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在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支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娘子军团,由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街道党工委中3名女同志、社区“两委”班子中9名女同志组成,平均年龄39岁,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5人。

在基层一线的奋斗磨炼中,她们敢打敢拼;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她们义无反顾的奔在前头,既当指挥员,更是战斗员,夜以继日、忘我工作,连续奋战在防控一线,为辖区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身兼数职,群众安全的“守护神”

腊月28,接到开发区部署后,丹阳街道就紧急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预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最严格的防控措施。

大年初二,设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指挥长的防控工作指挥部,集中办公,迅速建立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的社区防控体系,率先提出“六个一律”工作制度,构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街道班子的女同志们,作为指挥部的副指挥长,和男同志们一道,放弃假日,到火车站等重要交通口、社区、小区全方位扩大宣传,全面摸排掌握湖北武汉等地来菏人员信息,逐户地毯式排查、电话访问、接收举报信息,白天排查完,夜晚接到信息立即去核实,不讲条件,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

为全面掌握武汉等地来菏人员身体状况,确保对她们隔离不隔爱,街道班子的女同志们又担起关爱包保责任人的重任,签订关爱包保承诺书,每天确保两次体温,为隔离者提供尽可能的生活便利,通过电话、   

破解防控难题,贴心服务群众

火车站交通口,日均检测旅客余人,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发热的旅客,医院检查,第一时间将外地来菏旅客的情况与社区对接好,确保到菏后居家观察,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懈怠。

辖区内有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过的居民,不愿意去医学观察点隔离观察,她们就苦口婆心的做思想工作,到了观察点,有的生活用品不足,她们就亲自去购买,一趟一趟的送,电热毯、拖鞋……被隔离的居民从心里觉得暖洋洋的,积极配合观察。

最令人头疼的是辖区内一些没有物业、没有保安、没有门岗的“三无”老旧小区和家属院,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强化对这些小区的封闭管理,干部们使出了各自的“18班武艺”,冒着风险逐户排查登记居住人员、调动消毒车全面消毒,挨家挨户招募志愿者,自制的小喇叭广播加大宣传,找来桌子、椅子,挂上牌子设置检测点,找来栅栏、栏杆充当隔离带……。

就拿佳合花园来说,小区三处出口,连门都没有,督导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结合社区,边摸排人员,边找来栅栏堵住两个出口,又多方协调在留下的一个出口处安装了电子门禁,设置了24小时监测岗亭,总算让居民群众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群众宅够的家,是她们回不去的地方

工作面前,她们是“铁人”,是“硬核娘子军”。然而,她们也是妻子、也是母亲和女儿,她们也有家人需要保护。

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居民们呆够的家,正是她们回不去的地方。在她们中间,有的因为自己每天在外,有接触病毒风险,被家人“隔离”了,孩子被老人接走,整个春节过起了“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单身生活;有的夫妻双方都在一线,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有一位同事的丈夫因工作原因自大年初三被隔离,家里还有个病未痊愈的婆婆和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她自嘲疫情让她过上了上班当战士、当保安,下班既当爹、又当妈还要当老师的日子。

这就是基层的女干部们,她们就是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基层一线工作者的缩影,从事着平平凡凡的工作,默默无闻的用实际行动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守护着一方土地。她们说:“舍小家为大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我们一直如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