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曹操趁着东南风还没刮起来的时候,就指挥着连环大船朝着江东展开总攻了。这时候就算周瑜有天大的本事也抵挡不住啊。所以庞统献上的连环计可不一定就是专门坑曹操的。要是曹操打赢了赤壁之战,庞统那可就是最大的功臣了,他进了曹营之后的地位肯定比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徐庶还要高呢。

庞统可不会“借东风”,不过他给曹操出主意弄出来的“骑兵母舰”是真厉害:“西北风突然刮起来的时候,每条船都拉起风帆,破浪前行,稳得就像在平地上一样。北方的士兵在船上,奋勇地又刺枪又使刀。前后左右各个军队,旗帜都很整齐。”

要是曹操当时把“军事演习”直接搞成实战进攻,别说是八十三万人马都渡江了,哪怕就过去二三十万,孙权也只能乖乖投降。曹操光是缴获荆州的战船就多达七千多艘,还有八万多水军呢。曹操让这八万荆州水军当船夫水手,再从自己五十万零三千的骑兵步兵里挑出二十万精锐去攻打周瑜在江南的大营,那肯定是一路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曹操要是拿下江东,这不能说是侵占,得说是收复。为啥呢?曹操是大汉丞相啊,他这是代替天子去打仗,是从割据一方的军阀孙权那儿把江东的六个郡(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给弄回朝廷来。

曹操以前笑话袁绍“见事慢”,觉得自己比袁绍果决。但到赤壁之战前,曹操却犯了袁绍之前的毛病。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带兵南下,八月刘表死了,九月刘备被赶出新野,刘琮投降。可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曹操没做任何军事动作,没去打江夏的刘备,也没渡江攻打孙权。结果刘备和孙权经诸葛亮、鲁肃牵线搭桥结成军事同盟,这才发生了十二月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的三个月里,长江上老是刮西北风。曹操不趁着刮西北风的时候向南渡江,非要等东南风刮起来才决战。他这是让胜利给冲昏头了呢,还是让鱼米之乡给迷了眼啊?

曹操在官渡之战把袁绍打得大败,就连诸葛亮都特别钦佩,诸葛亮说:“曹操跟袁绍比起来,那是名气小而且兵力少,可是曹操最终能战胜袁绍,从弱变强,这不只是因为天时,也是依靠人的谋略啊。”

三国三巨头里面,真正能算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就只有曹操了。还有词条说他是书法家呢,和崔瑗、崔实、张芝、张昶一样有名气,人家是这么形容曹操的字的:“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

曹操长得虽说不是特别雄壮,可他的武功和骑术在那个时候也能算一流的。他和刘备相同,被顶尖高手追杀过好多次,但每次都能保住性命。

曹操差不多能算个全才,可仔细看《三国演义》就会知道,他在赤壁之战前起码犯了三个错,输得一点不冤。他最先犯的错就是没做到宜将剩勇追穷寇。刘备在江夏的兵力,最多也就两万多人,曹操把刘备所在的江夏三面都围住了,中间也没有高山大河挡着,想拿下刘备,也许就只要三两天的时间。

刘琮投降以后,南郡就由曹仁来镇守了。赤壁之战打完,就是曹仁在南郡把周瑜给射伤了,周瑜才三十六岁就这么早死了。

诸葛亮的第二故乡是南阳郡,可刘备从来就没得到过南阳郡的控制权,南阳郡一直在曹操手上,赤壁之战打完了也没丢。

当时长沙郡的太守韩玄和中郎将黄忠都归降了曹操,韩玄依旧担任太守,黄忠呢,被提升为“假行裨将军”。

曹操带着军队往南打过来,荆州的七个郡里有六个郡一看到曹军就投降了。这时候刘备只能孤孤单单地守着江夏(说不定只是江夏的一部分呢)。就算没有曹操的军队参加战斗,光靠着从南阳郡、南郡、长沙郡投降过来的将士,就很可能把刘备赶到苍梧去,或者干脆把他消灭掉。曹操没有把刘备彻底消灭,这就是曹操犯下的第一个特别严重的错误。要是刘备被消灭了,孙权难道不会被吓得把自己的地盘交出来,然后到京城去当官吗?

不管当时是荆州七郡也好,“荆襄九郡”也罢,大部分都在曹操手中,不管怎么看曹操都该觉得自己“优势在握”。可他不打刘备,反倒写信去吓唬孙权,这就是曹操所犯的第二个错误,我们实在难以理解:那时江东的主流想法是投降,主战的也就鲁肃、周瑜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曹操为啥不对东吴搞分化瓦解、威逼利诱那一套呢?

当时所谓“文官要降武将要战”的说法是不对的。“归降派”的头头张昭张子布其实也是武将,而且是高级武将呢,他手里有兵权,话语权比周瑜还大。鲁肃跟张昭比起来,差了不止一个等级,就像“孙策创业的时候,让昭做长史、抚军中郎将,还升堂拜见张昭的母亲,关系就像老朋友一样亲近,文武方面的事情,都交给张昭处理”。

那时候孙权算是割据一方的势力,曹操用大汉朝廷的名号给孙权封的官爵是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孙权要是跟曹操打仗,就跟反叛没两样,所以张昭这些人特别不赞同。鲁肃早就有背叛汉朝的心思(可以看看“塌上策”),可他一个人也没多少办法,孙权也不一定会听他的话呢。

孙权为啥没选择臣服呢?是因为曹操那封信写得太不高明了。信里既没答应让孙权永远镇守江东,也没说孙权到京城以后能当上三公九卿啥的。

孙权当时心里想的,估计就和陈佩斯演的小品里那个人物一样:“没好处,谁会投降啊?”

曹操心里特别得意,觉得孙权肯定会向他称臣,刘备也早就不用放在心上了。可他忘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狗急了也会跳墙啊。曹操给了人家跳墙的机会,还把人逼到绝路,最后被弄得狼狈不堪。

曹操当年那么自信,甚至可以说是嚣张,他确实有这个资本。当时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他“奉天子以讨不臣”,那些忠于汉室的人都会站在“曹丞相”这边,不会去支持拥兵自重搞割据的孙权,这就是人和。曹操屯兵江北,当时西北风刮得正猛,他顺着风往南进军,天时地利都占全了。

曹操弄出了连环战船后,都不必让兵将在船上打斗了,只要借着风朝着对方撞过去就成。只要步兵和骑兵登上长江南岸,那便是一片平坦,孙权肯定抵挡不了。这便是曹操犯下的第三个错误:在江北待了整整三个月,一直等到西北风停了、东南风起来了,这才被火烧战船,输得很惨。

读者们可以想象一下:要是曹操在当阳长坂之战把刘备的主力消灭后接着追击,刘备在江夏还能待得住吗?要是曹操给孙权的信里不是光显摆武力,而是承诺给他高官厚禄,甚至直接让孙权在江东自己管理,孙权会不会拿刘备的脑袋去当投靠曹操的见面礼呢?就算孙刘联盟已经形成了,曹操要是早点儿反应过来,趁着东南风还没刮起来就渡江决战,诸葛亮和周瑜又能怎么样呢?

曹操的军事素养那么高,按道理不会接连犯下三个大错的。那咱们换个角度来替曹操琢磨琢磨:当时曹操是不是已经厌烦了打仗杀人,就想采用和平的办法来搞定刘备和孙权呢?又或者说,留着刘备和孙权慢慢打,这其实也是一种养寇自重的手段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