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6日下午,风景如画的丹阳香海琴枫庄园葡萄种植基地举行了6支“银发生辉”志愿服务队的授旗仪式,授旗仪式上,丹阳市教育局退休教师、“宣讲服务队”队员诸一匡表态发言:“要发挥自身政策理论宣讲特长,深入基层群众中宣传党的新思想、宣讲革命好传统。” 今年66岁的诸一匡在新中国诞生后的年代出生,在红旗飘扬的年代里长大,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前进。他自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个人的成长轨迹、理想追求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和共产党同呼吸, 党旗指引是阔步向前的方向 和共和国共命运, 奋斗故事是70载华章的缩影 生在新中国 长在红旗下 丹阳市教育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支部委员诸一匡 我生于年,伴随着祖国成长的脚步一路走来,亲历了祖国发展的艰辛历程。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与祖国同命运,共成长。 我从小跟随父母在访仙镇的杨坞沟小学上到二年级,然后在运河镇的储家桥小学上到六年级小学毕业。在运河中心校参加了小学毕业暨升学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省丹中录取为初一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老师和同学都为我高兴万分,我们全家也都兴奋不已,因为在那时确实也是属于百里挑一呀(当时省丹中在全县择优录取三个班)。 此时正是年,刚好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领导被打倒,学校老师受冲击,学校的教学秩序被彻底打乱了。学校一直到年8月才通知我们到学校复课闹革命。一学期结束又把我们这些择优录取的统招生解散回原籍读书。 回到家乡后我在离家较近的蒋墅镇塘西农中上了两年六年级和七年级就算初中毕业了。 年,正是实行贫管会推荐升学制度的时候,尽管我是一个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但由于“社会关系复杂”最终还是失去了到鹤溪中学就读高中的机会。 万般无奈之中只好回到生产队里参加了长达8年的集体生产劳动。农村的各种重活、脏活、累活全都干过,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务农期间我还自学了裁剪缝纫技术,上门为乡亲们制作各种服装。 平地一声春雷响,彻底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绽新貌,天翻地覆慨而慷。 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又点燃了我们这些渴望读书的莘莘学子的希望。我没有放弃这个机会,虽然只有初中毕业学历的我,还是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并顺利地通过了初考和统考,成绩达到了录取标准并参加了体检,但是最后还是由于“社会关系复杂”的原因在政审这一关卡住了。 在好心人的鼓励下我坚持参加了年的高考。其时政审终于彻底放宽,只看个人现实表现,社会关系不再成为障碍,最终如愿以偿地被录取了,收到了南师丹阳大专班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能够回到学校继续读书深造,这是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梦想! 大专班的两年学习生涯中,我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节假日也很少回家休息,而是留在学校里看书学习,以追回曾经失去的岁月,弥补自己文化知识的不足。 经过两年紧张而又刻苦的努力,在英语专业的学习上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最后能够名列前茅。我在学校入了团,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标兵和被团县委授予丹阳县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 毕业后被分配到丹阳市鹤溪中学教英语学科。从年至年我在鹤溪中学工作了22年,任教过从初二至高三乃至高考补习班等各个年级的英语。我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教学相长,全身心地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经过中考和高考的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从班主任做起,担任过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直至校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于年8月调任丹阳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和丹阳市招生办书记。 在学校工作期间,我经常现身说法,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勉励学生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掌握过硬的本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效伟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顾我的成长历程,我的命运和祖国是密不可分的。我的成长轨迹也是和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没有我个人的一切。现在我们已经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心中感到非常的满足。亲眼目睹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日益的繁荣富强,心中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撰稿诸一匡编辑马明耀蕾蕾制作瑞瑞往期链接(点击即可查看) 1.垦荒者余承善的流金岁月 如果喜欢,四川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