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得姓始祖大心,字叔,生于周平王四十九年己未(前),宋萧邑大夫,周庄王十五年(前)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后世以为萧氏受姓之祖。卒于周襄王十八年丁亥(前),享寿八十九岁。葬萧国城南(现安徽省萧县,下同)。妣秦氏,生于周平王五十年庚申(前),卒于周襄[xiāng]王十八年丁亥(前),享寿八十八岁。葬萧国城南。子三:玉、珩[héng]、璞[pú]。 第二世大心长子玉公,字琢成,生于周庄王五年己丑(前),周襄王十八年丁亥(前)嗣位。卒于周匡王五年癸丑(前),享寿八十五岁。葬萧国城南。妣薛氏,生于周庄王七年辛卯(前),卒于周匡王四年壬子(前),享寿八十二岁。葬萧国城南。子二:和、平。 第三世玉公长子和公,字鸣谦,生于周惠王十六年庚申(前),周匡王五年癸丑嗣位。卒于周简王元年丙子(前),享寿七十七岁。葬萧国城东。妣姬氏,生于周惠王十八年壬戌(前),卒于周简王二年(前),享寿七十六岁。葬萧国城东。子二:桂、兰。 第四世和公长子桂公,字芬芳,生于周襄王二十年己丑(前),卒于周灵王廿七年丙辰(前),享寿八十八岁。葬萧国城东。妣姬氏,生于周襄王廿一年庚寅(前),卒于周灵王十五年甲辰(前),享寿七十五岁。葬萧国城东。子一:萧锦。 第五世桂公之子锦公,字文绣,生于周简王四年己卯(前),卒于周敬王六年(前),享寿六十九岁。葬萧国城南。妣虢氏,生于周简王四年己卯(前),卒于周敬王七年(前),享寿七十岁。葬萧国城南。子一:萧泉。 第六世锦公之子泉公,字达海,生于周灵王十七年丙午(前),卒于周敬王四十年辛酉(前),享寿七十六岁。葬萧国城南。 妣申氏,生于周灵王十八年丁未(前)殁于周敬王三十九年庚申(前),享寿七十四岁。葬萧国城南。子二:焕、巍。 第七世泉公长子焕公,字有章,生于周景王十九年乙亥(前),卒于周贞定王十六年戊子(前),享寿七十四岁。葬萧国城南。妣虞氏,生于周景王十八年甲戍(前),殁于周贞定王十二年甲申(前),享寿七十一岁,葬萧国城南。子三:檠[qíng]、荣、榘[jǔ]。 第八世焕公次子荣公,字耀之,生于周敬王三十八年己未(前),周考王元年辛丑(前)为宋国大夫。殁于周威烈王十五年庚午(前),享寿七十二岁,归葬萧国。妣虞氏,生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壬戍(前),卒于周威烈王十一年丙寅(前),享寿六十五岁,归葬萧国,子一:溥[pǔ]。 第九世荣公之子溥公,字泽环,生于周贞定王十四年丙戍(前),周考王十二年(前)为上元县宰。卒于周安王十三年壬辰(前),享寿五十七岁,归葬萧国。妣吴氏,生于周贞定王十七年己丑(前),卒于周安王十一年庚寅(前),享寿六十二岁,归葬萧国。子一:萧仁。 第十世溥公之子仁公,字守德,生于周考王十一年辛亥(前),周安王十年(前)为上元公,卒于周烈王六年辛亥(前),享寿六十一岁。归葬萧。妣姬氏,生于周考王十一年辛亥(前),卒于周烈王元年丙午(前),享年五十六岁,归葬萧国。子一:子佐。 第十一世仁公之子佐公,字仲弼,生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周显王七年出为宋国相,卒于周显王三十七年己丑(前),享寿七十二岁。归葬萧国。妣伍氏,生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己卯(前),卒于周显王十七年己巳(前),享寿五十一岁,归葬萧国。子一:馨[xīn]。 第十二世佐公之子馨公,字郁应,生于周安王廿六年乙巳(前),周显王三十六年(前)为宋大夫,卒于周慎靓王六年丙午(前),享寿七十二岁。归葬萧。妣杜氏,生于周安王廿六年乙巳(前),卒于周赧[nǎn]王元年丁未(前),享寿六十三岁。归葬萧。子一:萧博。 第十三世馨公次子博公,字学圣,生于周显王十一年癸亥(前),周赧王五年辛亥(前),为王朝下大夫,卒于周赧王三十年丙子(前),享寿七十四岁。归葬萧国。妣刘氏,夫人刘氏,生于周显王十三年乙丑(前),卒于周赧王廿九年乙亥(),享寿七十一岁。归葬萧。子一:萧柱。 第十四世博公之子柱公,字栋材,号不疑,生于周显王三十八庚寅(前),周赧王二十三年己巳(前)为建康令(建康即今南京市),卒于周赧王五十三年已亥(前),享寿七十岁。葬建康城西。子孙落籍建康。妣刘氏,生于周显王三十九年辛卯(前),卒于周赧王五十五年辛丑(前),享寿七十一岁。葬建康城西。子一:琳。 第十五世柱公之子琳公,字贡玉,又名旃[zhān],字仰承。生于周赧王二十一年丁卯(前),仕秦为兖州郡郡守,居建康(又叫金陵,即今南京市),卒于秦正嬴政十八年癸酉(前),享寿六十六岁。葬兰陵郡西北四十里。妣裴氏,生于周赧王二十二年戊辰(前),卒于秦王嬴政二十一年丙子(前),享寿六十九岁。葬兰陵郡西北四十里与夫同葬一处。子一:何。 第十六世琳公之子何公,字大德,生于周赧王五十八年(前)甲辰六月十五日申时。沛郡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仕秦为沛县令史,秦末助刘邦反秦建立汉朝,功居第一,封酂侯。卒于汉惠帝二年(前年)戊申七月八日,享寿六十五岁,谥文终侯。葬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现西安秦都区底张镇瓦刘村)。妣同氏,生卒年月失载,约是前至前年后,子禄卒后获酂侯封号(至前年止),卒后谥号为懿。子二:禄、延。(有谱载:妣张氏、甘氏) 第十七世何公次子延公,字翼绵,生于秦王政廿四年戊寅(前),初封筑阳侯,孝文元年(前)封酂侯,卒于汉文帝二年乙未(前),享年四十六岁,谥曰定。妣曹氏,曹参之女,生卒失考。(有谱载:妣刘、吕二世)。子四:遗、则、嘉、彪。 第十八世延公四子彪公,字伯文,号光荣,生汉孝文帝二年乙未(前),汉谏议大夫,因故免职,举家归东海郡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属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卒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壬戌(前),享寿六十岁。妣张氏、李氏,生卒失考。子一:章。 第十九世彪公之子章公,字德昭,号音然,生于文帝后元六年(前),任汉京兆尹、公府椽[chuán音“传”]等职,卒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前),享年四十岁。妣周氏、曹氏,生卒未详。子一:皓。(有谱载:妣郭氏) 第二十世章公之子皓公,字浩然季华,生于汉景帝后元三年庚子(前),未仕,以种田为业,卒于汉昭帝元凤六年丙午(前75),享寿六十七年。妣秦氏,生卒失考。子二:仰、仁。 第廿一世皓公长子仰公,字惠高,生于汉武帝元溯三年乙卯(前),未仕,以种田为业,好自娱其乐。卒于汉宣帝神爵四年癸亥(前58),享寿六十九岁。妣张氏、金氏,生卒未详。子一:望之。(有谱载子二:视之,望之)。 第廿二世仰公之子望之,字长倩,生于汉武帝元封四年甲戌(前),汉大鸿胪(掌管诸侯及少数民族事务),先后任京兆尹(京师的地方长官)、迁御史大夫(监察百官,管理奏事、文书)、太子太傳(太子的老师),卒于汉元帝初元二年甲戌十二月(前47),享寿六十一岁。妣张氏、彭氏,生卒失考。子八:伋(关内侯)、育(光禄大夫)、咸(大司农)、由(大鸿胪)、恬、茂、滑、膺。后四子(有谱载名是:因、厚、实、威)皆未仕,未载史册。 第廿三世望之次子育公,字次君君历,号广成,生于汉昭帝元凤五年乙巳(前76),官历汉元帝、成帝、哀帝三朝,以光禄大夫执金吾(相当于国策顾问兼卫戍司令)之官终,卒于汉平帝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享寿七十九岁。妣陶氏,生卒失考。子一:绍。 第廿四世育公之子绍公,字伋本,号音然,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丙子(前45年),官至御史中丞,王莽篡权,公弃官举家重返兰陵。卒于东汉建武五年壬戍(公元29年),享年七十四岁。妣赵氏、杨氏,生卒未详。子一:闳。 第廿五世绍公之子闳公,字充闾,生于东汉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官至光禄勋。卒于东汉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享寿九十一岁。妣吴氏马氏,生卒失考。子一:阐。 第廿六世闳公长子阐公,字德光,号宣堂,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以下公元年份不再加公元两字),官至济阴太守。卒于东汉安帝元初六年己未(年),享寿七十四岁。妣赵氏,生卒未详。子一:冰。(有的谱载妣还有孔氏、郑氏。) 第廿七世阐公之子冰公,字履坚,生于东汉和帝永元五年癸巳(93年),官至吴郡太守。卒于东汉恒帝永兴二年甲午(年),享寿六十二岁。妣刘氏、曾氏,生卒失考。子一:苞。 第廿八世冰公之子苞公,字茂芳,生于东汉安帝元初元年甲寅(年),官至中山王相。卒于东汉灵帝喜平四年乙卯(年),享寿六十二岁。(萧苞是齐、梁、皇舅房之共祖)。妣杨氏、赵氏、范氏,生卒失考。子五。其中杨赵子四:德泰、德春、德秦、德凑,范氏子一:周。 第廿九世苞公五子周公,字晋士,生于汉顺帝永和元年丙子(年),东汉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卒于汉献帝建安七年壬午(年),享年六十七岁。妣党氏、郑氏,生卒未详。子一:矫。 第三十世周公之子矫公,字雄武,生于汉灵帝建宁二年己酉(年),官至蛇丘县令,卒于三国魏明帝青龙元年癸丑(年),享寿六十五岁。妣韶氏、何氏,生卒失考。子一:逵。 第卅一世峤公之子逵公,字智达,号隆,生于汉献帝兴平二年乙亥(年),仕汉为州从事。卒于三国魏景元二年辛巳(年),享寿六十七岁。妣孙氏,生卒未详。子一:休。 第卅二世逵公之子休公,字景安,生于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辛丑(年),先后任侍卫中郎,散骑常侍等。卒于西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年),享寿六十九岁。妣贺氏、曾氏,生卒失考。子一:豹。 第卅三世休之之子豹公,字文昭,生于三国魏齐王正始四年癸亥(年),仕晋为广陵郡丞。卒于西晋惠帝太安元年壬戌(年),享寿六十岁。妣姜氏,生卒失考。子一:裔。 第卅四世豹公之子裔公,字崇光,生于三国魏元帝景元二年辛巳(年),先后任晋太中大夫、济阴太守等职。卒于东晋明帝太守三年乙酉(年),享寿六十五岁。妣官氏,生卒未详。子二:嘏、茂。(嘏徙洪都建昌,今江西南康。茂徙浙江会稽)。妣蓟氏,生卒未详。子一:整。 第卅五世裔公之子整公,字公齐,生于西晋惠帝元康二年壬子(年),仕晋,为淮阴令,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年),携族人从东海兰陵郡迁居至江苏武进县东城里,兰陵县侨置于武进,称南兰陵。卒于东晋哀帝兴宁二年癸亥(年),享寿七十二岁。妣裴氏,生卒失考。子三:镌、鎋、锓。有谱载为:俊、辖、烈。(从此分齐梁房,镌的后裔为齐房,鎋的后裔为梁房。至于皇舅房,并不是萧整的后裔,而是第二十八世萧苞的后裔,其第三十五代是萧亮,第三十六代是萧卓,萧卓是萧苞的第九代孙,不是萧锓或萧烈之后)。 第卅六世(以下是梁房世系)整公次子鎋公,生于晋太宁二年甲申(年),晋济阴太守。卒于晋太元十七年壬辰(年),享寿六十九岁。鎋公是梁皇房的始祖。(注:有的谱将“鎋”写成“辖”,读音一样,意思差不多,但绝对不能写成“馆”。)妣高氏,生卒未详。子一:副子。 第卅七世鎋公之子副子,字益昌,生于晋建元二年甲辰(年),台州从事治中,卒于晋元兴三年甲辰(年),享寿六十一岁。(注:“副子”不能写成“嗣子”)。妣严氏,生卒失考。子一:道赐。 第卅八世副子之子道赐,字详臻,生于晋太元十年乙酉(年),南朝宋治书侍御史,卒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年),享寿六十三岁。妣史氏,生卒失考。子三:尚之、顺之、崇之。 第卅九世道赐次子顺之,字文纬,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甲寅(年),历官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封临湘县侯,赠镇北将军。卒于北朝宋顺帝昇明元年丁巳(年),享寿六十四岁。梁天监元年(年)追尊为太祖文皇帝。妣张氏,讳尚柔、张氏为献皇后,其妾李氏、陈氏、吴氏、费氏均追封为太妃。子共十:1懿、2敷、3衍、4畅(张皇后生)。5融(李妃生)、6宏(陈妃生)、7秀(吴妃生)、8伟(陈妃生)、9恢(费妃生)、10憺(吴妃生)。 第四十世顺之三子衍公,字叔达,小字练儿,南梁开国皇帝,梁高祖武皇帝。北朝宋孝武大明八年甲辰(年)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卒于梁大清三年(年)五月,享寿八十六岁。葬于修陵(今江苏丹阳市陵口)。谥号武帝,庙号高祖。事迹详见本谱人物传记。妣原后郗氏、偏后丁氏、修容阮令赢、吴妃淑媛、董妃淑仪、丁妃充华、修容葛氏。郗后名徽、丁后名令光。郗皇后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丙午(年)生,卒于南朝齐明帝建武五年戊寅(年),享年三十三岁,葬修陵。梁天监元年(年)梁武帝即位时追崇为皇后,諡曰德。其他后妃生卒未详。子八:1统(丁皇后生)、2综(吴淑仪生)、3纲(丁皇后生)、4绩(董淑仪生)、5续(丁皇后生)、6纶(丁妃生)、7绎(阮修容生)、8纪(葛修容生)。另曾抚六弟萧宏第三子萧正德为养子。女三:1永兴公主玉桃、2永世公主玉婉、3永康公主玉嬛,三女均为郗皇后所生。 第四十一世(以下为萧衍长子萧统世系)衍公长子统公,字德施,小字维摩,生于齐东昏侯永元三年(年),南梁文学家,有《昭明文选》存世,生而聪睿,武帝天监元年两岁时立为太子。未及位卒于梁中大通三年(年),享年三十一岁,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葬安陵。妣蔡氏、龚氏,生卒未详。子五:1讙[huān](同“欢”。豫章王)、2誉(河间王、湘州剌史)、3詧[chá](同“察”。后梁第一任皇帝,龚氏生)、4(敕字下加言字[sù]同“速”)、5(繁体临字下加言字[jiàn]同“监”)。 第四十二世统公三子詧公,字理孙,生于梁天监十八年己亥(年)。承圣四年(年)被西魏立为梁主,是为后梁皇帝。卒于北周保定二年壬午(年),享年四十四岁,谥宣皇帝,庙号中宗。妣王氏皇后、曹氏贵妃,生卒失考。子八:1嶚[liáo]、2(失载)、3岿(曹氏生)、4(失载)、5岩、6岌、7(失载)、8岑。(次子、四子和七子名未详)。 第四十三世詧公三子岿公,字仁远,生于梁大同八年壬戌(年)。北周保定二年壬午(年)嗣父位为后梁第二位皇帝。卒于梁至德三年乙巳即隋开皇五年(年),享年四十四岁,谥孝明皇帝,庙号世宗。妣张氏皇后,生卒失考。子七:1琮(嗣父位)、2璟(临海王)、3瓛(义兴王)、4琢(晋陵王)、5珣(南海王)、6玚(义安王)、7瑀(新安王)。女:苹苹(-年,),嫁隋炀帝杨广,被立为皇后。 第四十四世岿公五子珣公,字时章,生于陈宣帝大建五年(年),为南海王,卒于唐贞观七年(年),享寿六十一岁。葬建康。妣朱氏、顾氏,生卒未详。子二:钜、钧。 第四十五世珣公次子钧公字作阿、希谦,生于隋开皇十二年(年),仕唐为太子率更令、谏议大夫。卒于唐高宗乾封二年(年),享寿七十六岁,葬长安城西。妣李氏,生于隋开皇十四年(年),卒于唐上元二年(年),享寿八十二岁。子一:瓘。 第四十六世钧公之子瓘公字玄茂生于唐武德九年丙戌(年),唐渝州长史,卒于唐永淳一年壬午(年),享年五十七岁,葬长安城西。妣韦氏生卒未详。子二:1仲豫(绛州刺史)、2嵩。 第四十七世瓘公次子嵩公,字乔甫,生于唐总章一年戊辰(年)。唐开元时宰相,徐国公。卒于唐天宝八年壬午(年),享年八十二岁,谥贞静公,赠开府仪同三司。妣贺氏,生卒失考。子二:1华、2衡。 第四十八世嵩公次子衡公,字景平,生于唐嗣圣元年甲申(年)。太仆卿附马都尉,尚新昌公主,以尚主位三品就养。卒于唐天宝六年丁亥(公元年),享寿六十四岁,葬长安城西。妣李氏即新昌公主,生卒于唐天宝十一年壬辰(年)。子五:1戡、2复(唐德宗朝宰相)、3僎、4昇(尚肃宗女郜国公主。太仆卿,附马都尉)、5鼎(蜀州别驾)。 第四十九世衡公次子复公,字履初,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年),唐德宗朝宰相,卒于唐德宗贞元四年(年)农历5月。享年五十七岁,葬长安城西。妣邓氏,生卒未详。子二:俭、偡。 第五十世复公长子俭公,字作阿、希谦,生于唐天宝十一年(年),大历十四年(年),随父萧复观察湖南,后留居长沙。卒于唐长庆四年(年),终年73岁,葬长沙城南。妣李氏,生卒未详。子二:骞、寯。 第五十一世俭公次子寯公,字玄茂,生于唐武德九年丙戌(年),卒于唐大中九年乙亥(年),享寿六十一岁,葬长沙城南。妣袁氏,生卒未详。子一:絿。 第五十二世寯公次子絿公,生于唐元和十五年庚子(年)。卒于唐乾符六年己亥(年),享年六十岁,葬长沙城南。妣李氏,生卒失考。子五:1乾元、2文元、3体元、4贞元、5信元。 第五十三世絿公次子文元,生于唐嗣圣元年甲申(年)。在五代初为避马殷之乱率族人徙江西,兄弟五人乃焚香而卜之,遂得艮之坎,曰:“遇水则止”,于是择早禾渡居焉。年余,兄弟散徙他所。卒于后唐元年癸未(公元年),享寿七十七岁,葬吉州。后以子孙贵,赠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妣杨氏,生卒失考。子二:1霁、2霖(霖四子:俨、保、仪、仁)。 第五十四世文元之子霁公,字月轩,又名叔济,生于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戌(年),杨吴乾贞二年(年)进士,洪州武宁令兼知镇事。卒于后唐长兴三年(年)壬辰,享年五十四岁。葬吉水中鹄乡墨潭将军山。妣周氏,生卒未详,葬石牛潭。子四:昇、景、昶、晟(焕)。 第五十五世霁公之子昇公,字清晏,生于后梁乾化三年癸酉(年),授安仁县教谕,在任三年卸任归田,安闲自适,自号逸叟。卒于宋淳化四年(年),享寿八十一岁,葬江西早禾渡梅子坡。妣文氏,生卒未详。子二:稷、稽。 第五十六世昇公次子稽公,字察庵,生于后汉乾祐元年戊申(年),入国学,授吴湖县丞、迁升凤翔府同知,未仕而卒于宋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年),享寿六十一岁,葬圳上。妣邹氏,生卒未详,葬圳上。子一:长仲。 第五十七世稽公之子长仲,字次伯,生于宋淳化元年庚寅(年)。廪贡生,授教授,住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渔衡乡三十七都早禾渡梅子坡长富土地鹅颈大坵圳上萧家。卒于宋熙宁三年庚戌(0年),享寿八十一岁,葬梅子坡昇公墓侧。妣邹氏江氏严氏,生卒失考。子十:邹氏生汉一、汉二郎,江氏生汉三、汉四、汉五、汉六、汉七郎,严氏生汉八、汉九、汉十郎。 第五十八世汉二郎 第五十九世积昺、积岩、积规 第六十世善迁、善达、善远、善迪、善进、善选、善侯、善修 蘭陵萧氏漢贰郎家族 始祖长仲公,生十子,汉二郎字宗海,宋熙宁6年(3)自江西泰和徙居安化丰乐乡印塘。生三子:积昺、积岩、积规。岩居丰乐,规居湘乡,昺公后裔散居横柏、界田湖、小淹、小尧及新化、宁乡、益阳等处。清乾隆9年(),昺、岩二房合修族谱,嘉庆17年()分修,咸丰10年()又合修,光绪27年()、年昺房续修。昺房合派:(以昺公一世,自二十五世始)鉴明先德源,盛业光端冕,作育尚才全,合敬敦起典,士林甲第联,科名评俊选,习学艾能贤,贻泽庆蕃衍。 赞赏码 小编整理不易, 支持萧家,多少随心! 感谢您的赞赏! (您的捐助将全部用于萧家平台建设和总谱出版) 大家都在看1、“十大藏书户”萧志善:家有万金,不如藏书千册 2、1元捐修世界萧氏总谱倡议活动 3、《世界萧氏总谱》名人卷,欢迎各地宗亲入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询更多家族资料26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