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20.html

今日上午,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丹阳市人民法院在丹阳联合召开“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敏就整治“套路贷”虚假诉讼工作情况作了相关介绍,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一庭庭长殷建平介绍了四起“套路贷”虚假诉讼典型案例。部分丹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现代快报、镇江电视台、镇江日报、京江晚报、壹周报、金山网、丹阳电视台、丹阳日报、丹阳翼网、丹阳新闻网、丹阳广电新媒体、丹阳头条等新闻媒体、网站应邀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据悉,近年来,镇江全市法院加强对民间借贷案件的审查甄别,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依法惩处“套路贷”违法犯罪,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切实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一、切实加大对借贷事实和证据审查力度。

二、严格区分民间借贷行为与“套路贷”虚假诉讼行为。

三、扎实开展“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工作。

下一步,镇江全市法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整治“套路贷”虚假诉讼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进一步强化审查甄别。强化立审执各环节审查甄别,发挥“套路贷”虚假诉讼智能预警系统功能,有效发现、精准处置“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深入开展“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打财断血”。

三是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借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把诉前调解作为民间借贷纠纷处理的首选方式。

“套路贷”虚假诉讼典型案例

1.原告潘某诉被告盛某、蒋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年12月,盛某向潘某出具借条一张,载今借到潘某2万元用于周转,月息3分,蒋某作为担保人签字。庭审中潘某称当场交付现金1万元,出具了2万元借条,利息每月元。

经关联案件查询,潘某为职业放贷人。

裁定驳回原告潘某的起诉。

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是套路贷常见手法。

本案中潘某自认交付现金1万元,却要求借款人出具2万元借条,并收取高额利息,潘某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故裁定驳回潘某起诉。

2.原告张某诉被告戴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张某诉至法院要求戴某偿还借款本金7万元。戴某称年年底因个人需要向张某借款6万元,约定月利息0.6万元。年2月26日,张某伙同他人将戴某扣押,逼迫戴某还款,戴某联系其朋友给付张某1万元,并在张某逼迫下出具7万元借条一份。年6月张某委托黄某向戴某催要借款,因借款为高利贷,戴某不同意给付,后双方在派出所民警调解下,商定以3.5万元一次性了结,调解后戴某给付黄某3.5万元,黄某将借条返还戴某,后戴某发现借条为复印件,经民警联系,黄某确认该笔借款已了结,戴某未再讨要借条原件。后张某又以借条原件提起本案诉讼。

裁定驳回原告张某起诉,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恶意垒高“债务”作为“套路贷”的惯常手法。其行为表现包含:

1.放贷人在借款人归还部分款项后,迫使借款人重新签订“借贷”协议或者出具“借条”,但对已归还款项不予扣除;

2.放贷人在借款人还款后不出具凭证、不归还借据,并以借据再次主张“权利”。

本案中,张某采取非法限制戴某人身自由的方式讨债,且在戴某偿还部分借款后,不仅不出具凭证反而强迫其重新出具“借条”,垒高借贷金额;甚至在戴某向张某委托人还款后,张某不归还“借条”,又以该“借条”为依据要求戴某还款,已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故裁定驳回起诉,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3.原告顾某诉被告解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年8月,解某称其因经营困难经人介绍到江苏某二手汽车销售公司王某、夏某处借款,对方拿事先准备好的固定格式的借据、协议让解某签字,该借据上出借方为顾某、借款人为解某,月利率2%,利率部分解某未捺印。当日解某出具收条一份,确认收到4.5万元,后顾某通过银行转账付款至解某账户4.5万元,该笔款刚到账,王某、夏某等人就要求解某以手续费形式向夏某打款元,后王某又以偿还车贷名义要求解某打款两次,每次各元。后顾某以该借据起诉要求解某偿还4.5万元。

经业务系统查询,顾某、夏某、王某通过相同手法的民间借贷案件多起。

二审裁定驳回顾某起诉。

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是套路贷的典型手法。

具体实施中放贷人往往利用借款人急需资金周转,以低息为诱饵诱使借款人在空白借款合同上签字,后又以“保证金”“手续费”等理由让借款人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

本案中,顾某、夏某、王某等人就是利用解某急需资金的心理,以无息为诱饵使解某签订借据,后未经解某同意在借据上擅自添加利息,在借款发放后即收取高额手续费,在后续还款中,又以车贷名义通过借还款主体的不同,隐匿还款证据,掩盖其非法目的,已构成套路贷虚假诉讼。

4.郑某等人“套路贷”刑事案件

年11月,郑某成立幻米信息科技公司,并借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多个支付宝、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