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而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午节”。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五月节、龙舟节、诗人节、五月节”等别称。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 大家对端午节了解多少呢 ??端午节的起源 纪念屈原说 战国时期,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未能实现,被削职流放,后楚国亡,屈原内心痛苦,于五月初七五投江自尽;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各种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伍子胥说 春秋时期,伍子胥楚国人,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天差不停,吴国大宰,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后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说 曹娥使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注:更多节日来源说法请查看百度百科词条端午节 ??端午节为纪念谁 小编带大家再次了解下关于屈大夫的个人经历和故事 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江浙一带等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的说法,但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一、人物生平 屈原(约前-前),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国大夫,出生于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 二、主要成就 楚国辞赋:《离骚》《天问》《九歌》;思想成就:举贤授能造为宪令/大一统变法改革;奖励耕战、奖励农耕等。 三、个人作品 《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夫》各1篇。 四、人物评价 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闻一多评价屈原使“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端午节的习俗 常见的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等,在不同地区还有其他的一些传统。 薰苍术: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散发出清香,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 赛龙舟: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饮雄黄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撒墙壁间,以法诸毒。 佩香囊:端午节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则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画额: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介绍完了端午节的历史习俗 接下来我要来介绍饮食啦 那就是大家都爱吃的粽子 每年都有粽子甜咸大战 但我们都爱包得满满的糯米和馅料 每拨开一层粽叶就像在拆分礼物 惊喜连连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不变的时节如期而至 端午依然会在中国人的生活里 如约而至至于节日的意义 永远不变的唯有相伴 团委宣传部 编辑 林丹芳 封面 周琦 审核 李俊健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应工出文必属精品 订阅号:zszyyygcxy 投稿郵箱:zszyygxy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