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图片资料来源:昆明市道教协会、真庆观戒子夏理真道长、崂山太清宫新闻图

道教知识——

什么是冠巾

全真道士初入道观,称为“道童”。道童先须在庙内出力苦行,培养功行,又称“行行”(读xínghéng)。冠巾拜师之后,方可成为正式道士。

“冠巾”是全真道出家道人正式成为道人的仪式。这种仪式只在子孙庙举行。很多子孙庙都遵循着一条规矩:新出家者在庙行三年苦行,没有过失,才给“冠巾”,正式有自己的度师。没有“冠巾”则没有正式度师。行行期对庙中老道士们皆以“师父”称之。也有进庙几天就有师父的。这主要看小庙子孙多寡。会不会因收徒引起“家务”争端而订立庙规。

冠巾又称“小受戒”。行冠巾礼,有数师,高功为冠巾师。度师即恩师,是亲师父。梳发挽智者称:拢发师。引导行礼的称:引进师或引礼师。

《冠巾科仪序》云:昔长春祖师,成道之后,遍历天下,阐扬道范,演礼开坛……又恐出家无考,紊乱玄规更增罪孽,故留省冠科仪。弹初皈玄门之人即能知礼知警,知奥知戒。嗣后有功有过,天曹有案,照年照月稽察对号。

凡出家者,度师必亲为诵经礼忏。如自悟大乘,本访科事,不妨延友代诵经礼仔。先令罪过消除,方可穿戴太上巾袍。次奏疏文,上达三官大帝,谋移太乙灵官部下,即当拥护。

丁酉年云南省全真派冠巾法会合影

全真教戒坛考核基本内容01全真派为什么要传戒?有哪些意义?古来道教就有戒律,早期如《太上老君尓想戒》《思微定志十戒》《太上老君十戒》《虚皇天尊十戒文》等。全真道以“清静守真,精神存全”为修行的根本有为法,故必以戒律严明修行所避的禁忌,二来是整规道风。以戒磨心,以戒制动。使其澄心遣欲,渐入道宗。如此功行圆满,天仙可成。全真道的公开传戒是从清朝早期的王常月律师开始,之前都是师徒之间秘传。从初十戒、再到三百中极戒,最后到天仙大戒。需要如此精进持戒,如不是仙材是也无法企及的。传戒的意义在于继承道祖衣钵和全真法统。通过传戒活动规范道士言行,从而使道风威仪齐整,教相清净庄严。戒律不是束缚道士,而是规范道士。是使道士通过受持戒律更好的端正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树立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使道教健康化发展。02道士为什么要受戒?受戒是道士正式成为全真法裔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受戒的道士方可传承教法,弘扬至道。道士通过守戒,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身心清净,三业蠲消。继而超凡脱俗,证圣成真。03道士平日该如何守戒?首先要有坚强的信念和虔诚的修道精神。应处处留心,步步在意,日常言行起止都要以“戒”为律。不可放纵身心,不可言语如俗。若以此精进修持,必获升仙之庆。道教基本知识问答01全真是什么含义?全真是指“真功”与“真行”两全。真功指的是:个人内在的修养,常守清静,二六时中不起妄念杂想。真行指的是:传道和济世表现出的社会活动,举心运意,无不离道。也就是全真教的“内日用”和“外日用”。除此之外,历代高道大德将全真概括为以下几种境界“全精、全气、全神。”、“永全真性。”“精神内守。”、“去妄存真、全其自性”等等。形式上的全真指的是:出家舍俗、住观离尘、斋戒吃素、满发大领。具备以上条件的道士称为“全真道士”。02三皈九戒指的是什么?三皈指的是:皈依太上无极大道(皈依道宝,名为皈身戒。)、皈依太上三十六部尊经(皈依经宝,名为皈神戒。)、皈依太上玄中大法真师(皈依师宝,名为皈神戒。)此三皈依戒,是天地之枢纽,神仙之根基也。也是入道的第一步。九戒指的是:九真妙戒。其内容为:一者克勤,爱国守法。二者敬让,孝养师亲。三者不杀,慈救众生。四者不淫,正身处物。五者不盗,推义损己。六者不嗔,凶怒凌人。七者不诈,陷贼害善。八者不骄,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戒专一。03全真派北宗五祖七真是哪几位祖师?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此是北五祖)丹阳抱一无为普化真君、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清静渊贞玄虚顺化元君。(七真)04输入全真派三大祖庭是哪里?山西永乐宫(吕祖道场)、陕西重阳宫(王重阳祖师道场)、北京白云观(邱祖道场)。05正式成为全真派道士需什么仪式?需要举办冠巾仪式。凡未经冠巾者,皆属于道童。06行冠巾礼的三师指的是哪三位?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叫法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指的是:度师、冠巾师、拢法师。有些地方还有:训师、引进师等说法。07如何称呼自己师父的名讳及道派?应谦称弟子恩师老人家仙姓某某,上某下某大炼师。敝派某某派。传承字谱为云云。系属某山某宫观分支,为某某处法眷。08传戒过程中八大师指的是?分别为:证盟大师、监戒大师、保举大师、演礼大师、提科大师、纠仪大师、登箓大师、引请大师。除此之外还有护坛大师。09简述邱祖有哪些功德?邱祖最大的功德在于劝谏成吉思汗“一言止杀”之功德。作为祖师门下弟子,深感光荣。道家有慈悲济物的情怀,诸多高道大德不仅仅是一位宗教家,同时也是一位慈善家。既关怀贫苦大众的疾苦,同时效法苍天,广布好生之德。除此之外,邱祖在磻溪六年,背渡往来过河人,也是道家为人们服务,广行方便的最好体现。10宫观道众过大堂有哪些威仪?按照丛林传统,一般初一十五及大型祖师节日需要“过大堂”。在传戒期间,一般三天过一次。平时去斋堂用斋成为“便堂”。其主要威仪有:在斋堂外衣冠整齐,排班列队。双手捧钵搭规。进斋堂时左排跨左脚,右排跨右脚。二人侧身相对。名为“抱门而入”。进门后同时转身并立,齐向上打躬。然后二人转身成背从两边入座。入座要小心,不可惊动桌椅,以免“响堂”。道众都入座后,经师念供,堂头取斛食放于水盂,然后画供出食(戒期一般由方丈亲自画供)。然后交给堂头到寒林处出食。出食后进斋堂拜垫前三步三躬。然后将水盂扣在拜垫中央,然后归位。二使者下座至斋堂中央让斋,然后使者归位,合堂用斋。过堂时候一般两个碗,左饭右菜。当不够时候向前轻推,用筷子划所需多少。用完斋,使者下座结斋。经师念结斋咒,堂头将拜垫水盂放在盘内,护送至大厨房。道众依次两两向上打躬出斋堂。然后至斋堂外排班站立,待大师方丈使者退堂时,大众皆打躬。然后散班。11三坛大戒的具体名称?《初真十戒》、《中极三百大戒》、《天仙圆满大戒》。12全真道士的着装仪范是什么?皆应满发大领,头戴混元巾,年迈脱发道士可戴庄子巾。衣服颜色以青色,白色为主。应穿黑色布鞋,十方鞋,芒鞋等。一般在外不允许穿对襟上衣,皆应斜襟半褂或长褂。此外必须穿云袜。上殿时冠过巾的道士需要戴黄冠,穿得罗长袍。外出参访应衣冠整齐,参加大型活动应注意威仪。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