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bdfyy/
5月21日下午,求是学院院长邱利民教授应邀做客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一心”辅导员沙龙,围绕《一流大学的本科生培养——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为例》开展主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教育学部辅导员团队及求是学院全体辅导员参会,报告由大夏书院党委书记韩春红主持。邱利民教授首先介绍求是学院的概况:求是学院创建于年7月,是浙江大学推进通识教育、实行“一横多纵”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为己任。12年探索中,依托于养成类课程、党建引领、团学活动和专业指导等特色工作,求是学院已然成为浙大学生校园生活“第一站”,并由此积累宝贵的育人经验。邱利民教授以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一流高校本科教育遵循哪些规律以及求是学院怎么培养人为线索,分享了一流大学本科生的培养路径和模式。

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邱利民教授指出,读懂学生是教育学生、引领学生的前提。今天我们所面对的“00后”具有典型的时代性、群体性特质。思想活跃、积极向上、价值多元、兼容并蓄,是这一代人精神生活的基本面;但同时他们成长环境较为单纯,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个性色彩浓厚,不喜欢被灌输、被强迫等。高中向大学的转衔中,引导他们成长为有信念、能奋斗、愿奉献、可担当的一代人,高等教育责无旁贷。邱利民教授指出,老校长竺可桢先生的两个著名叩问,一是到浙大来做什么,二是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开放性的问题,是值得学生用一生去思考和实践的,也是值得高校育人工作者用全部的教育热情去探索和回应的。作为教育者,要始终谨记教育的目的“是引领,而不仅仅是批判;是对话,而不仅仅是压制”;我们要教学生学做人、学做事,做研究,而其中首要的是学做人。在时代发展中,浙江大学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领导者;围绕这一教育目标,努力探索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流高校本科教育遵循哪些规律

对于一流高校的本科教育规律,邱利民教授指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变革涌现出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大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就我国而言,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发生以来,基于互联网、慕课和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飞速推进,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共享成为新常态,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世界各地高校的教育资源,这既是不可抗拒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互联网链接世界,创新生态从封闭式1.0到开放式2.0再到网络化3.0,大学的使命和功能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在这样一个充满创新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里,高等教育要因时而进、不断创新,一方面要放眼全球、追随时代发展潮流,与国际一流高校对接;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土、把握自身优势特色,挖掘内生发展动力。在这样的冷静思考之下,尤其要在本科教育的科学方法论、管理队伍的素质能力等方面下足功夫。

求是学院怎么培养人

邱利民教授讲到,求是学院由丹阳青溪、紫云碧峰和蓝田三个学园组成,实行属地化管理,配备学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新生之友、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学长组等,主要面向大一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及管理服务工作。成立十年来,为各专业院系输送优秀学子6万余人。作为学校通识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求是学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德育为先,以多位一体的育人团队为保障,以一流学习社区建设为平台,夯实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舒适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在实际探索中,求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深度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教育和思政教育,认真贯彻浙江大学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贯通第一、二、三、四课堂。与此同时,通过院长家书、新生慕课、通识讲堂、生涯规划节等有体系、有设计的品牌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00后精神特质、专业化育人团队及学生成长发展支持体系等问题进行热烈交流。自年至今,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与求是学院在一流本科生培养方面密切互动、互通有无。此次沙龙,是对一流人才培养的进一步研讨交流,旨在共同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健康发展。

编辑:吴雨轩

本文源自: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