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几天发了一篇丹阳评级来源的文后,引起了几位朋友的共鸣,但总感自己才疏学浅,文中个别语句也不通顺,丹阳地名中肯定还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岂是是一篇带着商业性质的小文能说透的?文中图片资料是我上次花了三个多小时在中国各大古籍网站逐页查找的,今天补入了一些图片和资料,算是勉强凑合,心中才稍感欣慰!重新整理图片和文字再次刊出,算是对我们楚国最早的都城丹阳的一点贡献,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看家多多指教!丹阳是楚国最早的国都,关于古丹阳的位置,近代学术界有丹江源头水、当涂说、秭归说、枝江说、丹淅说等说法。江苏有丹阳市,河南省淅川县有丹阳镇,安徽福建有丹阳镇。韩国棒子不仅是盗取了我们的端午节,居然还有个丹阳郡!因为这里有着有从高丽初年从中国迁来的韩国禹氏始祖玄,禹玄在高丽初年从中国东渡到丹阳定居,高丽(??)是中国元朝时期的行政省之一,全称为“征东行中书省”。禹玄在年(高丽玄宗5年)中了进士,任正朝户长,追增为门下侍中平章事。韩国人的姓氏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据史料记载,最早进入朝鲜半岛的是商朝末年的王族箕子,他定居朝鲜半岛并建立了箕氏朝鲜政权。以后不断有人从中国迁入,其中有一些著名的家族,如大禹,孔子、岳飞和文天祥等的后裔。丹阳禹氏是大禹后裔,尊禹弦为始迁祖,丹阳禹氏据传本籍是丹阳、礼安、荣川、刚州(永川的别称)木川等5本贯,都是丹阳禹氏的分派,丹阳作为本贯延续世系。韩国所谓“本贯”,就是本家族认定的祖先曾居住过的地方。通过本贯能反映出一个家族其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繁衍下来的血统关系。不同地域的宗亲经过查家谱或本贯,就能清楚地了解是否同属一个祖宗的血缘亲属关系。在礼安,仁川,附州等地有四十余个本贯,但是都是世居地,现在只有丹阳一个本贯。 韩国忠清北道的丹阳郡八景之首的岛潭三峰丹阳郡(???,Danyang-gun)韩国忠清北道的一个郡,位於小白山脈北麓 韩国丹阳禹氏本贯丹阳郡 朝鲜末年《万家谱》中禹氏的记录 韩国丹阳禹氏古籍文献这些地名和姓氏充分的说明了楚文化的传播影响是深远的!北宋天禧三年(年),当时任著作佐郎的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一书中,择其他认为的精要万余条,于天圣三年至七年(~)间辑成本书进献仁宗皇帝的云笈七签卷之六十三卷中,关于丹的解释,南方,赤,午火之正数,火寄位朱丹。丹者,南方之异名。 现藏于美国的《雲笈七籤》張萱清真館明萬曆刊本 武汉丹阳评级标签全图阳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yáng,形声。从阜(fù),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阳还有凸出的等意思。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 道光十四年世本 鬻熊是楚人始祖祝融的后裔,在殷商衰落周族兴起之际,他率族投奔周文王姬昌,曾担任"文王之师",史称"鬻子"。到鬻熊的曾孙熊绎时,周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史记·楚世家》)。 史记中关于丹阳和楚国的记载 楚国地图在物质和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丹阳这个名称,不仅仅是一个曾经的楚国故都地名,也不仅仅是一个钱币评级的名称,它应当是历史中一道抹不去的历史记忆!!!远在韩国的中国先人都在传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发扬和继承追寻呢??? 丹阳泉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