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古老的高淳,如一颗镶嵌在古丹阳大泽之滨的水乡明珠,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雄踞于吴头楚尾,以绚丽的山水风光和名胜佳景秀立在苏南边陲。清康熙二十二年《高淳县志》将高淳古八景绘图载入史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传颂的佳话。高淳“古八景”,风光如此多娇!

高淳古八景之首

保圣晨钟

  东吴赤乌二年,孙权在高淳老街东门外郊龙城山,建造四方宝塔,即保圣寺塔。唐贞元十七年在塔西南建造保圣寺。这里塔寺相映,风景优雅,成为高淳标志性的人文景观。明弘治二年,高淳举人夏辑,在外地任知县时,回乡探亲,常来保圣寺游览,感叹家乡的秀丽风光,为保圣寺赋诗一首:

保圣晨钟

梵王宫阙碧峻嶒,吼出蒲牢八百声。

残月落余醒梦后,宋生何必听鸡鸣。

高淳古八景之二

龙潭春涨

  龙潭在古丹阳湖西南外,三面堤岸围绕,堤旁柳树林立,农舍零星错落,石臼湖在此形成一个大龙潭。春水涨潮,潭面春水溶溶,波涛磅礴,似龙腾虎啸,十分壮观。明正德八年,进士顿锐任高淳知县,见龙潭春潮如此壮观,诗兴大发,作诗云:

龙潭春秋

谭上春云锁暮阴,潭中春水涨千寻。

漫漫巨浪迷沙渚,渺渺苍波没远林。

寒日淡烟无鸟过,冷风凄雨有龙吟。

何如吸向苍溟去,嘘作商家岁旱霖。

高淳古八景之三

东坝晴岚

  东坝晴岚位于东坝镇。明洪武二十五年,在胥河广通镇处筑东坝,称洪武石闸,商旅云集,店面林立,故有“七省通衢”之称。明正德七年,高淳知县黄大源(福建莆田人),对东坝晴岚市景赞叹不已,作诗一首:

东坝晴岚

层岚多雾霭,烟景傍瀛洲。

过雨清犹滴,涵光冷不秋。

横江银练断,袜障画屏收。

远眺双眸豁,笛声人倚楼。

高淳古八景之四

丹阳秋月

  丹阳位于阳江镇西北部,濒临烟枝浩荡的丹阳湖。岸边的垂柳、农舍、小桥流水,当空明月投影在湖中,照耀着湖面粼粼碧波,绘成一幅极为美丽的水乡风光画。明正德三年江西举人干凤,任县学教谕,作《丹湖秋月》诗:

丹湖秋月

湖光潋滟落霞收,宝鉴悬空水上浮。

一色金波天上下,恍疑身在广寒游。

高淳古八景之五

固城烟雨

  固城湖是高淳人民的母亲湖,位于高淳区南端。固城湖烟雨朦胧,波光粼粼,鱼翔浅底,帆影点点。近处荷飘香,远处山隐隐,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舒展在你的眼前。明万历吴县进士姚希孟,授朝廷翰林院检讨,游览固城湖,赋诗一首:

固城湖烟雨

固城湖水净于蓝,舴艋风帆带青岚。

囚服凭谁开铁锁,挚壶且自趁春梦。

蓼苑芦叶诗堪写,翠屿沧州趣所眈。

惭愧四年尘点涴,漫将吾足濯清潭。

高淳古八景之六

花山樵唱

  花山位于固城湖东南岸,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曲折的山径崎岖幽静,清澈的山泉从沟壑中穿越而下,山腰间隐藏着古刹玉泉寺。山下樵夫以上山砍柴为业,作息时放声高歌,歌声在竹林如海的上空悠扬。学山书院名学究于凤对此景激情赋诗:

花山樵唱

腰镰手斧脚芒鞋,朝出樵山暮始还。

不向山中看棋局,山歌一曲下山来。

高淳古八景之七

石臼渔歌

  石臼湖位于高淳区北部,湖面辽阔,烟波浩渺,湖里水产资源丰富,帆船来来往往,渔歌在湖荡中回旋飘扬,胜似蓬莱仙景。曾任过明代刑部侍郎的方豪,侨寓高淳,经常扁舟游石臼湖,作诗颂湖景:

石臼渔歌

风飒出湖千,扁舟行且止。

寒鱼潜何深,冻雪飞不起。

龙潭嘘吸间,塔子苍茫里。

推篷听晚桡,新月摇烟水。

高淳古八景最后一景

官溪夜泊

  官溪河位于古镇淳溪西边,东连固城湖,西接运粮河入长江,为高淳的主航道。官溪河淳溪段风光尤佳,河床上架有古老的七孔石拱桥,名曰襟湖桥,桥南有一座入角三层的聚星阁。清康熙二十年,高淳知县李斯佺(后升茂州知州、两淮盐运使),趁夜色降临,登高眺望,只见官溪河船舶鳞次栉比,灯火相映,静谧安宁,夜景袭人,便赋诗一首:

官溪夜泊

帆樯无数集河边,夜色空濛入远天。

断岸平分千嶂月,长桥横锁一溪烟。

渔灯明火连村舍,雁影参差落水田。

何幸萍乡无犬吠,不教孤客带愁眠。

高淳“古八景”韵味深深,

诉说着亘古的历史情怀。

在这些诗词的描述中寻觅

你更爱哪一处呢?

来源:高淳旅游/综合编辑:热线小编

点阅读原文,经常签到累计可兑换实物礼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