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9-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他出生在东汉末年时期,在年轻的时候凭借着一身本领,也曾经担任过东汉朝堂的官员。公元年,当时的孙策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在当时也占据着一部分的领土,会稽郡也属于孙策的统治范围内。孙策曾经亲自到会稽郡寻访,经过考察之后,发现这贺齐实在是一位有才之人,便特意推荐他成为孝廉,后来又陆陆续续地担任过南部都尉等官职。建安十三年,这个时候孙策已经遭遇了刺杀去世,朝中的权力已经被孙权所接替着,贺齐自然也跟随在孙权的身边辅佐。贺齐被任命为威武中郎将,接受孙权的命令,负责讨伐丹阳等地。他一路率领着军队沿着黄河而上,使得其他敌对势力纷纷投降。为了能够使东吴政权有所巩固,在经过商量之后,孙权便决定让贺齐暂时停下南征北战的步伐,开始在那些已经征服的地方设置郡县,并让贺齐担任太守一职。在他治理期间,当地的民生与经济发展逐渐恢复正常,所有的一切都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建安十六年,贺齐再次奉孙权之命,带领军队讨伐叛贼,在绝对实力的压迫与正确的指挥之下,很快便平定了此次叛乱,他也再次得到了加官进爵,被任命为奋武将军。在贺齐的一生中,多次为东吴政权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孙权继位之初,贺齐就展现出了绝对的军事天赋。他曾带领军队镇守在江上,与魏国军队形成了对峙之势,虽然人数不敌曹军,但却凭借着磅礴的气势,令敌人生畏不敢轻举妄动。《嘉靖淳安县志》曾经这样记载:历代职官,善政善教卓著者,惟贺齐太守,立功斯土,实淳之有淳所由始,邦人至今戴其德异於他守,故特书于名宦之首。威震山越,依附孙策根据历史记载,贺齐出生在会稽郡山阴,在他早年的时候,凭借着满腹才华也曾经在此担任过官府的小官员,后来甚至还成为了一县之长。在当时有一个和他同级的官员,为非作歹,轻薄放荡,对于百姓更是丝毫不放在眼中,正直的贺齐自然想要惩治他,但其他人都劝说他此人出生在豪门大族中,如果您今天惩治了他,明天必然会招来更多的麻烦。却没想到贺齐听闻之后更加的生气,立马便斩杀了这个人。果然如他人所说一样,这个人所在的家族立马集结了数千人的军队,一起带领军队进攻县城。面对着如此情况,贺齐也丝毫不畏惧。他以身作则,率领着家中亲人以及官吏百姓打开城门,直接与敌人进行交战,最终大获全胜,由此在当地积累了非常高的声望。后来,太末一带再次发生了叛乱,贺齐便前往镇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将此次叛乱镇压了下来,展露出了超强的军事天赋。公元年,当时的孙策实力也在不断的壮大,他就将江东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不断向四周发展,扩大自己的实力。想要巩固自己的统治,那便离不开人才的辅佐。经过仔细的考察之后,他发现贺齐此人颇有才华,便推荐他成为了孝廉。当时的割据势力王郎中途背叛孙策,并联合了其他人一同抵抗孙策,孙策就立马派遣永宁县的县令韩晏带兵前去讨伐,而贺齐便成为了永宁县的县令。却没想到韩晏实力不敌,最终遭遇了失败。孙策就任命贺齐为南部都尉,带领军队向福建出发。与之前的结局完全不同,敌人畏惧贺齐的威名,甚至派人前来请求签订盟约。因此贺齐便与敌人首领商量,向他陈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最终决定投降于东吴政权。却无赖手下将领不愿意,甚至还带领军队征伐贺齐。眼看着叛军的实力越发的强大,贺齐也十分的着急,因此最后便使用计谋让他们内部发生混乱,使他们相互猜忌,相互对立,最终贺齐则坐收渔翁之力率领军队果断出击,赢得胜利。就这样,福建地区基本上在孙策的统治之下,这也是统治了中国几百年的汉王朝第一次正式在福建地区设立了郡县,距离秦始皇南平百越已经有了四百余年的历史。追随孙权,捍卫统治公元年,孙策不幸遇到刺杀去世,他的弟弟孙权接替了兄长的位置,成为了新一任的吴王。在这种政权交替之际,许多地方的割据势力再次动荡,要求实现独立,因此刚刚接掌权力的孙权不得不再次派出了贺齐前往镇压,对建安等地区的山越人进行了第二次用兵。公元年,会稽郡南部建安等地区的山越人开始公开反对孙权的统治,他们各自率领数万人的军队在当地形成了防守局面。与此同时,还另外派遣人公然地攻击东吴政权,来势极为凶猛。在贺齐到达前线之后,先是整顿了当地的武装力量,因为在他看来叛贼人数众多,自己兵力较少,因此在与叛军形成对峙局面之后,就不敢再前进,害怕深入敌军会被山越人断了后路。军队中有人不服贺齐的领导,多次公开反对他的意见。在军队中士兵们军心已定之后,贺齐便开始展开了一系列的部署。他将一部分士兵留守在大后方,然后亲自率领着主要力量攻打叛贼,由于正确的指挥,因此多次取得胜利,迫使洪进、吴免、苑御、华当四将全部投降。初步取得胜利之后,贺齐决定趁胜追击,带领军队转而攻打大潭的山越军,迫吴五、邹临也投降。也是这一场战争使得当地逐渐平定下来,被斩杀的山越军队多达六千多人,并且俘获了多名山越名将。除此之外,还将那些剩余的部队全部收入囊中,使得东吴政权的力量得到壮大。当地的社会秩序也逐渐恢复稳定,贺齐也因为平定叛乱有功,再次得到了加官进爵,被孙权拜为平东校尉。后来他又陆陆续续地继续带领军队讨伐叛军,直到最后最终平定的建安的大本营之后才使此次叛乱完全结束。力挽狂澜,打退曹军在孙权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在他的治理下,东吴政权的力量也越发的强大,孙权便带领军队一起攻打合肥,贺齐也跟随在他身边。在东吴军队包围合肥之后,魏国将领也带领军队从城中出来应战,一直打到了东吴的中军大旗。贺齐也在其中抵抗敌人的进攻,表现极为突出,但由于敌人力量太过强大,最后只得选择撤离。却没想到孙权所带领的军队再次遭到了魏国的突然袭击,形势形十分危急,贺齐得知消息之后立马率领军队前往援救孙权。这时正在围追堵截孙权的魏国军队发现贺齐的声音之后畏惧他的威名不敢轻易追缉,因此孙权得以逃脱一劫。等到孙权回归大本营之后,便在营帐中与诸位将领饮酒设宴。在这期间,贺齐曾经哭着对孙权说,您的身份无比尊贵,应该处处小心谨慎,今天的事情差点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希望能记住这个教训,始终以自己为重。建安二十年,鄱阳地区的百姓在官员的领导下接受了曹操的招降,因此当地大乱。得知消息之后,孙权便派出了贺齐与丞相陆逊带领军队前去平定此次叛乱,在绝对实力的压迫之下,贺齐很快便平定了此次叛乱。公元年,魏国将领曹休率领军队攻打吴国。吴国其他将领也积极地带领军队抵抗魏国的入侵,贺齐因为路途遥远的原因而后到,便驻扎在新市抗击魏军。那天晚上突然江风骤起,东吴主力水军的船缆皆断,魏国军队也趁此情况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东吴军队损失惨重。好在贺齐没有渡过长江,因此没有损失,其他将领也得以保全性命。陈寿曾经在《三国志》中这样记载关于贺齐带兵打仗之事: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这贺齐实在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先是追随在孙策左右帮助孙策收复了福建,从而扩大了江东的领土。后来在孙策去世之后,便辅佐在孙权身边,为东吴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在曹魏政权的多次进攻下,他也积极地带领军队前抵御,凭借着突出的本领得到了士兵和敌人的认可。参考资料:《三国志·吴书十五·贺全吕周锺离传》《资治通鉴》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