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这是我们现在的主销品种——花镜花园容器苗,我们通过学技术,搞研发,创出了我们自己品牌,实现了年销售多万元。”今年的植树节即将到来,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袁国亮正在基地里忙碌着,合作社苗木销售正旺,每周订单量都不少,他闲不下来,要和大家一起干。

其实,和苗木打交道之前,袁国亮是个地道的果农。“年,我辞去企业会计职务,开始在丹阳地区种植高档葡萄。通过在网上学习理论知识,参加镇江市、丹阳市农业部门的培训班,再加上和葡萄种植高手学习,2年多时间,我掌握了很多葡萄种植理念和实用技术。”

袁国亮说,爱钻研,勤思考,是他干事创业的“优点”,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他种植的“丹奇”牌葡萄申请通过了《绿色食品标志》证书,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也得到同行的肯定。

转折出现在年。当时,为响应国家加强绿化环境的号召,袁国亮和8位花木种植户联合成立了“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一开始,合作社种植的是红叶石楠、樱花、桂花等常规苗木品种。但随着苗木市场行情的波动,苗木价格渐入低谷。”袁国亮回忆道,为改变困境,他多方了解,获悉美国紫薇这一绿化品种市场需求较大后,随即从湖南农科院引进了株美国紫薇小苗进行扦插繁育,并积极推动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强化技术支撑。

“我们通过集中培训、现场示范等方式,不断提高合作社社员的种植管理水平。到年,合作社栽种的美国紫薇新品种已发展到多万株,种植面积达余亩,年收入达万元,这也是合作社的第一桶金。靠着种植美国紫薇,合作社在年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7项,年12月合作社被授予了‘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市场总是跟着需求变化。随着市场上美国紫薇产品的日益增多,合作社收益下滑的势头不可避免。如何带着合作社找到其他增收路径,成为袁国亮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由于受季节限制,常规地栽苗销售旺季只能是春秋两季。为打破这一局限,那段时间,我常常与理事会成员和技术小组讨论总结,开展市场调研并结合绿化工地需求的最新情况,最终决定生产市场紧缺的花镜花园容器苗。“我带着合作社社员积极向浙江大型种植公司学习,并将经验加以研究、总结、吸收,成功培育出容器苗,一下子实现了多万元的销售额,得到理事会的一致认可。”

有了好开头,就要趁热打铁,将优势转化为长久的机遇。容器苗的培育成功和顺利上市,在这一高端细分市场拿到了红利,极大提升合作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创出了属于合作社自己的品牌,实现销售额达万元。“年6月,合作社再次被授予‘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这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合作社发展红火,周边农户也看着“心动”。“当时,周边农户很多都来效仿我们种植容器苗。但由于缺乏系统认知,加上种植技术不成熟和市场信息掌握的不准确,导致他们的种植收益不佳。”

袁国亮说,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立即组织合作社技术员开展“农户帮扶”行动,上农户家里进行现场指导。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合作社主动实行农资用品、基质、容器、种苗统一采购,有效帮助农户提高利润空间,实现农户增收。光这一项工作,就增加就业人员达百人以上,容器苗辐射种植基地约亩,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文字:周迎

刘常珍

编辑:曹源制作:曹源聚焦三农服务大众

主办:中共镇江市委农办

镇江市农业农村局

承办:镇江日报理论评论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