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是一种情怀,它承载了太多记忆。 作为一座有多年的历史的古镇, 有着太多的沧桑与回味。 江宁小丹阳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一脚踏两地,鸡鸣闻两省”的皖东南边陲商贸重镇。素有“江东重镇”“金陵门户”之美称。 千年古镇小丹阳,历史悠久,与安徽接壤,一镇跨两省,丹阳自秦至唐均为郡县治所,是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商贾云集的江东商贸重镇。传说当年吴太伯南奔的第一站就是此地。后来吴太伯向东北方向迁徙,来到了今丹徒附近,建立都城朱方城。 历史上最早称“丹阳”的就是这里。后来有了丹阳县,这里才被称为“小丹阳”。其实“小丹阳”比大丹阳的历史要悠久。历史的丹阳镇是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商贾云集的江东商贸重镇。如今也是是安徽省面向苏、沪、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窗口。 {小丹阳} “小丹阳”有两个,一个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还有一个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两镇毗邻,街道相连,风俗习惯与口音相同。江宁区小丹阳地理位置街口靠北,当涂县小丹阳地理位置靠南,因此当地人称江宁区小丹阳为“北镇”,当涂县小丹阳为“南镇”。 丹阳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人文景观,黄梅戏名剧《天仙配》就取材于丹阳,董山村即是传说中董永的故乡。公元前年,秦始皇东巡曾经丹阳到钱塘江。江宁第一高峰—横山也在此地。唐代大诗人李太白在此留下足迹和诗作,“周子横山陷,开门临城隅”佳句就是对丹阳古城的描述。 {千年古镇} 这个千年古镇历经沧桑,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很繁荣,如今在小丹阳的老街上依然可以找到昔日的印迹。 小丹阳老街 小丹阳有条老街时光仿佛停滞在了80年代,青石板路,老旧的电影院,满是回忆的味道。 这其貌不扬的小巷就是苏皖两省的边界 七仙大福村就座落于千年古镇小丹阳不远处,这也是传说七仙女下凡之地。大福村广场两边有连片的徽派特色的民居,包括有传统手工作坊一条街——传说曾经是董永打工的作坊地,如今形成传统手工作坊一条街——酒坊,木榨油坊,粉丝坊,手工石磨豆腐坊,手工挂面坊,年糕坊,炒货坊,糖坊,茶坊……统称“十二坊”;还有一栋栋联排的小院别墅,颇有古韵。 来到七仙大福村广场,广场前原来的一水库名为仙女湖,传说是倒映过仙女下凡的飘飘裙袂。村里老人说,“大福村”原名是“傅村”,传说这里是长工董永的东家傅员外家的所在地,而后,千年相传,如今“傅”已经变成了“福”了。 山坡的南面董山村传说是董永的故乡,村民姓董的居多,据董姓宗谱记载皆是董永后代。 广场旁不远的的山坡上有始建于南宋,正在复建中的观音寺,气势庞大,古色古香。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美食是自然少不了的。小丹阳的美食传承了历史的韵味,特色招牌菜就是羊肉面火锅,而这道美味只有到了初冬时节才能品尝到。边煮边吃,香气四溢,有肉有面,解馋又抵饱,这时剩下的就是大快朵颐了。寒冷冬季围坐在餐桌边,吃着这热气腾腾羊肉面让人从心底都透着暖意。 羊肉面的主要食材:面条和羊肉 面条是采用本地的手工面,有劲道,久煮不烂。羊肉全部选用本地养的山羊,本地养的膻味较重,羊肉香而肉质细腻。配以鱼圆、大白菜、河虾、鹌鹑蛋、皮肚、香菇等十几种辅料。“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 这道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出名的小丹阳羊肉面,近些年来也是大放异彩,年不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苏省乡村美食大赛”中荣获“金牌菜”称号。来小丹阳一定要吃顿羊肉面,才不枉此行。 交通攻略 交通贴士公交路线:路、路、路公交车至小丹阳站下 自驾路线:从市区出发走机场高速至翠屏山出口下---将军大道---吴楚东路---宁丹路---幸福大道---七仙大福村 内容来源:江宁新闻通讯员李伟 编辑:刘丹丹 看江宁:jnxwkjn南京市江宁区新闻信息中心官方白殿疯不怎么白了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