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五月五,过端午

“时逢端午思屈子;每见龙舟想汩罗。”

端午节不仅有龙舟、粽叶和艾草,还有诗意和远方。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端午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让我们剥开粽叶,剥开诗和远方,来感受诗意端午中的那份情怀。

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伟大的爱国、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因其诗作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亦被称为“诗人节”。

端午习俗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表达内心良好的愿望。

龙舟竞渡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悬艾叶、菖蒲、蒜头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肉粽、水晶粽、板栗粽、辣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吃粽子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而在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五黄、吃茶蛋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饮雄黄酒

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记得吃粽子哦~

今日互动

大家pick甜粽子还是咸粽子?

记得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端午节哟~

编辑

潘雨燕

审稿

校团委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