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姓名:东至 别名:尧城、至德、建德(古称)面积:3,平方公里 人口:83.2万(年) 语言:普通话、东至方言邮编:车牌代码:皖R行政区类别:县级所属地区:华东地区,安徽省池州市部分写真 家庭结构12个镇:尧渡镇、葛公镇、洋湖镇、东流镇、张溪镇、官港镇、大渡口镇、昭潭镇、龙泉镇、香隅镇、胜利镇、泥溪镇 3个乡:木塔乡、花园乡、青山乡个人经历据《东流县志》、《建德县志》记载:虞、夏、商、周属扬州地,秦属九江郡、鄣郡。西汉分属豫章郡彭泽、鄱阳县和丹阳郡石城县地。东汉不变。 秦始皇26年(公元前年),并天下,废分封,置郡邑,江南置六郡,至德属扬州郡,为石城、鄱阳两县地;东流属庐江南郡入九江郡、扬州章郡。 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县、宣城郡石城县地。南朝宋、齐,分属扬州宣城郡石城、历陵县地和江州鄱阳郡鄱阳、浔阳郡彭泽县地,梁、陈二代在今县境设南太原郡,置和城(今东流镇)、晋阳(今张溪一带)两县,属南豫州。隋平陈后,太原郡及和城、晋阳两县并废,地分属浔阳郡龙城县、九江郡彭泽县和宣州郡秋浦县、饶州鄱阳郡鄱阳县。 唐至德二年(),分秋浦、鄱阳两县地在梅城置至德县,以年号为县名,属江南西道浔阳郡。乾元元年()属饶州,永泰元年()改属池州。会昌初(-),在原和城县旧址建东流场,属江州彭泽县。《方舆纪要》载,五代杨吴顺义二年()改至德为建德县,仍属池州,历南唐不变。 南唐保大十一年(),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改属池州池阳郡,并割贵池之晋阳乡益东流。两宋时东流、建德两县均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元初属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改属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池州路。 明和清初属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为九华府、华阳府,后仍改为池州府,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属江南省,康熙十五年()属安徽省。雍正元年()隶两江总督,雍正十一年属安徽省宁池太道。 民国元年()东流、建德两县直属安徽省。3年元月,建德县因与浙江省建德县重名改为秋浦县,3年6月至17年8月底属安徽省芜湖道。21年10月秋浦县复名至德县,同月改属安徽省第八专区。年4月22、23日两县先后解放,同年5月13日同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仍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年2月24日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年5月15日,两县(东流、至德)合并为东至县,以尧渡镇为县城,仍属安庆专区,年7月14日东至县改属池州专区,年3月29日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年元月29日改属安庆行署,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复,东至县复属池州行署。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设立地级池州市,东至县属池州市至今未变。 部分荣誉荣誉名称 获得年份 全国绿化先进县 年 安徽省乡镇企业先进县 年 中国体育先进县 年 中国优秀节庆县 年 中国旅游百强县 年 中国金融生态县 年 安徽省园林县城 年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年 安徽省双拥模范城 年 东至教育部分学校:东至一中、东至二中、东至三中、东流中学、官港中学、大渡口中学、昭潭中学、龙门中学、文韬双语学校、职教中心等等。 部分民俗东至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厚重,人们感情细腻,古道热肠。地处长江以南,被誉为真正的江南。 部分民俗:花灯节、庙会、赏菊节、观鹤节、文南词、鸡公调等。 特产及美食地方特产:东至米饺、东至贡糕、葛公豆腐、麦鱼、蕨菜、菜糕、香菇、木耳、香口大米、龙溪麻油、升金湖青虾、升金湖大闸蟹、七里湖鲫鱼、建新乡珍珠、银鱼、大馍、枣糕、犁蒿、梅干菜烧饼、八都湖鳊鱼、豆腐乳、萝卜干、腌豆角、玉米糖、山芋、芋头、笋尖等。 特色小吃:粉蒸肉、肉蒸面、西红柿肉丸汤、山粉丸子、茄夹、皮蛋瘦肉粥、清蒸石鸡、辣子鸡、红烧鲫鱼、凤炖牡丹、双脆锅巴、特色馄饨、红豆粥、绿豆汤、鲊肉、烧饼包油条、牛肉煎包、煎饼、公婆饼、桃酥、酱香饼、凉皮、里脊肉饼、麻婆豆腐、双爆串飞、虎皮毛豆腐、腌鲜鳜鱼、涮羊肉、烧鹅、辣椒饼、韭菜鸡蛋饼、萝卜丸子、小笼汤包、卤牛肉、红烧猪蹄、牛肚、炒肥肠、炒鸭肠、酱爆肉、豆丝、炒面、凉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黄山炖鸽、蛏干烧肉、荷叶粉蒸肉、清蒸鹰龟、青螺炖鸭、方腊鱼、水晶肴蹄、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清炖甲鱼、鸡汁煮干丝等。 旅游景点主要景区:升金湖、九天仙寓、大历山、南溪古寨、金字牌森林公园、尧渡河、龙源旅游度假村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