年4月17日-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 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 马建忠 语言学家 马建忠(.2.9-.8.14),别名乾,学名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属镇江)人,是《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第二十世孙。主要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有《文通》(通称《马氏文通》)十卷,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 柳诒徵 史学家 柳诒徵(-)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年2月,应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授;年北上,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东北大学、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 茅以升 现代桥梁之父 茅以升(年1月9日—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吕叔湘 语言学家 吕叔湘(-),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人。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系。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张君秋 张派青衣创始人 张君秋,年10月23日出生于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原名滕家鸣,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他自幼家贫,父滕联芳,随母张秀琴在各地客串演出,后经李多奎介绍,14岁拜李凌枫为师,专攻青衣。 作为当代丹阳人 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同意的点亮大拇指!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