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丹阳市开发区离退休干部机关党支部开展“畅谈发展成就,展望小康社会”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十余名党员结合身边的发展和变化,讲变化、谈成就、话未来。 身边的发展,令人鼓舞支部书记裴树南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畅谈党的十八大以来,丹阳经济开发区围绕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所取得显著成就。在新城区建设上,投资一百多亿元,建成了丹阳国际眼镜城、吾悦广场、金融一条街等城市综合体,进一步完善了高新区城市功能。在产业强区上,投数百亿元,建成了生命科学产业园区和精密制造产业园,一大批项目落户投产。在社会事业上,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成了第八中学的异地重建,新建了2所幼儿园。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喜人,而且令人备受鼓舞。 身边的变化,振奋人心老干部杨方华、杨超、汤志明对比新旧城区的变化,畅谈了自己的感受。位于老火车站的旧涵洞以前经常淹水堵塞交通,自新涵洞建成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南二环大桥、立交桥、北二环大桥、北二环快速通道的建成,不仅形成了大交通网和方便群众出行,而且为开发区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老党员毛国良、王三荣、曾锡南、路二敖在谈及民生保障时,如数家珍,赞不绝口。开发区不仅投入财力推进了农村环境的整治工作,而且为失地农民解决了社会保障问题,每月每人发放多元,路二敖深有体会,他家属每月都能拿到元。大家一致表示,新区变大了、变美了、人民更幸福了,开发区一定能够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身边的先锋,催人奋进面对身边的发展和变化,老同志们有着较深的感触和体会,开发区的发展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共同奋斗。支部书记裴树南说道:在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中,在开发区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和典型。车站社区党委书记胡小锁,尽管已是七旬老人,但仍然坚守在服务群众、致富群众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岗位上,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令人感动,也深深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作为老同志,要以他为榜样,向他看齐,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为助力开发区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撰稿陈夕方张志清 制作李腾 审核大潮 往期链接(点击即可查看) 1.如歌的情怀!镇江老同志陈伟远向丹阳图书馆捐赠图书 2.“艺”同抗疫!丹阳市举办“艺赞风采”老年书画抗疫书画展 3.丹阳市教卫片部署开展“畅谈奔小康,共话建党史,助跑加速度”统一主题党日活动 如果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