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宋代中叶,丹阳公主是三川地区的土族女王,她施行仁政,把三川这块地方治理得夜不闭门、路不拾遗。在战乱年代,抵御外侵,保家卫国;在和平时期,求贤纳才,传授技艺…… 丹阳公主的丰功伟业,是屹立在三川土族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她的功德代代相传,流芳百世! 丹阳公主与珍珠烈火旗 在很久很久以前,三川这块地方属古鄯国管辖,治理古鄯国的是一位贤明的国王,他把他的两位公主,一位叫丹阳公主,一位叫双阳公主,分别派到黑城和古鄯城镇守。派到三川来镇守黑城的是丹阳公主。丹阳公主聪明贤惠,文武双全,她在辖地内施行仁政,施惠于民,把三川这块地方治理得夜不闭门、路不拾遗。三川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好景不长,三川西面吐蕃见三川这一带草茂粮丰,经常派兵出关掠夺三川百姓的牛羊、粮食,虏其百姓、占其领土。丹阳公主带领三川军同吐蕃打了几仗,但毕竟邦小兵少,吃了败仗,眼看着百姓遭殃、国土被占,丹阳公主于心不忍,只好到父王面前去借镇国宝旗珍珠烈火旗来破敌。但是烈火旗由丹阳公主的姐姐双阳公主保管着。丹阳公主到了姐姐跟前诉说了三川百姓所受之苦,求姐姐借旗破敌好保护百姓。但是双阳公主借口烈火旗是镇国之宝不能为了虏去几个百姓、掠去几群牲畜而把镇国之宝随便拿去,丹阳公主好话说了八背斗,但双阳公主死活也不肯把宝旗借给丹阳公主。丹阳公主无法只好同姐姐动起武来,二人斗了九九八十一个回合,丹阳胜了双阳,抛弃了姐妹之情硬把烈火旗给夺了回来。 丹阳公主夺回烈火旗以后,把宝旗藏在烈火城内(今官亭镇鲍家早台),把吐蕃兵诱到烈火城前,在坡前摆了一个烈火八卦阵,出其不意地把宝旗插在阵中间的烈火岗,丹阳公主在阵内祭起烈火旗,用熊熊烈火烧死了进犯的吐蕃军队,夺回了虏去的百姓、牛羊,收复了失地。现在在当年藏宝旗的城边的一条沟叫烈火沟,插旗的岗叫烈火岗。 丹阳造面山 丹阳公主打败了吐蕃以后,由于连年战争,地方又遭了荒年,国库内也空了。这时黄河南边枹罕国在几年内强大起来了。枹罕派出探子侦察到黑城、白城里已没有多少粮草了,就派兵进犯三川,声言要民归河南、搬迁枹罕。 枹罕国的军队已扎营河南,大军压境了,但黑白土城里军无粮马无草,丹阳公主愁得坐立不安。一天丹阳公主正在大帐阅读兵书,读着读着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睡梦中她看见白土城的百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往白土城运粮,顿时运来的粮食堆成了七座大山。丹阳公主高兴得跳了起来。醒来却从椅子上掉了下来。丹阳公主仔细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心生一计,她下了一道命令,命令所属全体百姓每人背一背斗土到白土城。百姓背来的土堆堆成七座小山,她一边堆一边在山上撒上一层白灰,远远看上去像七座面山。河南枹罕国军队看见三川百姓往城里背东西不知背的是啥,忽然在土城周围出现七座面山,认为百姓送面给军队。他们心想三川的百姓待军队这样好,几天时间就集中这样多的面能供军队吃几年,看来占领三川是无望了,只好收兵回国,再也没有侵犯三川。 现在在中川乡的王家早台上还有七个大土堆,据传就是当年丹阳公主的面山,当地人叫"多浪当不类"(土语,七个大土堆之意)。 丹阳求贤 据传,很久以前三川土民以游牧为生,后来改种庄稼,但只是广种薄收,根本不懂什么农业生产技术。种的只是些青稞、豆子、荞麦一类的杂粮。生活水平是十分落后的。由于是游牧生活习俗,他们没有文字,根本谈不上发展和强大。 丹阳公主当政以后,开放了边境,鼓励内地汉族客商到三川经商,还通过父王从内地请来一些汉人到三川做官和传授农业生产技术。这些汉人到了三川后,一不懂土语,二不懂当地习俗。做买卖只管一心作买卖,来当官的只想挣钱当官养活家小,对三川的发展壮大起的作用还是不大。丹阳公主见这些人不用心帮助当地人,就亲自走访这些汉人。 在走访中,丹阳公主发现一个买卖人原来是种庄稼的把式,只是妻子死了以后,心灰意冷到这里经商宽心来了。她三番五次到这个买卖人跟前,请求他给当地人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又把自己的妹妹作媒嫁给这个买卖人。个人买卖人在丹阳公主的诚心感动和漂亮贤惠的土族妻子的请求下,终于常居三川,为三川人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并且从内地带来了小麦(土族称池岗布地,即白麦),包谷(土族称蜀黍麦)、洋芋等农作物品种。 丹田公主把这个买卖人封为百户,赐给了土地,并把他待为座上宾与丹阳公主平起平坐。来三川的其他一些汉人见丹阳公主待人真诚,尊重人才就纷纷在三川娶土族女人为妻,在三川长期扎根生活了,还把内地文化引进三川。 现在三川土族中有很多汉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土语中有不少汉族词汇就是丹阳公主求贤引进来的。 土族妇女的服饰与十全席 三川的土族妇女在平时穿的红裙子、绿袄、黑坎肩的填袖(套在褂子袖子上的用七种颜色的布作的袖口)上的七道彩和在节日、婚礼上穿的绣花褂子、头上戴的索不都脑吊(用白银、珍珠做的有一只凤凰的头饰。“扭达”的一种样式)以及宴会上吃的十全席(三川土族最隆重的宴会待客菜共有十个菜组成),传说是丹阳公主留下来的。 丹阳公主才貌双全,在治理三川时又广施仁政、取信于民,建立了卓越的功绩。朝廷为了嘉奖丹阳公主,就赐给丹阳公主一品夫人冠戴,身穿海水潮的花褂子,头戴凤凰三点头的脑吊(意为丹凤朝阳)。丹阳公主受到嘉奖后,认为我的功劳全靠万民百姓所建,所以她遍布晓谕说:“我吃什么样的饭,我的百姓也吃什么样的饭;我穿什么样的衣服,我的百姓妇女也穿什么样的衣服。” 从此,三川人每逢大节、婚礼、宴会上,都摆十大全席。三川的土族妇女都在节日、婚礼上穿绣花褂子、戴索不都脑吊。但是平常劳动时穿绣花褂子、戴索不都脑吊不方便。一时又没有什么服饰可代替。丹田公主每天在考虑平时所穿的服饰,一天夜里她梦见一只绿翅膀、红尾巴的凤凰落在她的院中走来走去。醒来后把梦中所见凤凰的颜色记下来。第二天她拿了一条红裙子、绿袄和一件前心镶有窄花边的黑坎肩穿了起来,头上又像凤凰一样盘了一个尚头(一种发式)。一时间,你学我、我学你,土族妇女都穿起红裙子、绿袄、黑坎肩、头上盘起了尚头。丹阳公主又把凤凰身上的七种颜色做成褂子和长袄的填袖,把绣花褂子的领子都安在黑软肩上。以后三川土族妇女穿的褂子和长袄上都有七彩填袖,黑坎肩有了花领子。 狄青盗宝 很早以前,在西头的番邦地方,有一对姐妹俩,姐姐叫双阳公主,妹妹叫单阳公主。双阳公主占据着古鄯一带的地盘,再往下,三川地方由她的妹妹单阳公主管理着,享堂是她们的京城。姐妹俩武艺高强,又有一件宝贝,叫珍珠烈火旗,只要在晚上,把这面旗挂在城墙上,亮得十多里方圆的地区像白天一样。这面旗要是拿到战场上,那还了得!敌人一望见它,就丧魂飞魄,败下阵来。这样谁也不敢前来侵犯她们。靠着这面宝旗,她们姐妹俩的名声到处传开了。 宋朝皇帝知道西头出了这么一对厉害的人物,忧愁开了:万一她们姐妹俩靠着这杆宝旗领兵攻入朝廷怎么办?还是先下手为强,偷旗!只要失掉了她们的宝旗,她们就不敢妄动。就这样,宋朝皇帝主意一定,赶忙派谴三员顶顶厉害的大将:狄青、黄青、飞虎,带领兵马来到离古鄯不远的地方先悄悄地隐蔽起来。准备偷旗。 就在这时候,双阳公主的白龙马又喊又叫,一刻也不得安宁。双阳公主骂道:“你这扁毛畜牲,叫喊什么?想必好长时间不打仗了,你就发牢骚是不是?”忙命令手下的们:“金银叉子双错口,锦长鞍子快备上!”地身上带了三件武器:弓、箭和撒绳,跨上了马背。白龙马驮着双阳公主像射出去的箭一样跑到一处叫黑地根的黄草坪上,只见这里到处搭满丁白帐篷。双阳公主觉着事情不妙,忙跑近前面问道:“这黑地根历来无名无姓,荒无人烟,来者何人?” 狄青大将出来了,一看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年轻姑娘,反问道:“你是何人?敢来探看我们的阵营?”“我是这里的主人,叫双阳公主,你我无仇无怨,为什么在我们的地界上扎营安寨?” 狄青一听是双阳公主,忙下令军队把她团团围住。双阳公主单人独马,却一点也不害怕,在宋军中往来冲杀。当她杀到狄青跟前,看到狄青不但武艺出众,相貌也英俊、漂亮,不时地拿眼睛瞧着,心中不免起了爱慕之心:与他若能成夫妻,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于是,她取出绳索,一展手,单单套住了狄青,一把拖到马背上,打马冲出去了。 双阳公主把狄青捉回营盘后,白天把他关在牢里,好肉好酒地款待,晚上把他偷偷地带到房子里,审问他,诱劝他:“你带兵来到我们的地界,想干什么?” 狄青昂看头,不理睬,不回答。双阳公主气得发抖,一看到他这副英俊漂亮的长相,心又软了:“大将军,我不忍心你死在我的手里,你如果答应了,我俩结为夫妻,我饶你一条命。怎么样,说呀!” “我宁愿死去,也不愿意跟番邦搭亲!”狄青硬邦邦地回答。 宋军将兵不知道狄青的死活。大将飞虎急中生智,扮成当地的百姓,趁黑摸进了双阳公主的城寨里,悄悄地来到一座宫殿外边,里面亮着灯,飞虎耳朵帖着窗根里细细地听,原来是双阳公主正在劝说狄青投降、招亲。可是狄青仍旧是那句话:“宁愿死,不愿招亲。” 飞虎心里暗暗怨道,真是笨蛋,何不将计就计,如此如此,这样即可以脱身,又能盗宝。当时狄青又被送押回牢房时,飞虎暗暗跟上了,别人也未能发觉。飞虎对着牢房的门缝,低声呼道:“狄将军,狄将军!”狄青从里而应声道:“你是谁?” “飞虎。”飞虎把他的计谋悄悄地透给狄青后,趁夜色溜走了。第二天晚上,双阳公主又把狄青带到房间里,劝导开了。这次狄青一反常态,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把全双阳公主乐坏了。双阳公主忙着操办婚事。 狄青说:“公主,在我们二人没结成夫妻以前,我向你求一件事情,不知你答应不答应?”双阳公主说:“将军但说不碍。” “假若在我们拜天地、成夫妻的时刻,如果能在一件最重要的宝物前发个誓,那么,我们感情才能永世常在,否则······。” 双阳公主此刻像喝下了一碗蜂蜜汁一般,被铁青哄着了,她那里知道狄青的用意,不等狄青说完,忙吩咐手下的人到她妹妹单阳公主那儿,取回那杆宝旗。单阳公主可有主见哩,他听到姐姐要把宝旗拿给那个捉来的宋朝大将看,感到事态不妙,说不定姐姐会上了他的圈套呢?但姐姐的意愿又不好违抗,只得连夜赶制了一面与珍珠烈火旗一模一样的假旗,送给来人。 狄青看见宝旗真的送来了,想出了盗宝旗的妙计,他请求双阳公主在他俩结亲之日摆上盛大宴席,让她和她手下的众将领们都大吃大喝起来。狄青连连拿酒灌双阳公主和她的将领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双阳公主支撑不住,也红着脸,晕着头回卧房去了。趁这机会,狄青也借机离席来到双阳公主的住处,盗出宝旗偷偷地溜出去了。双阳公主和她手下的人马谁也没有发现狄青的这一手。 狄青他们偷到了珍珠烈火旗后,拿到皇宫,宋朝皇帝一一为他们庆了功。可是,他们拿着宝旗与外族打仗时宝旗失灵了,宋朝兵马连连失利,他们把那面宝旗挂在城墙上也不放光彩。遭了,狄青他们盗回来的旗是一面假旗,宋朝皇帝又重重地问罪发落了狄青几个宋朝大将。 再说,双阳公主一觉醒来,不见了狄青,又一看,珍珠烈火旗也被盗走了,她不由地惊慌起来,悔恨自己麻痹大意,倒上了狄青的当。她赶紧骑上白龙马到她妹妹单阳公主那里,告诉这一不幸情况。 单阳公主拿出真正的珍珠烈火旗,双阳公主真闹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单阳公主解释了将假旗送给她时,姐姐又羞又喜,忙跪下来向妹妹请罪。单阳公主把姐姐扶起来说:“不必计较以往的事,今后多多提防就是。” 向此以后,姐妹俩齐心协力,共同保护者自己的家园。 慈悲心肠反遇害 相传,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有一座山,叫凤凰山,山下有座城,叫单阳城,这城里住着当地女王单阳公主。据说,这单阳公主的星宿是个狐狸。这一句话,不知怎么偏偏传到宋朝皇帝的耳朵里,皇帝想:前次我派几位名将盗珍珠烈火旗,不料堂堂的宋朝名将,竞败在单阳公主和双阳公主姊妺手里,盗回来了一面假旗,这一次,得好好地出这口气。派一名好猎手,射死单阳公主的狐狸星宿,看她还能长久多少? 主意一定,皇帝派一名技艺高强的猎手,给他五十两银子做盘缠,姓不露,名不吐,打发他偷偷地来到三川。猎手照皇帝的吩咐,整天带上弓箭山上找,沟里爬,连个狐狸的影儿也没见着。这时候,他带的银子也用完了,饭也吃不上,衣服也褴楼不堪,继续呆下去呢,捕不着狐狸,又没有吃的,回去吧,皇帝要怪罪下来就吃不消。猎人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地走进一家小饭馆里,低下头发愁。 正在这时,一位苍发银须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进来,看出猎人定有什么发愁的事儿,就凑上去,坐在他对面攀谈起来。 老人问:“看样子你是个外乡人,有啥伤心事儿吗?”猎人见是一位和善地老人,随口答道:“唉,有什么法子呢,家乡受了灾,只有我一个人跑出来,到这儿人生地不熟,想打几只狐狸推日子,可是没打上。” 一席话,说动了老人的慈悲之心。老人看着他那付可怜样子,越发心软了:还是救救他吧,人落到这一地步,怎么能抛下不管呢?老人启口说道:“我知道狐狸的出处,明天东方刚刚发红的时辰,你到凤凰山上去,就可以捉到狐狸。”老人说着,发现猎人面带饥色,便摸出几文钱买了一碟羊肉包子,两人一边吃,一边说。老人临走时又告诫猎人:“你听我的话,定能射中狐狸。可是一件,你脱下它的皮子后,只顾拿上往前走,千万别往后看!” 猎人一一点头,全都记在心上。他照老人的那个时辰,悄悄地爬到凤凰山顶,果然有一个狐狸蹲在那儿,猎人张弓搭箭,只听“搜”一声,射中了!狐狸应声倒地。猎人跑过去剥下它的皮子,拿上心满意足地往回走。走着走着,他想老人说我不必往后看,已经射死了狐狸,再看一眼它怎的?不禁回过头看了一眼,奇怪,那只剥了皮子的狐狸在地上一动一动打滚儿。他纳闷了,忙跑回去,抽出小刀,一刀划破了它的肚皮,随着流出来的血水,从肚子里还滚出几个囫囫囵囵的羊肉包子。 “啊呀!”猎人非常惊奇,畜生肚子里哪会有人吃的东西?昨天他与那位善良的老人才吃了羊肉包子,又是他指点我才打上狐狸的呀!这狐狸莫不是老人变化成的?他怀着一连串的疑虑,在山上埋葬了狐狸的尸体,拿着狐皮给皇帝交差去了。 射死的这条狐狸,果然是单阳公主的星宿。那一天,她的星宿变成老人,本想为猎人做一件好事,谁料想反伤了自己。 丹阳城陷落 宋朝皇帝知道单阳公主的星宿——狐狸已被射死,立即发兵攻打三川的单阳城。这时候,单阳公主打仗的气力虽然不如以前,但宋朝兵马也拿不下单阳城,这可把宋军将士们愁坏了。有一天,一个宋朝军师到处查看地形,他来到凤凰山面前,看到这座山的主峰恰好像一只凤凰鸟一样昂首挺胸,两面并列的长长的山脉,逶迤多姿,如同一对翅膀。宋朝军师猛然省悟道:“哎呀,凤凰展翅,脉气如此旺盛,怎能攻得下单阳城?”他便命令军士们连夜挖凤凰山,试图斩断凤凰的双翅。士卒们放下刀枪,拿上铁铣挖山,个个觉得莫名其妙,不攻城,挖山做什么?挖了一阵就早早收工了。 偏偏有个士兵挖山时把鞋子放在山上忘记拿了,他又跑回山上找鞋。正找着,耳边忽听得说话的声音,四处望望,又不见人。士兵奇怪了:不见人影,哪来话音?便爬下来仔细一听,地下一个声音这样说:“多险呀,再挖一阵,把我挖断了!”另一个声音忙说:“嘘,小声点,有人偷听可麻烦了!” 这士兵听到这里,也顾不上找鞋,跑下山把刚才听到的全报告给他的将官。这下,军士们连夜不停地把凤凰山挖下去一条大豁口,终于斩断了凤凰山的脉气。哪里知道,这凤凰山果然是一只凤凰,原来还活着哪,一斩断了她的翅膀后,一股血水往下流,一直流到离黄河不远的朱家河滩里。 这时候,一个人来到河滩里饮牛,看见血水流下来,渗进一只牛蹄子印下去的蹄窝里,便说:“你乏了,流不动了!”这一说,坏了,血水真地不再往前流了。要不是这个人这么一多嘴,那股血水可以一直流入黄河里的,如果血水一经与黄河水接上头,那凤凰山的脉气还可以接上。可是,多可惜呀!凤凰山脉气一尽,单阳公主的兵马一打仗就败,最后退到丹阳城,只是坚守。 宋朝兵马把个单阳城围了好几层。他们以为这一回,这座小小的城堡里的人马不几天会饿死、渴死。可是,他们不知道,有一股泉水,从一条沟里一直流人城内,宋朝兵马一连围了十几天,也拿不下单阳城。 只是有一天,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女人去挑水,她的狗也跟在后面,当女人打水的功夫,狗顺着洞一直爬到城外面,被宋朝军士们发现,赶忙切断了水源。这样,活活地困死了城里的所有人马。从此,土族再也兴旺不起来,在旧社会里一直受人欺侮。 《土乡传说》/搜集整理:马光星讲述人:谢德明祁旦正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