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民法典》宣讲 -------丹阳市实验幼儿园法制副校长进校园系列活动 ★传播法律知识★ ★培养法制观念★ ★弘扬法治精神★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民法典》,增强教职工遵法守法意识,提升学法用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教师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年1月13日,我园特邀请法制副校长丹阳市人民检察院的杨磊检察官为我园教职工带来了一场《走近民法典》的专题讲座。 民法典对我们的意义 民法典——与我们息息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综合性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条,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工作篇 杨检察官以用民法典将如何影响你的生活为线索来讲解法律法规,在工作篇中,首先明确八周岁以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并且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向各位教师讲解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意义。 结合真实校园安全事故案例,从校园安全事故的风险类别进行分析,不同类别安全风险的安全措施如何做到位,以及各种不同安全事故的法律责任,让教师们明确日常安全工作的执行。 图01 安全措施 图02 处理步骤 杨检察官对于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发生了以后幼儿园和教师应当做到的措施,以及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步骤进行了具体讲解,在保障幼儿安全的情况下保护教师的合法利益。 民法典对于保护学生人格权,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都有清晰,明确的法律规定。 生活篇 在生活篇中,杨检察官将离婚冷静期、新增可请求撤销婚姻关系的情形、新增婚姻存续期间分割共同财产的两种情形、及住权、民间借贷的重大变化等进行详细讲解。 通过运用案例,使《民法典》中许多抽象的法理得到了深入浅出、简单易懂的诠释,让大家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让每一位教师了解民法典,理解民法典,遵守民法典的法律法规。 本次《民法典》的专题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也将促进教师们提高预防和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的应对、处理专业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对全面推进依法办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共创平安和谐校园奠定良好基础。 民法典,知多少 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应以身作则,做好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认真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让《民法典》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全体教职工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起来一图读懂民法典! 图文:薛佳丽 审核:周云娟 编辑:汤珂 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