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03783.html 电视剧《隐秘而伟大》已更新至42集,在老戏骨李强的出彩演绎下,钟百鸣这个角色已经越来越有味道了。 隐秘而伟大剧照本来前几天就想写一下钟百鸣这个人物,上网查了一下才发现,要按以前的剧情的话,是根本找不到类似历史人物资料的,只能就此扔下。这几天随着剧情的慢慢发展,线索也逐渐多了起来。 王科达在“通共”的嫌疑中,狂性大发,最终被稽查处陶处长击毙。南京警察总署唐署长与田副署长莅临上海,亲自过问此案。齐升平让钟百鸣整理案卷,钟百鸣却越过齐升平,直接将案卷交给了段局长。 田副署长、钟百鸣与段局长一起共进晚餐。三人看似漫不经心的闲聊,却意味深长。段局长与田副署长达成默契,决定任命钟百鸣为副局长,并有意提拔他当自己的接班人。 看到这里时,突然想起一个人,对比了一下以前翻过的资料,才发现钟百鸣的历史原型竟然是他! 隐秘而伟大剧照一、钟百鸣历史原型分析 在《隐秘而伟大》剧中,曾借副局长齐升平之口,提到过上海市警察局共有三位副局长,分别是周副局长、孙副局长和齐升平。 这其实是不对的!要知道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与现在不同,根本不会设立这么多副职。大多数部门都只有一名副职,最多不会超过两名,有些部门甚至只有正职没有副职。 根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人物表(中华民国2)》记载,抗战胜利后上海市警察局总共任命过两名副局长,而且这两名副局长还不是同时任职的。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只有一位副局长在职。剧中所谓的周副局长和孙副局长,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隐秘而伟大剧照有据可查的两位副局长分别是俞叔平和张师。在文中已经分析过,俞叔平应该就是剧中齐升平的历史原型了。既然如此,就只剩下一个张师了,那张师会不会是钟百鸣的历史原型呢? 先来看一下剧中钟百鸣的经历,剧中通过副局长之口提到过钟百鸣曾在保密局工作,是衢州绥靖公署二处的处长。保密局的前身就是军统,而衢州绥靖公署二处也从事的是情报工作。著名的军统大特务毛森,就曾当过衢州绥靖公署二处的处长。这样看来,钟百鸣应该确定是军统特务出身了,刚好与张师的出身相符。 再看钟百鸣的任职时间,剧中钟百鸣来上海目的是执行“太平计划”。而所谓的“太平计划”其实是应付蒋经国到上海整顿金融和“打虎”之用的。因此,钟百鸣到上海并被任命为副局长的时间应该是在蒋经国来上海的前夕,也就是年以前。 根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人物表(中华民国2)》,张师被任命为副局长的时间为年12月,钟百鸣的任职时间也恰与张师相符。 隐秘而伟大剧照军统特务出身,任职时间相符,又在南京有强硬后台,钟百鸣与张师之间在这些特点上高度相似。不出意外的话,张师应该就是《隐秘而伟大》剧中钟百鸣的历史原型了。 当然,也有差异的地方,历史上张师的后台就是蒋经国,而钟百鸣的后台则是南京警察总署的田副署长。这也可能是电视剧为了剧情的好看,而刻意所作的改动吧! 二、出身共产党托派,后来背叛革命,当了军统特务 张师原名洛臣,字行深,江苏丹阳县人。他的事迹在网上流传很少,为了解他的生平经历,我专门去《江苏地情网》查了他家乡丹阳县的志书,却并没有找到有关他的记录。大概是家乡人民耻其曾为军统特务,而不屑为其作传吧。 《台湾大陆同乡会文献数据库》中倒是有一篇《张师先生之一生》的纪念文章,不过并不开放个人下载,只能看到其摘要,无法一睹其全貌。 隐秘而伟大剧照按照摘要交代,张师的父亲张勉吾在乡中颇具清望,说明其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张师从小在家乡接受教育,上完小学、中学后,来到上海考入中国公学。不久后,又转入上海法政大学法律学系学习。 大学毕业后,远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政治,随后又于民国十七年(年)进入莫斯科克拉星炮兵学校学习。当时的苏联是全世界共产主义的大本营,张师也正是在此时加入了共产党。 不过,这一段历史,在摘要中讳莫如深,只字未提。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加入共产党又当了叛徒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是不值得大书而特书的。 张师在苏联是托洛茨基的信徒,回国后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托派组织“我们的话”的创始人之一。托洛茨基是苏联十月革命的直接领导人之一,也是苏联主要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理论家。他提出的“不断革命论”与斯大林的“阶段革命论”之间的是非对错,颇难一言而断。 隐秘而伟大剧照不过,托派主义到了中国后,就基本上成了右倾投降主义和机会主义的代名词,一直以来都遭到严厉的批判。托派分子们大多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在党内遭到批判后,大多便向国民党投降,当了可耻的叛徒,而张师也是这些叛徒中的一员。投降国民党后,张师几经周折进入邓文仪的南昌行营调查科,成了一名军统特务。 张师乘留学苏联的机会加入共产党,成为中国托派的创始人之一。但在遭到批判后,就马上背叛革命,加入国民党当了军统特务。可见其当时入党只是为了投机,托洛茨基的理论也只是他投机的工具,并没有什么信仰可言,更遑论为了理想而献身了。 他和我们普通观念中认为的那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隐秘而伟大剧照三、傍上蒋经国,从此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张师投降国民党后,在抗战期间曾担任过“浙警”特派员办公室书记长、上海区特务处书记及兵工署稽查处处长等职。不过,这时的张师既无背景又无后台,还顶着共产党叛徒的名声,在军统特务中算是升迁得很慢了。 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张师在“浙警”特派员办公室书记长任上时,毛人凤还是他的直接下属。但多年过去后,毛人凤已经贵为保密局局长了,而张师还在处长一级艰难奋斗,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抗战胜利以后,张师慢慢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贵人,这个人就是蒋经国。张师是蒋经国在苏联留学时的同学,两人在苏联时交情颇深。 隐秘而伟大剧照蒋经国15岁只身前往苏联,不久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公然背叛革命并反对苏联。身在苏联的蒋经国被苏联高层发配到西伯利亚当兵,为求自保,他曾三度在《真理报》上发表声明,公开声讨蒋介石的罪行,并扬言要与其断绝父子关系。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作用,蒋经国还是被困于苏联十二年。直到“西安事变”后,周总理从中斡旋,蒋经国才得以返回中国。 蒋经国回国后,他与老蒋之间的父子亲情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蒋介石开始着重对他进行培养,这也是《隐秘而伟大》剧中蒋经国督察上海金融的历史背景。 蒋经国因为经历过对父亲的背叛,共同的经历让他更能理解这些共产党叛徒们的心境,也因此对他们也格外宽容。 隐秘而伟大剧照张师在蒋经国来上海之前,被突击提拔为上海市警察局副局长,可能也并不是像剧中演绎得那么简单,很可能是蒋经国提前在上海布署自己的势力。 不过,蒋经国在上海的打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上海物价飚涨,经济崩溃,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蒋经国奉蒋介石之命前往台湾,布置退路,不得不离开了上海。 临行前,他写了一封信给张师,信中极道自己的失意之情,另外,还力邀张师一同前往台湾。信中对张师推心置腹,语气亲近,可见是早已将张师视作了心腹亲信。 而张师得此青云之梯,到台湾后屡任要职,其受到的器重与信任,又非毛人凤之流可比了。 不过,让蒋经国没有想到的是,叛徒毕竟是叛徒,既然能背叛共产党,当然也能背叛蒋经国。那个蒋经国视若心腹和接班人的人,最终还是背叛了他,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当然,这个背叛蒋经国的人,并不是张师,这是后话,按下不提! 隐秘而伟大剧照四、结语 《隐秘而伟大》剧中,钟百鸣的历史原型应该就是时任上海市警察局副局长的张师了。当时的副局长只有一位,剧中交代有三位副局长,应该是不准确的。张师早年留学苏联,加入过共产党,回国后成为中国托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加入共产党只是为了投机,并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因此很快就背叛革命,投降国民党成为军统特务。在上海时,受蒋经国提携当上了警察局副局长,从此官运亨通,屡任要职。 不过,蒋经国喜欢任用叛徒,最终却遭到他亲自选定的接班人的无耻背叛。而这个背叛他的人,也曾背叛过共产党。这种结局,不知蒋经国先生在九泉之下,会做何感想! 隐秘而伟大剧照参考资料:《台湾大陆同乡会文献数据库》《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网》《军统大案之军统人事》《看《潜伏》话“军统”》等 注1:本文系闲人历史故事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代为维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和抄袭!请文抄公远离!注2:本文全部图片,均取自《隐秘而伟大》剧照 《隐秘而伟大》之齐升平:仕途顺利升局长,曾对同济学生下过黑手 《隐秘而伟大》大结局:局长身份揭秘!曾加入中共,系蒋经国密友 《隐秘而伟大》大结局:真实的“尚荣生”绑架案,比剧中还要黑暗 《隐秘而伟大》大结局:胡仲启监察官的历史原型,曾策反吴石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