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养孩子=养碎钞机

在这个物价飞涨,工资却涨不上去的年代

生活成本是噌噌噌地往上涨

那么

在丹阳,老公月收入多少

你才敢辞职做一个全职太太呢?

网友发帖:

老公提议让我辞职备孕

网友

离别的黯色发帖说:

老公提议让我辞职在家全心全意备孕,我觉得也行吧,我可以在家soho做点兼职……

做兼职主要是避免无聊,老公税后1W,目前还不用养宝宝的情况下肯定是够了,等有了孩子再说吧。

顺便八一下,有了孩子之后,老公收入多少你才敢全职呢?这是个物价横飞的年代啊!

帖子发出后

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人说老公工资达到5万以上就全职

有人说不管怎样都要上班

apple:无房贷无车贷不需要赡养老人的情况下,平均算下来月薪最起码要有三万+才能让一家三口过上比较舒心的日子吧

^M^:当初什么也没想就全职了,那时是因为和老公达到共识,觉得自己带自己教育好。那时老公工资也不高啊,但也不觉花费大,因为都是看着去,没有大花大洗的。二胎满二岁送去幼托后就重新工作了,呆家里太无聊,好似失去生活的一部分。

LittleMaMa琳:不敢全职,主要因为自己太能买了。要是全职了以后就要伸手跟老公要钱买买买,感觉总是不太舒服。赚钱买花戴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流星飞:全职太太不好当啊。别看欢乐颂里赵医生深情款款的对曲妖精说我养你。男人养着你,可不是让你随便shopping玩乐,而是要带娃做家务。一点也不比工作轻松……

那么在丹阳,丈夫赚多少

才能让老婆安心做全职太太?

我们来算算看

一个普通家庭的每月开支

假设以小宝刚满月

有车有房,有房贷的三口之家来计算

……

(数值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

饭钱

一家三口,茶米油盐的花销可不少

在没有母乳喂养的情况下

小宝的奶粉钱保守估计元/月

再加上零食需求,大概元/月

大人省着点不出去浪

自己买菜做饭一个月花费元

++=2元

2

重头戏:房贷

以丹阳为例

现在丹阳市区的房价已经全面走向1W+了

周边+

咱们按照元/㎡的价格算

三口之家,算㎡的房子

房子总价为80万元

首付三成,按揭20年

每月应还房贷:元

(数据来自房贷计算器)

还没算上装修费

3

交通费

这笔账单是假设有车的情境下

且该车已全款结清

车子的油费、停车费、保养费

每年的保险费

平摊下来每月也要元

4

生活杂费

水电、物业费、网费、话费

各种杂七杂八的生活杂费加在一起

水电费元/月

物业费元/月

网费/年÷12≈67元/月

话费元×2=元/月

++67+=元

5

日常生活用品

小宝宝的纸尿片消耗得特别快

按每天7片,一片2元算的话

一个月需耗费元

洗发水、沐浴露、卫生纸、厨房用品……

这些生活用品更必不可少

大概元/月

+=元

6

娱乐费用

现在的爸爸妈妈们也都是爱玩的主

看个电影、下个馆子什么的

一月就算元吧

7

剁手费用

对于女性来说

就算当了妈妈

也阻拦不了买买买的欲望啊!

克制点算

妈妈的服饰化妆品支出元/月

(嗯,不能再克制了)

爸爸的就省了吧

宝宝的衣服省不了

小孩长得快每季都得买衣服

服饰支出算元

+=元

8

医疗费

小孩免疫力差

虽说感冒发烧是很平常的事

但也不能放着不管

用药打针可得讲究

孩子看病的花费一年怎么也得元

÷12≈元

zui后来汇总下所有的费用

2+++++++=

嗯,这些林林总总算下来

一个月开销竟要1万+?!

这还不算孩子上一些早教班

家里换家电、手机、份子钱、家人旅行

还有给双方父母买东西等等的开销

emmmm

算完这些

你还愿意做全职太太吗?

当然咯

这可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考虑

关键还要看自己的意愿

想省钱的同时还不降低生活质量?

没问题!

给大家介绍下,这是我们的省钱小能手

丹阳金鹰

幸“孕”街

哎呀嘛,咔咔的!

幸“孕”驾到,好礼不停

精明妈咪

活动期间,全场购物赠超市现金券,消费满元赠10元,单票最多3张

①活动地点为一楼活动点,活动时间为10.13-10.15

②10元超市现金劵满元收一张,数量有限

有“颜”有“面”

三楼童装品牌联合促销,消费满元赠送蘑菇杯一个

①活动地点为一楼活动点,活动时间为10.13-10.15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