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连江县丹阳镇山兜村“进士第”和三落厝毗连,位于山兜村三落厝路24号。在清乾隆年间(年),三落厝曾经三座连体,根柱础余间房屋撑起“进士第”,气势恢宏,名噪丹阳。

陈声遹

  布局严谨

  “进士第”依山而建,地势高爽,负阴抱阳,铺设31个台阶,穿针引线,一落更比一落高,寓步步高升之意。其主体建筑以三座华堂为中心,布局对称,门楼、二门、三门、天井、廊庑、书斋、两边梯弄(女儿弄),尤以“赐砚堂”大厅为宏丽,顺序排列如此布局,有利于采光、通气,冬暖夏凉,也有利于子孙后代读书,亲友交往。从门楼进第一天井,细数共11块长约4米、宽0.5米的光润玉洁的石板铺就,称“停轿埕”,昔日达官贵人的官轿或夫人、小姐的软轿进门后先在此停下,待人下轿后,空桥抬入轿厅,只有四品以上(知府)官员才享受此规制。

  “赐砚堂”大厅高约8米,两边厢房进深三柱,横宽三柱,檐前木雕精美。原先厅柱挂满覆竹楹联,明万历重臣、南京兵部尚书吴文华题联曰:“世业重江山,禾黍丰年怀禹甸;圣恩均雨露,水云长日侣羲皇。”十三世裔孙、进士陈声遹题联:“品喻幽兰春作宇,室临修竹座生风。”这些旧联已毁损,唯杠梁上突出木桷雕饰为笏状,昭示陈氏先祖世代簪缨,科甲蝉联,左右笏各雕有“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的对联。这与厅堂上方供奉的祖先牌位,共同体现了敬天崇祖、饮水思源、慎终追远。三栋连体老宅其中一栋因屋主系土地革命时期老党员,被国民党军队焚毁,剩下的“进士第”与“三落厝”保存尚好。老宅最大特色是建有品字形石楻,潴水为塘,植以荷,夏日荷花盛开,清凉清香,石楻既防火又是一道风景线,惜已毁二,仅余“一品”。旗杆石碣倒于墙边,上镌“嘉庆壬戌立”。

《连江县志》

  “进士第”得名

  “进士第”因陈声遹清嘉庆七年(年)壬戌中吴廷深榜二甲进士(《连江县志·民国版卷十四“选举”》)而得名。乾隆五十七年(年)壬子,陈声遹乡试举人第二名(亚元)。民国版《连江县志·列传卷二十三》载:“陈声遹,原名声籍,字骏甫,一字缉学,山兜人,年十五,入郡庠,肆业鳌峰书院。掌教孟超然先达器之,谓可与讲古学者。乾隆五十七年,领乡荐第二。嘉庆七年,中甲科,选庶常馆,后由实录告成议叙,以知县用,铨陕西谷县,改桂之北流。政尚简宽,讼牍中有株连者,必抉释之。先是,隶持牒勾人,不遂所欲,辄毁牒诬民拒捕,声遹痛惩之:革弁某诈衔制府命,侦事州县,勒饷遗。声遹疑之,一鞠吐实,申制府置诸法。暇则诣抱璞书院讲学论文。捐廉置书田为膏火费。任四年,以丁父忧去官。父老遮留,都人士多赋诗以饯。自是归不复出,主讲鳌峰书院,培植后进。卒寿七十余,诸生奉其主祀书院。”

鳌峰书院

  陈声遹在任惩贪爱民,致仕奖掖后昆,居家行孝崇俭,声名流播后世。他的逸闻趣事在古宅内流传有二:一是高悬于三落厝正厅之“赐砚堂”巨匾。县志载:“初,声遹入翰苑,时方承平,当今(嘉庆仁宗皇帝)右文,常微服入词垣,视诸词臣勤惰状。一日临幸,同馆者皆他出,独声遹据案作书。上趋过之,而声遹未之觉也。俄而内侍捧砚,传旨赐声遹,同馆愕然。后声遹归,题所居曰‘赐砚堂’,以志恩遇。”所居者,今三落厝“进士第”也,惜乎砚台与匾皆失落。“赐砚堂”三个大字龙飞凤舞,誉列逸品,县志赞曰:“嗜读,尤喜读汉魏书,故所为文多奥衍,字亦古朴,自谓‘学卫夫人,后五百年当有知者’。”二是高僧之偈。声遹诞弥月,啼声宏壮,一高僧过宅,取名声遹,字骏甫,朗吟一偈曰:“一溪两进士,翰林庶吉士。古稀知天命,代代留清誉。”山兜村与松岭村隔溪而居,松岭村章朝栻先中进士,后来陈声遹亦中进士。嘉庆七年(年),两人同在翰林院庶常馆为官,辅佐嘉庆皇帝,声遹寿逾七十,而章朝栻55岁过世,故一古稀,一知天命,尽应偈,至今在松岭村、山兜村传为美谈,父老有口皆碑。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连江丹阳“进士第”

  红色殿堂

  “进士第”也是一处红色殿堂。年9月底,中国工农红军闽东(连罗)第十三独立团在叶飞率领下开赴宁德组建闽东红军独立师。年入党的老党员、山兜人陈江原任红十三团连指导员,在国民党大军压境时于危难中受命担任五区(丹阳、长龙)苏维埃政府主席,在此指挥反“围剿”秋收斗争。他的妻医院卫生员,医院协助杨母等救助中央红军伤病员。土地革命时期,山兜村贫苦农民陈乞食仔(-)、陈灿金(-)、陈伙益(-)为保卫连罗苏区英勇牺牲,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

  三落厝“进士第”背山面溪,山名鼓楼山,亦称文殊山,海拔米,连邑第二高峰,其下众峰拱卫,有狮山、虎山之谓。陈氏于明洪武朱元璋丁卯(年)徙居山兜,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山坳里,拓荒垦殖,亦耕亦读,艰苦创业,积聚财力后选择“虎穴”立柱盖房,溪流潺潺,湖光山色,一脉风水宝地。周遭风景绝佳,最著者为“双狮守一虎”,狮虎自然成像,惟妙惟肖,堪称天工造化。有巨石护屋,俗称“官印”,还有“榕石恋”“鲤鱼朝天”“棺材石”等奇景,故而山兜葫门陈氏瓜迭绵绵,文脉相承,自明至清,六百年间有进士、举人、国学生、文学生等19人,民间口碑及族谱载有进士9人,内有五品级官员4人,七品级官员6人,即“四知府六知县”,还有父子双进士,冠裳鹊起,名门望族。三落厝“进士第”这栋老宅连同周遭的美景目前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正在开发成为福州地区美丽乡村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福州晚报》·吴用耕)

长按







































贵阳治疗白癜风
中科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人物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