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江市发改委按照国家及省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的目标要求,结合镇江实际,通过服务业供给和制造业需求有效衔接、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突破,激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两业”在镇江的双集聚和双融合。 依托产业园区打造两业融合集群镇江新区根据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都具有产业集群特点,在现有专业园区的基础上,促成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合。新能源产业园,以园区特色的光伏产业链和储能产业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发展装备智能化和高端化为目标,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研发设计软件、制造执行软件、数据管理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等高端工业软件,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新材料产业园,在已经成熟的高端精细化工、功能性新材料两大领域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国内外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行业协会,联合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相衔接。港口综合物流园,基于信息网络的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智慧物流服务,推进物流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全程可视生产供应链场景,建立服务全产业链的智慧配送系统,打造集成化全渠道的供应链设施,为产业、企业和商业提供整体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强化项目建设打造两业融合亮点镇江市发改委强化两业融合项目建设,在体量上下功夫,在提档升级上下功夫,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加快项目推进产效,让两业融合项目真正起到龙头牵引作用。香江科技智能配电设施制造及数据中心系统集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在现有的生产制造基础上,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引入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产品功能和生产方案,完成产品的智能制造升级;并且与阿里云合作,以香江云平台为基础,搭建集设计制造、安装部署、使用培训、售后维护、检修改造及远程管理为一体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的数据中心及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实施将打破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瓶颈,从原来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智能产品+增值服务”转变,扩展香江科技的产业链,为香江从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商到数据中心整体方案解决服务商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诺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智能决策的制造业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以物流企业为基础平台,结合当前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考虑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和产品使用模式的差异性,实现物流智能大数据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为物流行业及生产制造企业提供物流质量、趋势洞察和决策支持服务,有效拓展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推动物流行业及生产制造企业的运作模式变革,提高行业效率。 优化机制体制加大组织保障在丹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支持下,丹阳市眼镜产业集群优化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机制环境,消除阻碍“两业”协同互动的体制性障碍,融合试点工作直接对接市经发局、市场监督局、科技局、税务、海关和统计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吸收丹阳市眼镜产业的企业家,成立丹阳市眼镜产业集群融合试点委员会。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丹阳市眼镜产业集群融合试点推进办公室,推进办公室设在丹阳市眼镜商会,招聘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完善融合试点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围绕眼镜时尚设计与品牌培育融合、眼镜电子商务与定制服务融合、视光学人才培训与产业集群企业发展人才需求融合、眼镜(装备)智能制造与旅游休闲融合,眼镜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制造企业‘融合’成立相应的五大融合工作小组,以企业家为主,在推进办公室的整体协调下,逐步落实相应试点项目,培育服务衍生制造、推广柔性化定制、体验经济等眼镜行业新业态、新模式。 大力引智引才强化人才支撑坚持人才优先战略,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导向,强化以人才引领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集聚人才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和人才融合发展。加大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高层次人才培育、重点产业融合项目培育和全产业孵化链条培育,强化创新活动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镇江新区依托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创新园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载体品牌,抢抓海外人才积极寻求回国创业机会、重点推进“项目+人才”的招才引智方式,采取团队引进、梯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大国家及省“双创人才”、市“金山人才”的招引力度,引进细分行业、关键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科技研发团队、能够统筹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领军人才,引进一批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即将产业化的创新型团队。 “十四五”时期,镇江市发改委将以增强两业融合内生动力为重点,紧紧围绕产业强市“一号战略”,立足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四大产业集群,深入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8条重点产业链,深入推进两业融合,为镇江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马光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