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丹阳校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9月份启用,校园文化建设将是学丹阳校区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北学院和丹阳市委宣传部于上半年联合开展了丹阳校区道路、楼宇、景观命名征集项目活动,于5月10日—6月30日通过网上征集和部分专家邀请征集两种方式,面向南师大师生和丹阳人民广泛征集。经过命名专家组多次深入分析论证,形成了公示稿。 此次校园道路、楼宇、景观命名活动,是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北学院丹阳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南师大师生和丹阳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现于公示。 一、丹阳校区楼宇拟命名 丹阳校区共有22栋主体建筑。 1、正德楼(行政楼)位于学院南大门右侧,与正乐楼(音乐楼)东西相对,以“正”字为主题。 端正德行,纯正的道德。取义于南师大校训“正德厚身,笃学敏行”。语出群经之首《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孔颖达疏:“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嫚,谓之幅利。”《逸周书·大聚》:“万财既成,放此为人,此谓正德。”《国语·楚语上》:“明精意以导之罚,明正德以道之赏。”《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学校应以德育人,以德为先,以德为本,培育有德之人。 2、正乐楼(音乐楼)位于南大门西侧,与行政楼(正德楼)东西相映,以“正”字为主题。 正乐的释义是谓厘正乐音,雅正的音乐,语出《史记·乐书序》;班固的《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 3、理工楼理工楼分为A、B楼,是理学和工学实验楼,并且2栋理工楼中间有廊道链接。以“求真致理”为主题,并且与文科楼(崇文楼)形成鲜明对照,又有崇文尚理之意。 (l)求真楼(理工楼A) 求真务实。取义于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之意。求真,即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实验楼是通过学生们的实践来得到真理的地方,所以,命名为求真楼。 (2)致理楼(理工楼B) 探求真理。《说文》曰:致者,送诣也。尊重历史上理科的“理”的特征,以“理”字为核心。《三国志·荀彧传》又曰: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礼记》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希望学生尊重理科的“理”的特征,刻苦钻研,学有所成。 4、博艺楼(美术楼)博通艺文。语出《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后汉书·张衡传》:“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己博艺,无坚不钻。”博众家长,习百家艺。 5、教学楼教学分为第一教学楼和第二教学楼,位于东大门南北两侧,紧邻图书馆,是学生上课学习的场所,以“敏”字为主题,分别命名为“敏行楼”和“敏学楼”。 (1)敏行楼(第一教学楼) 取义于校训“正德厚身,笃学敏行”。语出孔子《论语》:“君子欲敏于行而纳于言”。朱熹注曰:“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慎”。意即,凡有大作为之人做事都勤奋敏捷,勇于实践,说话却小心谨慎,少说废话、空话、大话、假话。用“敏行”富有哲理性,劝学意义浓。 (2)敏学楼(第二教学楼) 敏学就是勤奋好学。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依经敏学,耻读非圣之书;约史徇名,勉附青云之士。”宋·曾巩《知制诰制一》:“某强识敏学,通于理要,砥节励行,忠篤不回。”以此命名意在强调学习要奋勉勤进,细大不捐,全面发展,更要讲方法,求效率,铸成能力。 8、起凤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文科楼(崇文楼)相对,以活泼活跃活力活学活用为主题。 王勃《滕王阁序》云:“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希望学生犹如蛟龙凤凰一般,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张扬个性,活力四射,多才多艺,发扬自己的综合素质。 9、崇文楼(文科楼)文科楼与大学生活动中心相对,以“崇”字为主题。 崇:意即“高贵”“高雅”。语出《考工记·匠人》:“殷人重屋。堂修七尺,堂崇三尺,四阿重屋。”说明古人建筑的发达技术上所彰显出的聪明智慧。“崇文”一词,昭示了“高贵”的文化修养与文化水准。用“崇文”一词冠以教学楼名显得高雅、有丰厚底蕴与内涵。 10、正则楼(管理楼)管理楼有管理学专业、公共管理学专业等。 正其礼仪法则。我国著名国画家、艺术教育家吕凤子年在家乡丹阳创办的一所学校,名称为“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吕凤子将屈原的名“正则”命名学校,并定为校训。语出汉·张衡《东京赋》:“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楚辞·离骚》篇有“皇揽揆余於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之句。马茂远《楚辞选》注:“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阐明名平之意,言其公正而有法则,合乎天道”。吕凤子曾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 11、相伯楼(丹阳图书馆)位于校区中心位置,又名丹阳图书馆。 《说文》曰:相,省视也。伯,长也。相伯者,寓意三省己身,温故知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且相有襄助之意,伯有伯乐之典,勉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共同提高。同时马相伯(-),江苏丹阳人,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演说家、社会活动家、爱国老人。曾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学院(今复旦大学前身)和北京公教大学(今辅仁大学前身)。马相伯晚年倡导办学、领导抗日,深得国人爱戴,深受国共两党赞誉,曾将其个人藏书余卷全部捐献给家乡丹阳,家乡丹阳遂积极筹建相伯图书馆,国民政府也曾划拨专款,不幸毁于日军战火。所以此次丹阳图书馆重建,理应冠名为相伯图书馆,以纪念这位著名的爱国老人。 12、丹阳大剧院是公共共享部分。 丹阳,战国时名云阳,秦始皇为破东南王气,改名曲阿,为江苏省最早建制的15个县份之一。唐天宝年间,改曲阿为丹阳,取汉县名。唐代时,丹阳升格为除京畿以外的一等县,即望县,还曾短期升格为道直辖州,名云州、又改简州。宋代以来,一直定名丹阳县。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丹阳撤县建市,始称“丹阳市”。丹阳由于其“吴头楚尾”的独特地理位置,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全国知名的民间文艺之乡(云阳灯谜、吕城戏曲、皇塘农民画)。丹阳方言属吴方言区太湖片毗邻小片,与苏锡常有着共通的地方。丹阳百姓酷爱越剧、锡剧和啷当丹剧。其中啷当是丹阳地方独有的曲艺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晚期,有几百年历史,以丹阳地方曲调和丹阳话配唱,50年代定名丹剧,现为省级非遗项目,丹剧团被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 13、丹阳体育馆是公共共享部分。 丹阳城西南有凤凰山,现已建成仿古开放式公园。凤凰山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大型古村落遗址,迄今有历史。丹阳城始建于东汉时期,扬州刺史刘繇移治于曲阿,因此有余年建城史。千百年来,丹阳人民形成了“至诚、至精、创新、图强”的丹阳精神。丹阳人酷爱运动,是著名的“篮球之乡”和“篮球城市”。 14、集贤楼(教师公寓)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15、丹凤音乐厅(音乐楼小音乐厅)此为音乐楼内的小演奏厅。 丹凤朝阳,比喻贤才逢明时。语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16、学生公寓丹阳校区学生公寓位于校内湖的南北两侧,按照地理方位可以分为南苑和北苑,因此,为了便于识别,建议将一期4栋学生公寓命名为“01、02、03、04”栋,二期学生公寓命名为“05、06、07”栋,这样师生按照“地理方位+数字”就能识别学生公寓。“苑”为人文荟萃的地方。 (1)南苑:一期学生公寓共4栋,分别命名为“南苑01栋、南苑02栋、南苑03栋、南苑04栋”。 (2)北苑:二期学生公寓共3栋,分别命名为“北苑05栋、北苑06栋、北苑07栋”。 二、中北学院丹阳校区道路拟命名 丹阳校区道路12条,分为东西横向道路和南北纵向道路。丹阳校区道路命名呼应丹阳市打造地方文化重点取向,充分考虑中北学院校园文化建设。 1、季子路(横向道路一)位于南大门内侧,与校外的正德路平行。取“季子路”体现丹阳悠久的历史文化。 季札为江南的人文始祖之一,以其高尚德行被尊为至德第一人。季札三让王位,退隐于丹阳延陵一带,死后也葬于延陵,建有季子庙。丹阳季子庙内存有唐代孔子手书十字碑,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时敕封季札为嘉贤大帝,于是季子庙又称嘉贤庙。所以保留命名为季子路,以体现丹阳特色。 2、文华路(横向道路二)位于行政楼与理工楼A、音乐楼与大学生活动中心之间。 王博《滕王阁序》云: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丹阳有年文明史,余年建城史,是江南文物之邦。丹阳也是齐梁两代帝王之乡,足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3、文心路(横向道路三)位于理工楼A、理工楼B与美术楼、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文科楼、第一食堂与学生公寓2#、学生公寓4#与学生公寓2#之间。 寓意莘莘学子、蕙质兰心。《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丹阳为齐梁帝王故里,《文心雕龙》是齐梁文化的代表。 4、文萃路(横向道路四)位于学生公寓2#3#与校内湖之间。 萃为聚集之意,有人文荟萃之说。丹阳城由西往东发展,源头在西门老街。老西门大街现为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清风貌格局尚存,并有正仪坊、警钟楼、林家大院等众多古建筑。其中最宏伟算城隍庙,城隍庙内有萃义堂,为丹阳古城的象征之一。 5、文选路(横向道路五)文选路位于图书馆东侧,是校园东侧主干道,位于第一教学楼和第二教学楼、体育馆与音乐厅之间。 丹阳为齐梁两代帝王故里,有“齐梁龙飞地、南朝帝王乡”之美誉。《文选》为我国第一部文学选集,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学价值。其由梁武帝长子萧统编选而成。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梁开国皇帝,为南兰陵武进县东城里人(今江苏省丹阳市开发区张巷行政村东城村)。 6、文台路(横向道路六)位于管理楼与主体育场、学生公寓5#6#7#与校内湖之间。 孙坚(-),字文台,为我国著名历史人物,东汉末年著名将领,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其子孙权为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孙坚死后归葬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称高陵(今江苏省丹阳市司徒镇谭巷行政村大坟村北),现为镇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北学院丹阳校区位于高陵之东,相距仅4公里。 7、文昌路(横向道路七)校园最北面道路,东起教师公寓,西至学生公寓7#。 丹阳历来为崇文重教之地,丹阳县学的设立始自北宋庆历四年(),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丹阳县学内的泮山、砚池、古桥、古碑均保存至今,为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且占地规模较大,曾建有文昌阁(现保留有重建文昌阁碑记),为明清时期丹阳县城内最高的建筑,是丹阳的地标。 8、行健路(纵向道路一)校区内最西侧道路,位于学生公寓与体育场之间。 运行壮健。语出《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颖达疏:“行者,运动之称;健者,强壮之名。”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劲健》:“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宋王禹偁《日月光天德赋》:“配行健之功,功深煦育;叶无私之道,道契皇王。”宋孔平仲《余比见管勾大平观刘朝奉再用元韵和寄》:“寝甘无复梦,行健不须竹。”“天行健”即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体育馆命名“行健楼”兼具崇真、向善、求美取向。体育馆命名“行健”,寄意学子身心强健。 9、龙湖路(纵向道路三)南起停车场,北至校区北门,紧邻校内湖。 有湖必有路,龙湖路位于校内湖(五龙湖)东侧。 10、昭明大道(纵向道路四)南起南大门,北到图书馆,是校园主干道。 该路正对学院南大门,并直通图书馆门前的昭明广场,所以为昭明路,这样就与文选路三点联为一体,共同体现丹阳齐梁帝王故里的深厚底蕴。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的谥号。曾召集文士编撰《昭明文选》三十卷,辑录秦汉以来诗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参阅《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11、少阳路(纵向道路五)位于校园东侧与共享部分之间。 陈东(-),字少阳,北宋丹阳人,太学生,力主抗金,曾伏阙上书,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学生领袖。丹阳城内原建有少阳读书楼,为其勤学之所。陈东墓现保存完好,为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另西汉刘向《说苑·建本》有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所以命名少阳路,鼓励学生勤奋向学。 12、行知路位于校园西北角、北苑学生公寓西侧,北联文昌路(横向道路七)、南达文台路(横向道路六)。 明董其昌《画旨》载“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也有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认为,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三、中北学院丹阳校区校园景观 暂命名校园景观3处。 1、五龙湖(校内湖)因丹阳校区西部有河流名曰五龙河。2、昭明广场(图书馆门前广场)广场因位于图书馆门前,按照“昭明”字为主题命名为昭明广场。 昭明太子即为萧统,曾编选《文选》,为梁武帝萧衍长子。丹阳为齐梁两代帝王故里,与六朝古都南京颇有渊源。齐梁帝王陵墓大多建在故乡丹阳,其陵墓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丹阳的城市名片。 3、相伯台(图书馆后面小丘)位于图书馆后面的小丘,紧邻校内湖(白鹤湖)。 中北学院丹阳校区内开挖人工湖,所取之土移到东边,紧邻校内湖(白鹤湖)之东,堆积成高台,这样形成山水相依的景观。根据上述方案,图书馆拟命名为相伯楼,此处高台宜定名为相伯台,为学校登高望远、极目抒怀之所。相伯台寓意为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共同提高. 点击阅读原文,为母校助力! 往期回顾 全体新生据说南师颜值最高的竟然是ta? 听“大家”讲故事|顾永林:一座老楼的修缮出新,几代南师人的牵挂与记忆(下) 听“大家”讲故事|一座老楼的修缮出新,几代南师人的牵挂与记忆(上) 耀耀吾师丨 天下南师人,您的大片正在上演耀耀吾师 南师,校庆有你才精彩!! 编辑|蒋怡欣审核|郭亮大华陈权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