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7-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zgmuyw.com/xinwen/8486.html

《大都无城》行走历史系列

跟随考古教授,用“大历史”的眼光

从“天下”的视角

巡礼古代中国最富盛名的幽幽古都

探索汉唐风云之长安(西安)与彭城(徐州)

瞭望胡汉融合的灿烂都城平城(大同)与洛阳

魏晋风流的建康(南京)

寻找清明上河图中的赵宋汴京(开封)

与临安(杭州)

最后我们落脚于紫禁城

品味中华文明的变迁

重新认识中国

重新理解中国和世界

数不尽的魏晋风流—南京站

从公元约年~年,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因唐朝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记载了这六个朝代而得名,统称“六朝”。六个朝代的共同点:都建都于南京,因此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六朝时间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与同时期的西方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人口超过百万,在中国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六朝时期,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朝代频繁的更替,所以人们的思想得到前所未有自由和解放,这样的大环境造就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名士。尤其在文学与清谈、绘画与书法、陵墓石刻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造就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唐代诗人韦庄在贬谪途中,创作的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咏史怀古诗。从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落寞的心情。当历史的云烟逐渐散去,千百年后的人们,看到的只是六朝斑驳模糊的背影。我们从记载的文献和现存的六朝文物出发,一起重回那个时代的历史。

研学嘉宾

韦正老师

考古学者/博士生导师

?

出版专著《六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魏晋南北朝考古》和《将毋同——魏晋南北朝图像与历史》,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涉及秦汉魏晋南北朝城市形态、墓葬制度、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等方面。

“我们一提起都城,就想到北京、西安、南京……。其实历史上中国有过很多都城,是当时社会的最高物质成就的集大成者。从走过的考古现场来看,都城的建筑、墓葬和城垣遗址的规模和气象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虽然有些城市现在已经算不得一线城市,但从实地考古中可以窥见其曾经的辉煌。会让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作为考古学者,我想把我的观察方法告诉大家,将来大家也许类似的方法去理解和复原其他城市”

——韦正

特邀嘉宾:YY

?

人文历史爱好者

?

金融行业精英,从业二十余年

特邀嘉宾:Sandy

?

人文历史热爱人士

?

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世界强企业前高管......

特邀当地研究学者加入......

研学安排

咨询助手|小稷同学

研学课程

_

《六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以六朝墓葬为考古研究对象,对六朝墓葬的分布、分期、形制、随葬品等方面均有深入探讨。结合历史学研究方法,对南朝墓葬的历史渊源及其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等,也有相应论述。

_

《魏晋南北朝考古》

对魏晋南北朝考古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探讨了各类考古学遗存的发展演化规律,揭示了考古现象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描绘了汉晋传统文明、胡族文明、外来文明碰撞融合的状况,以考古学方式展示了秦汉文明经由魏晋南北朝演变为大唐文明的具体过程。

_

《将毋同——魏晋南北朝图像与历史》

对魏晋南北朝墓葬壁画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讨了河西魏晋墓门墙壁画所见中国上古的天界想象、北魏政权建立和佛教流行对北朝墓葬壁画布局和形式的影响、南朝竹林七贤壁画的时代和性质、长江中游南朝画像砖政治地位升降的关系、高句丽墓葬壁画的分的等重大问题,并利用出土绘画资料讨论了传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传世名画的时代与特点。

(以上研学课程,均来自韦正教授出版专著书籍,可提前购买学习)

行走历史

01

栖霞山石窟

六朝时期南方佛教艺术的珍品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据史料考查,南京市栖霞山千佛岩的石窟佛像,较山西省大同市云岗石窟迟三十一年,但比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早十七年,故千佛岩被誉为“江南云冈”名闻中外。而名人石刻始于南朝,其分布相对集中于凤翔峰,中峰、东峰的诸景点。栖霞山千佛岩石窟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方法论的一次重要实践。

(配图来自网络)

栖霞寺舍利塔整体结构紧凑,雕饰华美,塔八角五檐,高15米,用花岗岩建成,是中国佛塔艺术的精品之作,是南方非常少见的密檐式塔。

舍利塔分5级8面,高18.4米。第1层刻释迦本行故事。第2层8面雕四天王、释迦骑象图和石门,每两面之间界有石柱,柱上刻金刚经,四天王像侧还刻有“作石人王文载”、“丁延规作石、匠人徐知谦”等题名。由于该塔过于残损,年由建筑学家刘敦桢负责设计施工,大体恢复了旧观。

(配图来自网络:栖霞寺舍利塔)

02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

南朝陵墓的神道石兽

刘裕(年4月—年6月),字德舆,祖籍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隆安三年(年)刘裕参军起义,年,灭割据益州的谯纵。义熙十三年(年)灭亡后秦,年7月10日(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刘裕迫使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即皇帝位,国号宋,都建康,南朝开始。

刘裕在位三年,政治清明,颇有作为。公元年在建康去世,庙号“高祖”,谥曰“武皇帝”,葬丹阳建康县蒋山初宁陵。

(配图来自网络)

关于刘裕初宁陵的位置,许嵩《建康实录》卷十一载:“葬丹阳建康县蒋山初宁陵,在县东北二十里,周围三十五步,高一丈四尺。”

根据这些记载,民国学者朱希祖在年出版的《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中指出,初宁陵位于今南京麒麟门外的麒麟铺,现存的这对石兽,是初宁陵的神道石刻。东为天禄,西为麒麟,东西相向,东为双角,西为独角,均为雄兽,造型相似,身上细部刻纹略有不同。

天禄居东,体态与麒麟对称,仅头略向后仰,目瞪口张,昂首挺胸,腹侧浮雕双翼,翼前部为鱼鳞纹,依稀可辨,后部饰5根翎毛,颏下长须垂胸,但四足和尾部已经丢失。

(图片来自网络:“初宁陵石刻”中的东兽)

麒麟居西,额部已残,尾巴也无存,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独角已失,额下长须垂胸,腹侧浮雕双翼,翼前部作鱼鳞状,后部饰6根翎毛,翼状秀美;通体饰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四足,五趾。

(图片来自网络:“初宁陵石刻”中的西兽)

03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

同类作品中之精美者

南朝陵墓石刻艺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既有北方的雄浑刚健,又有江南的灵动秀丽,与同时期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

位于栖霞街道狮子冲一带,是南朝陈文帝陈蒨永宁陵前的石雕像。永宁陵石刻现存两件神道石兽,均为雄兽,东西两相对,间距24.45米。两兽体态修长,昂首阔步,体侧刻双翼,并有卷云纹,是同类作品中之精美者。

(图片来自网络)

东侧石兽有双角,为天禄,其颈及腰局部断裂,身长3.11米,高3.00米,体围3.00米,其造型和装饰与西侧麒麟相似。

西侧石兽有独角双翼,为麒麟,它身长3.19米,高3.02米,体围2.8—3.06米,底座高0.27米。昂首挺胸,张口含舌,舌不下垂,下颏须髯分5缕飘拂胸前。

这一对石兽保存基本完好,造型灵巧威猛,装饰绚丽,形象栩栩如生,是南京地区现存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中最为矫健精美的一对。

(图片来自网络)

04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

成为石辟邪取样的原版

南朝石刻,是六朝古都的标志基石,在岁月的积淀下,散发着别样的魅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萧景墓石刻的石辟邪为取样原版。

萧景墓前现存石刻2种3件,其中石辟邪两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

西辟邪于年曾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于是又埋入原来地下。

东辟邪为雄兽,原来从腰部断为两段,左前腿、底座也断,年5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重修。现臀部略残,身长3.80米,高3.50米,体围3.98米。昂首张口,长舌垂胸,右腿前迈。头有鬣毛,腹侧双翼,翼前部饰6根翎毛。胸前几缕勾云纹,仿佛长髯飘拂。整个辟邪体态肥硕,雄俊壮美。

(图片来自网络)

萧景墓神道仅存一石柱,现存石柱为神道西侧石柱,是南朝陵墓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其中之一。

通高6.50米,往围2.48米。柱头为一饰有覆莲纹的圆盖,圆盖之上仁立着一只仰天长啸的小辟邪。小辟邪长0.84米,高0.5l米。柱身高4.20米,雕刻隐陷直刳棱纹24道。

柱身上方接近圆盖处,有一长方形柱额,其上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23字,字迹清晰,令人耳目一新。

(图片来自网络)

05

六朝博物馆南京博物院

无六朝,不南京

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

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

展出青瓷器、陶俑、墓志、建筑构件、石刻、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六朝建康城城墙和大型排水设施遗迹,并介绍六朝名人故事,分四个篇章阐述公元3至6世纪的东方大都会主题,设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四大展厅。

(图片来自网络)

白宁说:“如果负一层的‘六朝帝都’展览是博物馆的根,那展出的一千多件六朝文物就是魂。可以想象一下,观众在我们仿建的六朝房子里,坐在和六朝时期一样的坐塌上,听着六朝古音,欣赏千年文物,不仅可以有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能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

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图片来自网络)

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古代艺术研究所,并设有中国博物馆中唯一的民族民俗学研究机构,其中文物保护研究所被称为“医院”,是中国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图片来自网络)

费用报名事项

活动时间:.7.14—17四天

适合人群:历史人文爱好者/访古者/考古爱好者/城市规划设计从业者/考古与历史专业人员

集散地点:江苏南京

招募人数:10人成团(24人封团)

报名费用:元/人

购买《思想食堂》人文课堂抵扣元

5.10前报价优惠元/人

两人同行优惠元/人

交通:行程内全程空调旅游大巴

住宿:3晚酒店住宿(默认标间)

餐食:3个早+6个正餐+全程矿泉水

服务:辅导员贴心服务+专职司机

门票:全程所列景点门票,学生及老人半价

设备:无线蓝牙讲解器

保险:高额旅行出行保险

各地往返大交通费用,返程时间建议18:00后

单房差费用

行程中没有注明的餐费

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其他消费

1.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2.需二次确认(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大交通)

3.八大城市因疫情管控的情况,会进行目的地的前后调整。

4.已报名,却因出发地疫情管控居家隔离,可无条件退还团费%;

5.研学属于定制行程,需提前支付全款,若因私人原因,取消将扣取部分费用(出发前8天前取消,收取1%的银行手续费;一周内取消,退费50%;活动当日取消,退费20%)

点击下面小程序购买??

名额有限

请提请报名占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