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白癜风偏方 http://www.hldxc.com/m/丹阳龙灯艺术 江宁的 作者:虞长来 “丹阳龙灯”,民间集体舞,属传统的“滚龙灯”。分为“青龙”与“绿龙”两条,号称“日金龙”,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清乾隆年间和民国时期就传有“龙谱”、“龙田”,民间也有专门的村级“灯会”组织。丹阳龙灯以竹篾扎头尾并圈盘成龙身,从头至尾披上整幅龙衣,用布蒙贴头尾,以五彩勾画出龙形;头、身、尾共13节,总长约36米。每条龙约需30人舞,龙头重约60斤,一般选择力大身高体壮者舞龙头。并配有文武场伴奏,火铳、旗伞衬托。舞龙时,以球引导,龙头由上至右再下到左,又由上至左再下到右,带动全身摇舞滚翻。 0 丹阳龙灯 丹阳龙灯发祥地——横溪街道丹阳社区孙壒村,村中心有一座庙,上书“兴国村”,民间称“龙灯庙”。据老艺人张光跃(年—年为村教书先生,主持灯委会数十年,在节目编排和演出中精益求精,推陈出新,作出很大的贡献)介绍:传说村中有户人家水缸内有两条青蛇,适逢三乞丐过村,见之,以舞灯避灾为由,组建村灯会,在庙前玩起龙灯,故丹阳龙灯又称“孙壒龙灯“。 每条龙伴有8朵彩云烘托,8条镗(俗称飞叉)打场,配有10名儿童叠罗汉表演。演出时,龙的前面数十人高举8面龙旗,6面蜈蚣旗,20多面彩旗,神鼓开道,2个开锣、8个镗锣、响铳齐鸣,2组乐队伴奏(每组7人),乐器有10多种,主要曲目有:《水漫》、《八哥洗澡》、《小放牛》等。演出队伍往往有余人,几乎全村出动,浩浩荡荡,气势宏伟。 丹阳滚龙灯在演艺内容上,以云、龙、镗相伴,技艺高超,可表演数十套路。 0 丹阳龙灯 龙的套路主要有:“一字长蛇阵”、“双龙戏水”、“双龙交配”、“两龙穿裆”、“雌雄相亲”、“单螺蛳盘顶”、“双螺蛳盘顶”、“双龙出水”等,其主要套路内容如下: 两龙前后一字形,同时舞动,名为“一字长蛇阵”。两龙并列,同时舞动,或慢或快,名为“双龙戏水”。两龙绕成一个圆圈,缠在一起,互相穿插,名为“双龙交配”。青龙一字形,绿龙围绕青龙或上或下舞动,由云领路,这样,显示龙在腾云驾雾,绿龙一字形,由青龙围绕绿龙上下舞动,云衬托,再由青龙、绿龙相互各自围成圆形,由云烘托、穿插,名为“双龙穿裆”。两龙同时舞动,由圆形变长形,再变圆形,名为“雌雄相亲”。青龙一字形站立,头向上,然后龙身慢慢围绕绿龙一字排立,龙身围绕龙头慢慢转,逐渐变成螺蛳形状,同时青龙在一旁自由自在地玩,最后按上述情况两条龙各自同时进行,名为“单、双螺蛳盘顶”。两龙并列,拉开距离,同时舞动,由慢而快,由快而紧,越玩越起劲,此时锣鼓齐鸣,显示龙在水里兴高采烈的样子,名为“双龙出水”。 云的套路有四角套灯(亦有三角套灯)、左右顺风旗、夹泥巴阵、剪鹧鸪、水漫等10多种,具体由8个10多岁的男孩,分二人一组,着一色古装,上场表演。 镗(即飞叉),舞飞叉主要有以下种类:“面花”、“单抄”、“蟒蛇裹膀”、“双抄”、“仙人挑担”、“浪子接头”、“蟒蛇裹腰”、“雪花盖顶”、“狮子朝天笑”、“乌龙摆尾”、“蟒蛇进洞”、“老鹰展翅”、“丹凤朝阳”、“烂泥摇桩”等,整个过程6分钟。玩镗老艺人刘焕春(年生)19岁掌握玩镗的技术,并不断精益求精,推陈出新,培养新人。 0 丹阳龙灯 叠罗汉共有七十二套,例举其中几套如下:在台面,分站四角,各居一方,8个大汉站一排,大人与小孩相结合,夹泥巴阵,来回穿插,除泥巴阵之外,还有“小牌坊”、“大牌坊”、“空心牌坊”、“小元宝”等异彩纷呈的姿态,主要靠重心平稳,出招有序。 年前,每年玩灯,由各家自愿出粮出物,一般出米半升,全村集中就餐,凡是来观灯的,不分对象,包括乞丐在内,都可以在村中吃饭,据传此为吃“圣饭”。 每年3月初一即准备起灯,待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初二凌晨四点左右,开始点光剪纸,杀鸡,用鸡血染涂龙身、云、镗及道具,并鸣锣放鞭炮(原场地在本村夏生红家门口),点光结束后,绕村来回三圈(所谓绕神路),然后在本村玩灯。按照惯例,初三到毗邻的安徽丹阳南镇玩,初四到江苏北镇玩,然后到三里外的本镇勇跃村油坊桥(传说龙的娘家)去玩,最后到安徽当涂县近城秦塘圩去玩, 几天之后,如没有别的邀请,准备休灯,即龙灯绕村来回三圈、退光后摊灯(点光、退光时均请道士讲吉利话,以确保全村人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年后,此龙灯得以保留和发展,曾参加庆祝解放和国庆游行等。近年来更是经常参与各种节日和庆典活动的表演。 该舞服饰无特殊要求,统一色的中式裤褂即可。持球者可着和尚领加围裙的服饰以示区别。 (年鉴处 江宁区志办) 希望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