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决战发生于公元年底,此战决定了北方的形势,同时也影响了三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在这场决战前夕,曹操和袁绍对于周边的诸侯进行了多次合纵连横,要么让他们处于观望状态,要么把他们拉入自己的阵营,或者使用各种手段让他们自顾不暇,从而无力介入到这场决战之中,为自己获得更大的赢面。 影视图片:曹操和袁绍 面对曹操和袁绍的合纵连横,这些割据诸侯在干些什么呢? 我们分别来仔细地分析一下。 第一、刘表为首的荆襄集团。 首先,刘表在荆襄北方失去了屏障。 公元年,张济攻打襄城失败而死,其侄子张绣接管了其部众,于是刘表借势联合张绣,使其屯兵于襄阳郡成为抵御曹操的屏障。 从公元年到公元年,刘表的北部有张绣守卫,虽然比较波折,但是总体还是比较安稳。 可是等到公元年,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了曹操,导致荆州北部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屏障,不得不直面曹操集团。 影视图片:张绣 其次,刘表被后方有叛乱给掣肘了。 张绣投降后不久,在官渡之战对峙的时候,长沙人桓阶成功的游说郡守张羡起兵对抗刘表,而附近的三郡如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也一起响应。 为了击败张羡为首的叛军,刘表前后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来征讨,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支援刘表,只得采取拖延观望的方式应对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官渡之战。 影视图片:刘表 最后,荆襄集团内部亲曹,无法形成向外的合力。 刘表当年单骑入荆州,联合当地士族一举荡平了各个叛乱的宗族,从而坐稳了荆州牧的地位。 荆州士族以蔡家,蒯家为主,而刘表能够坐稳荆州,正是得力于他们的协助,因此到底是帮助袁绍还是帮助曹操的问题上,刘表和荆州士族产生了分歧。 于是蔡家和蒯家就推出了他们的代表出来游说刘表。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从事中郎南阳韩嵩、别驾零陵刘先说表曰:“今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敝可也;如其不然,固将择所宜从。岂可拥甲十万,坐观成败,求援而不能助,见贤而不肯归。此两怨必集于将军,恐不得中立矣。曹操善用兵,贤俊多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移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今之胜计,莫若举荆州以附曹操,操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蒯越亦劝之。 因此,在内部掣肘之下,刘表犹豫不决,无法实行和袁绍联合的初衷,从而采取采取了观望的策略,也错过了败曹操的机会。 影视图片:攻城 由此可见,以刘表为首的荆襄集团本来有机会卷入这场官渡决战,可是由于他们内部立场不同,利益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刘表无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也无法将荆州势力范围向外扩张,只能坐观龙虎斗,置身事外。 第二、孙氏兄弟为首的江东集团。 首先,好战派的孙策突然去世。 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 以孙策的性格和抱负而言,官渡之战是北方两个强大集团之间的决斗,如果参入其中,一定会为江东带来最大的利益。 可是,由于孙策被杀,导致江东北上的机会破灭。 影视图片:孙策 其次,孙权需要时间安抚内部。 孙策以强大武力横扫江东各个割据势力,表面征服了六郡,可是地方士民以及跑到江东逃难的人还是心存疑心,他们不知道孙策下一步该怎么做,因此江东局势很不稳定。 当孙策去世,而孙权初掌管江东时,局势更加动荡不安,这期间发生了几件事情: 其一: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 其二: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而孙暠甚至企图夺权。 其三: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惨遭杀害。 其四:豫章、会稽等地方的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正是在这个情况下,孙权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安抚江东,没有时间北上参合袁绍和曹操之间的事情。 影视图片:孙权 最后,曹操安抚得当。 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孙策去世之后,曹操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立即派人去安抚孙权,并且以天子的名义给予孙权封敕,从而最大可能的安抚了孙权。 正是在这个情况,孙权接受了曹操带来的天子封敕,也就没有北上出兵的理由和动机。 影视图片:曹操 因此,曹操的安抚也让孙权失去了站队的动机,从而最大限度的争取了孙权。 第三、马腾韩遂为首的关中集团。 公元年,在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命锺繇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将关中的事情全部交给钟繇,并且还给予他特别的权力来处理关中事宜。 钟繇到达关中之后,没有辜负曹操所望,亲自写信安抚马腾,韩遂等人,说服他们倒向曹操这边,并且还让他们送人质到朝廷。 经过钟繇的一番操作之后,关中稳定下来了,从而成为曹操决战官渡的时候稳定的后方。 影视图片:马腾 第四、其他边缘集团。 首先,刘备势力弱小,自顾不暇。 官渡之战发生的前夕,刘备还在曹操阵营,随后寻得一个机会跑到徐州,企图再次占领徐州,可惜被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不得不逃往北方袁绍处避难。 虽然几经努力,也很想有所作为,可是由于实力太过于单薄,因此很难对曹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也无法影响官渡之战的战局。 影视图片:刘备 其次,刘璋以及张鲁集团无力北顾。 刘璋盘踞益州,中间隔着荆州和汉中。如果参与官渡之战,必须越过刘表和张鲁,可是以张鲁的战斗力,既无法击败刘表也无法消灭张鲁,因此即使想参入其中,也是无论为力。 对于张鲁来说,要进入中原参与官渡之战,必须越过关中,或者通过荆州,这对于志向于割据汉中的张鲁来说,同样也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由此可见,无论是刘璋还是张鲁,他们只是作为域外的势力集团,也从来就没有想过参合其中进行牟利。 影视图片:刘璋 最后,袁术败亡。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袁术既称帝,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粱肉,自下饥困,莫之收恤。既而资实空尽,不能自立,乃烧宫室,奔其部曲陈简、雷薄于灊山,复为简等所拒,遂大穷,士卒散走,忧懑不知所为。 袁谭自青州迎术,欲从下邳北过。曹操遣刘备及将军清河硃灵邀之,术不得过,复走寿春。六月,至江亭,坐箦床而叹曰:“袁术乃至是乎!”因愤慨结病,呕血死。 称帝后的袁术人心尽失,无法在淮南立足,打算投袁绍,可惜遭受刘备军的截击,因此不得不退回,最终呕血而死,其残余势力被孙策所吞并。 影视图片:袁术 因此,袁术败亡之后,不再构成对曹操的威胁。 第五、结论。 当官渡之战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和开战的时候,其他诸侯并没有参入其中,要么是被曹操拉拢陷入中立,要么是自顾不暇而不得不中立,要么是隔着千山万水无法参与。 正是由于各种缘故导致他们均没有参与这场历史决战,也就是无法从中获得利益最大化,那么最后也将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命运。 官渡之战 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曹操胜利,还是袁绍胜利,他们最后要么归顺,要么对抗到底被吞并,哪里来的长久割据呢?历史必然是久分必合,这才是历史的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