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人比较习惯的是 感冒、发烧、发炎、拉肚子等等 医院挂个水就好了 不过!!! 从下个月1号起 也就是7月1号 也就还有两天 医院门诊将不许输液了 根据要求,全省7月1日起, 医院医院门诊将取消挂抗生素 到年底前 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今后,门诊全面禁止挂水, 滥开抗生素医生将取消抗菌药处方权。 静脉输液是国际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这是世卫组织很早就提出的用药原则。一般来说,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ADR)占不良反应总数的57.8%。 在我国,由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落后,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足,供给不足等历史原因,加之多年来,卫生科普宣传相对滞后,患者治病求“速好”的不良认知,导致门诊输液尤其是输注抗生素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治疗方式。一些疾病如普通发烧感冒、腹泻、肠胃炎等,往往使用输液治疗。 资料显示,年我国共生产亿瓶静脉输液液体,相当于人均8瓶,远远超过国际人均2.5-3.3瓶的水平。中国安全注射联盟报告,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约39万人,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95%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素材来源于扬子晚报网) 限输令怎么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取消静脉输注抗菌药物,针对医院,不包括各地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 而且医院的门诊,而急诊、住院患者不受影响。 此外,考虑到儿科患儿的特殊性,医院的儿科保留门诊输液。 会不会让“就诊变难”? 门诊不让输液,很多读者要犯疑惑了:如果在门诊只能开口服抗生素,医院,要想挂抗生素,岂不是被政策逼到急诊或者住院吗?这不是让“就诊变难”了吗? 患者其实不用担心,这个时候,医院急诊,急诊医生根据门诊医生的医嘱,开出相关输液处方。转号的过程,并不重复收费,只收一次挂号的钱。对于病人来说,开始会觉得不太习惯,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利的。 医院为何不禁? 儿童的体质以及免疫力不如成年人,病情发展迅速。一个感冒往往可能迅速转为肺炎。考虑到患儿的特殊,在门诊保留输液,有一定的合理性。 普通感冒根本不用输液 发生感冒咳嗽,很多患者非要让医生给他(她)输液不可,似乎以为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意义的治疗。但普通感冒滥用输液治疗无疑是用大炮打蚊子,没有必要。 事实上,抗菌药物只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支原体等无能为力,而感冒中80%不是细菌引起的,这意味着这些输液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对付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发烧,最好的办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口服解热镇痛药物,不抽烟,缓解感冒症状。 若出现了咽炎、喉炎、气管炎等症状,且合并全身发热、血压升高时,建议给予适量口服抗菌药治疗,必要时才需要静脉输液。这时候可以通过急诊和住院两个渠道——急诊看急症,住院看重症。 注意!这53种疾病不需要输液! ▼在西方一些国家,输液是最后的给药方式, 只有急救、重症和不能进食的患者, 才需要采用静脉输液这种风险较高的方式。 因此,不管你是发高烧还是拉肚子, 不要主动要求医生为你输液,一定要牢记: 先吃药,再肌肉注射,最后输液的原则。 祝大家都身体健康! 素材来源于南京移动和扬子晚报网,由乐活丹阳整理发布! 欢迎大家在帖子下方给乐活君留言! 乐活君会精选其中的留言给你发红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