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矿山关闭并覆土绿化、石板材加工企业全面退出、畜禽养殖场整治、小流域治理等工作的深入推进,丹阳生态环境得到质的飞跃,今年下半年,丹阳镇不失时机地启动打造全域绿色生态食品乡镇工程,把丹阳建设成为我县优质高产、安全放心的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一 生态环境宜人,产业基础良好 丹阳镇位于连江县北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通过全面整治,辖区环境已回归绿色生态:丹阳白鹇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推动了环保工作向纵深迈进;清新水土孕育绿色食品,目前丹阳镇共有获得有机认证的禽畜养殖企业5家、农作物种植企业8家,拓展绿色生态产业的基础良好。 整治后的丹阳河流水清岸绿 丹阳白鹇自然保护区环境宜人 二 相关配套完善,发展条件优越 一是拥有丰富的有机肥资源和一定的加工生产能力。目前我镇拥有3家养鸡场和5家养猪场,每年可提供有机肥原料达吨,近年相关企业陆续上马了有机肥加工生产设备,为全镇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料。 二是拥有顶尖的果蔬育苗技术。我镇大力扶持福州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示范基地,每年可为本地和周边提供优质高产的果蔬种苗多万株,且价格适宜。 三是拥有先进的生态防病虫害技术。比如,和煦阳光葡萄园采用食用醋等勾兑的液态食品制剂杀灭葡萄虫害;福州昌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灯光诱杀害虫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我镇生态有机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拥有丰富的种养殖经验,实现高产优质。除了声名在外的丹阳西瓜、糯米、竹笋、土鸡土鸭等本地特色食品,我镇还支持华翔蛋鸡场引进韩国先进蛋鸡养殖和污染治理设备,生产技术和规模跃居全省前列;支持丹阳华东竹狸养殖基地进行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竹狸驯养,巩固其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竹狸驯养、技术研发基地的地位;推进40亩丹峰大闸蟹试养项目,培育丹阳新兴水产业,打造丹阳美食新特产。 五是逐步建立起现代产业可追溯体系。目前我镇禽畜养殖已全部实现可追溯,让消费者购买更放心。 省级果蔬育苗示范企业—昌育公司 国家级蛋鸡示范企业——华翔公司 丹阳大闸蟹养殖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竹狸驯养 三 多管齐下,打造全域绿色生态食品品牌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将绿色食品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丹阳镇关于打造全域绿色生态食品的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发动,成立各个行业合作社,组建技术指导队伍,建立连江西北片区绿色生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展绿色生态有机产品品鉴活动,提升丹阳绿色生态食品知名度。 2、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一是鼓励“三品一标”认证。对新获得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的主体,新增的系列产品,给予适当补贴,对丹阳肉燕、线面等申请中华老字号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二是鼓励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给予环境评估检测全部费用补贴。生态高产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三减两增一提升”、设施农业建设等项目投资,优先向绿色、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安排。三是鼓励市场展销。进入电商网络销售平台,新建省外绿色、有机食品旗舰店,给予适当补贴。绿色、有机食品经营主体参加市政府统一组织的绿色食品展销会,展位费、特装费由政府财政承担。 3、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对投入品的监管,维护绿色、有机食品的品牌信誉。一是加强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管理,建立健全农户田间标准生产档案。二是加强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投入品监管。严把投入品管控关,严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禁用投入品流入市场。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普及绿色、有机食品产品条形码应用。四是建立农药、化肥退出丹阳机制,用三年时间实现全辖区农业生产禁用农药,有机肥、农家肥的全覆盖目标。 4、建立考核、奖惩长效机制。将绿色食品工作纳入村级年度目标考核,制定考核细则,推进“下管上联”责任制,促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对食品质量方面出现问题的,对相关生产单位和管理部门予以严格问责。 8月9日 丹阳镇召开打造全域绿色生态食品乡镇工作会议 四 三产融合,助力丹阳乡村旅游 一是扶持龙头企业,提升示范带动效应。鼓励和煦阳光葡萄园不断丰富休闲内容,通过每周开展亲子DIY学做丹阳肉燕等丰富多彩的农家活动,加强亲子参与度,进一步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验,成功打造福州市首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带动万亩樱花大观园、连天乐等休闲农庄不断提升建设水平。 二是推广“1+N”模式,引领绿色食品走向产业化。积极谋划推进建设丹阳小作坊集中工业园区,依托树品牌、广宣传、精包装等手段,通过推广“1个作坊+N个门店”的模式,建立肉燕、线面等传统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充分发挥丹阳商贸旺镇辐射作用,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从而发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增加企业收入、方便群众就业,实现政府、市场监管部门、企业、农民四方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