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季札(公元前-)是周朝吴国人,因受封于延陵(今江苏丹阳)一带,又称“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经被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继承人,但父亲太王,有意传位给幼子季历以及孙子昌。于是泰伯就主动把王位让了出来,自己则以采药为名,逃到荒芜的荆蛮之地,建立了吴国。吴王寿梦少子,孔子的老师,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同时也是孔子最仰慕的圣人。称为“南季北孔”,历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也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先秦时代伟大的预言家、美学家、艺术评论家,中华文明史上礼仪和诚信的代表人物。

一、孔子对季札之赞美

根据现有史料,孔子一生,至少有四次盛赞季札。

其一,赞季札为天民。事载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据范常喜《〈上博五·弟子问〉1、2号残简字补说》一文释读,孔子曾因季札让国称赞“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

其二,赞季札能以义正人。事载《左传》《史记》等史籍,另据《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孔子曾就季札规劝孙林父改过一事,评价道:“季子能以义正人”。

其三,赞季札习礼。事载《礼记·檀弓》《孔子家语》等典籍,孔子因季札简葬长子一事,评价道:“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

其四,赞季札君子。孔子存世的字迹,有“殷比干墓”及题季子墓十字碑。今江阴申港季子祠、丹阳九里季子庙,都有孔子所题十字碑(正文为“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流传。

二、三次让国

父寿梦欲立之,辞让。兄诸樊欲让之,又辞。诸樊死,其兄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将授之国而避不受。夷昧之子僚立。公子光使专诸刺杀僚而自立,即阖闾。札虽服之,而哭僚之墓,贤明博学,屡次聘用中原诸侯各国,会见晏婴、子产、叔向等。聘鲁,观周乐。过徐,徐君好其佩剑,以出使各国,未即献。及还,徐君已死,乃挂剑于徐君墓树而去。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后又封州来,称州来季子。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他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君,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国君。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三、诗文对季札之颂扬

最早赞扬季札的诗歌,应该是徐国人民赞颂季札挂剑的《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后世有梁鸿、班固、曹植、陆机、王维、李白、范仲淹、梅尧臣、李东阳、汤显祖、郑鄤等名家以诗词的形式颂扬季札。

另有刘向、董仲舒、左思、萧统、包拯、苏轼、朱熹、缪昌期、赵翼、李东阳、李兆洛等名家是文论的形式颂扬季札。

此外,清代康熙皇帝曾为江阴季子祠撰写“让德光前”碑文,乾隆皇帝曾为季札御制《祭吴季札文》。

四、墓葬情况

《春秋》载,季札于公元前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季札受封于延陵,史称延陵季子。墓葬于江阴申浦(今申港),墓前有传说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篆文碑,碑文是:“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史称十字碑。吴季子墓在江阴市申港镇西南隅的申港中学内。《史记·吴太伯世家》后注有:“延陵季子冢在毗陵县暨阳乡。”《越绝书》云:“季子冢古名延陵墟。”《寰宇记》载:“季子墓在晋陵县北70里申浦之西。”上建季子祠,塑像祭祀。祠内有相传为孔子所书10个古篆墓碑,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世称“十字碑”。抗战初毁于兵燹。拓本高2.26米,宽0.93米。现墓墩高4米,面积平方米。每年都有全国各地汉服同袍以及延陵汉魂成员集聚于季子冢前着汉家衣冠祭祀季子。

五、今人对季札之定评

吴恩培在《吴文化概论》第六章第一节指出“季札是儒家的先驱”。

范培松、金学智主编的《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评价季札为“中国文艺评论的开山鼻祖”。

南怀瑾在《原本大学微言》一书中评价季札为“周(朝)末第一文化大使”。

年以来,季札研究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在江阴、武进、常州等地都成立了季子文化研究会,修缮季札遗迹,研究季子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果。

季札研究的专著则有徐敏的《季札——孔子推崇的圣人》(重庆出版社)、《上古圣贤季札》(文汇出版社)、《延陵季子的故事》(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周群的《季札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沈建钢、谢达茂的《延陵季子文史资料集》(上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沈建钢、单松的《季札的故事》(南京大学出版社);沈建钢的《季札躬耕舜过山吴下里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延陵季子文化研究文集》(江苏凤凰出版社)等。

结论 综上所述,季札是与老子、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虽然季札在目前尚未如老子、孔子那样妇孺皆知,但他在中国的思想史、外交史、文艺评论史上都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力,是国家级的文化名人。季子文化与吴文化、徐文化、齐鲁文化密不可分,与儒家、道家文化也息息相关,之前研究相对不足,恰恰说明季子文化研究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他曾被封为丹阳郡开国公,留下不少著名诗词——葛胜仲(二)

她是“清代第一女词人”才貌双全,但因婚姻不幸而早逝

她的叠韵胜过李清照,靠着写词慰藉心灵,却只留下数首

为丹阳的历史文人,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