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指南》精神,促进实验园之间教研互动,共同成长,年11月22日,丹阳市界牌中心幼儿园承办了镇江市第三批《指南》实验园大组活动。镇江市教育局学前处贡青处长、丹阳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朱丽云科长、江苏省教科院叶小红博士以及镇江市各区县幼教行政、教研员、镇江市《指南》实验园园长、骨干教师等余名同行来园参与了本次活动。 领导、专家以及姐妹园的老师们早早地来到我园,观摩了我园校园环境及幼儿的晨间游戏。 在贡处长、朱科长、叶博士和景园长的发言中,活动拉开了序幕。上午的活动主要分三个环节:情景式教研活动、“头脑风暴”、观察与反思。 活动一开始,生动有趣的情景式教研很快吸引了老师们的注意。我园六名教师模拟中班幼儿探索本土资源的玩法,一名教师扮演这些“幼儿”的老师,参与教研的老师们带着问题认真观察、记录。情境模拟结束后,参与情境模拟的老师分别从幼儿和老师的角度分享了她们的感悟。参与教研的老师们以小组形式进行了交流讨论,以海报的方式简洁明了的呈现了她们的观点并每组选派了一名代表陈述观点。 接着,为了更充分的挖掘资源的学习价值,老师们就“我们还可以怎样使用这些资源”展开了“头脑风暴”,叶博士积极鼓励大家突破常规地去思考,想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点子。老师们走近材料,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积极动脑,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我们按不同领域将大家的创意进行了展示和分享,通过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了十个“最佳创意点子”,并送上了小礼品。 经过两个环节的观察和思考后,我园郭老师带着12名中班幼儿实际操作了这些材料,老师们对材料的使用方式的探究、对幼儿游戏的预设都在孩子们真实操作中得到的验证。老师们纷纷结合了自己的观察进行了反思、总结,叶博士也指出低结构材料本身没有规定明确的玩法,没有正确或错误的使用方式,鼓励教师们对材料作开放性的投放,同时建议教师要相信孩子,不过多干预孩子游戏,激发他们自主的与材料互动。 下午,景园长就我园《指南》背景下本土资源利用有效性的研究进展作了汇报。第三批《指南》实验园则分别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各自幼儿园在利用本土资源促进幼儿学习方面的经验。 接着,叶博士向大家作了“低结构材料的有效利用——以松散件游戏为例”的讲座,从材料的来源、呈现方式、投放方式、游戏策略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作了分析和总结,为我们解惑。最后,叶博士建议老师们不需要考虑孩子们如何使用这些材料,而是把这些材料留给孩子们去做,让孩子们自己玩耍,孩子们可能会用他们的想象力给你惊喜,创造出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活动的最后,贡处提出教研活动就应该去行政化,呈现出真正的教研形式,幼儿园应当深入学习和贯彻《指南》、《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等文件精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在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价值后,贡处也对今后《指南》实验园的教研活动提出了新的期望。 我们都是幸福的一批幼儿园,因为在学习和贯彻《指南》的过程中,我们有幼教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叶博士专业、耐心的指导。我园将继续和《指南》组各姐妹园一起,不断学习、反思、成长,将《指南》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优化教师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