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流传的神话传说中丹药占据很大一部分,在各类文化典籍中也有服用丹药的描述。丹药的实用性促使一门职业的崛起——炼丹师,也叫术士。 炼丹术 炼丹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方术。又称金丹术、炼金术、点金术、黄白术。其内容非常复杂,中心目标是用人工方法制作既可以使人“长生不死”,又能用点金的神丹点化铜、铁等普通金属以转变为黄金和白银。 他们在中国古代化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知上,揭示了物质可分,运动,守恒的规律(在化学实验上,炼丹家掌握了一些物质的性质,制法和鉴定方法)在化学工艺和技术上发明了火药,金属的冶炼和造纸术等。在化学领域中他们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其中火药,陶瓷,造纸,金属的冶炼和炼丹术等令世人瞩目:在对物质的认识上体现了唯物辩证的观点。其中对物质的存在方式和近代的化学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就对中国古代炼丹术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作粗略的阐述。 一、中国炼丹术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中国古时有“成仙”的说法,所以炼丹术最先在中国诞生。炼丹家认为,人的肉体可以借助于某种神奇的药物而获得永生。“丹”原来指丹砂(即硫化汞),后来泛指被认为是“长生药”或“点金药”的各种药物。 中国古代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一是修炼长生不老的丹药,二是想把贱金属转化为金银等贵金属。 中国炼丹主要用五金、八石、三黄为原料。炼成的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吃下去以后就会中毒甚至死亡。 萌芽时期 我国自周秦以来就创始和应用了将药物加温升华的这种制药方法,为世界各国之最早者。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第一个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 发展时期 战国至汉初,追求长寿永生。汉武帝开始,炼制丹砂以制作“黄金”食器。东汉后期,道教创立。道士炼丹开始。皇帝好“神仙方术”。当时,儒生倡谶纬之学,方士搞神仙方术。 最早热衷于炼丹术的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他在他的宫中召致了方士千余人修炼金丹和表演特异功能,后来又编写了《淮南子》,还有《淮南万毕术》等著作,但可惜《万毕术》一书现已失传。淮南王刘安后来因谋反而被杀,刘向抄淮南王的家时得到一部炼黄金的秘书,就自己也去试炼,但一直不成功。汉武帝刘彻是刘安的侄子,也热衷于方士的炼丹术,他召致了不少特异功能的人进宫。 二者合流,影响很大.周代、春秋战国数百年间,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合药要阴阳相配相制,治病要以五毒攻之。“五毒”:分别为汞、砷、铜、铁等毒性强烈的矿物。丹砂(HgS)、雄黄(AsgS)、石胆(CuSOa)、舉石(FeAsS)、磁石(Fe;O.黑色)。 东汉时期,魏伯阳(—)所撰写的《周易参同契》(公元年左右),是世界上现知最早的包含着系统的内外丹理论的养生著作,有明显的黄老道家特色。后被道教吸收奉为养生经典。其学说以黄老汇融周易、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不仅继承了道家养生学的理论,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如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其原理即从此书而来。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书"著称。 成熟时期——魏晋南北朝 东晋年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炼丹家葛洪仙翁。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是中国历代炼丹家著作中内容最丰富、学术价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部,成为后来炼丹的教科书。 在《神仙传》中,葛洪记载了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生平。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一书,是炼丹史上最早的理论著作,后世称其为“万古丹经王”。此书多用隐语,核心内容就是“金液还丹”。 他在《抱朴子·内篇》中写道:“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意即硫化汞经加热可分解出汞,汞与硫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汞,再加热则变成红色的硫化汞。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硫化汞的过程,类似的过程还有很多,因此,炼丹术也被称为化学的“原始形式”。 在南北朝时期,对炼丹术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南朝萧梁时期的道士陶弘景(公元—)。其所著《本草经集注》对葛洪的化学知识进行了发展,首次阐明了汞齐的制备方法,并在石灰烧制及硝石鉴别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 鼎盛时期——唐朝 中国炼丹术发展到唐朝,炼丹术进入了黄金鼎盛时期。唐代出现的炼丹著作很多,其中较为有名的是药学家孙思邈(—)的《丹房诀要》和《丹经内伏硫黄法》。后者记载了我国早期火药配方。 炼丹术士们在炼丹的过程中慢慢发现,长期服用丹药,丹药中所含的铅、汞、硫、砷等物质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副作用。人们开始对金丹仙道感到恐惧,于是一些方士逐渐清醒,开始反思起来。所以,唐朝以后,炼丹术日趋衰弱。至清代中期,炼丹已基本绝迹。但由炼丹术而发展起来的丹药一直延续至今。 二、中国炼丹术的理论 指导思想 “假求外物以自坚固”黄金、白银有很强的抗蚀性。“性不败朽,(服之)寿命得长久。”长生不死和羽化飞腾紧相连。金、银等久不变质;丹砂、雄黄等变化寞测,灵异非常。 药性作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 阴阳变化的法则有其合理性,但化学变化要复杂得多。五行相生相克,服五色之药有禁有宜,毫无道理。中国药物中至今仍见各种以“丹”命名的传统特效药,在镇痛、消毒等方面,功效奇特。 金银地位:点化金石 丹阳金”(砷黄铜);黄铜(锌铜合金)。中国炼丹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求长生而追求得到神奇妙药,理论是荒谬的,实践是荒唐的。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学术的基本模式:阴阳五行为指导,神秘操作为特点,魔术、幻术、骗术乃至自欺欺人之术充斥其间。 三、中国炼丹术的化学成就 ●从丹砂中升炼水银:《周易参同契》中记载:“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预制之,黄芽为根”。这段文字描述了金属汞的一些性质。汞(即“姹女”),受热容易挥发,形成汞蒸气,消失的无影无踪。要是想得到它,别让它跑了,怎么办?用硫黄(即“黄芽”)来固定它。化学方程式就是:●HgS+Fe=FeS+Hg↑HgS+Pb=PbS+Hg↑HgS+Cu=CuS+Hg↑●汞与玄黄(铅丹Pb;Og)、硫黄(S)加热,又生成红色的氧化汞,或重新返回成红色丹砂。这就是“还丹”●合成了粉霜(HgCl,)和轻粉(Hg2Cl2).二者成了疡(yang)科之圣药。 四丶你不得不知道的化学家 陶弘景 (公元5世纪末)时期有名的医学家和炼丹家。最早运用焰色反应的人。德国化学家本生是在年才发现焰色反应的,比陶弘景的发现晚0年。 蔡伦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成了蔡侯纸.其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四大发明。 孙思邈 (年-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根据《丹经内伏硫黄法》的记载,孙思邈将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在一起制成药粉,这就是最初的火药的雏形。 启发与感想 炼金术和炼丹术经历数千年之久,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制作长生不老药和点化金银,这当然不可能做到。但是,在无数次失败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关化学的知识和操作经验。从这些经验从古至今人类追求永恒的思想从未中断,并不断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我们不应该否弃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定抛弃他们的祖先炼丹术士一样,那我们就应该努力避免不再重犯他们的错误。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炼丹术,了解炼丹术的本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将我们悠久的文化传承发扬光大。今天用基因生物工程、泠冻法来延长寿命,人工合成各种元素,在科学家们的实验室中制造出各种宝石,并制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为我所用,这些行为在本质上与中国古代炼丹术士们的希望和追求别无二致,从中我们能学到不少知识,也使中国化学少走多少弯路! 从古人身上我们学到了他们的智慧,探索和求知精神,体会到他们的辛酸和不易。站的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的未来将无法估量。中国未来的化学事业就掌握在各位的手中! 来源:知乎、百度百科、百科等备注:商洛学院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年陕西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陕教高办〔〕36号)),课程思政我们在行动!因能力有限,错误不当的地方请谅解!请批评指正!欢迎老师和同学们补充,欢迎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