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淮安方言,各位是否秒懂了? 不会做的先给各位参考书看一下! 淮安方言专业十级词汇1、形容词:胶干的(很干);紧西的(很稀);业燥燥的(很热);西业的(很热);筋拽拽的(很有嚼劲);水汲汲的(很泥泞)。 2、动词:拍(pai,用脚踢);撂(扔掉);优(甩动);次刚(训斥);直刺(一直走);剋(打的意思);火(兴奋)。 3、数量词:(1)一头滑,一头抹:形容事情的两头全部落空,意思是指事情彻底失败。例句:老王家的大丫头跟人谈恋爱,脚踩两只船,结果是~,一操两窝蛋。 (2)一团玩意仗:原指小孩子们在一起假模假样地玩打仗游戏(即“儿戏”),于是便有了“玩意仗”一说。玩意仗,扭打在一起形成“一团”,难解难分,故有了“一团玩意仗”一词。随后,“一团玩意仗”被引申为将原本很严肃的事情当儿戏。例句:都结婚生子的人了,还~,哪天能成人哦? (3)一雾六层天:一是指吹牛吹到云里雾里,没有边际。例句:他们把外星人的本领吹得~的,简直神啦!二是指一塌糊涂。例句:她这个人人品太差,当面夸你搞花的呢,背后能把你说得~的。《丹阳方言词典》收录为“一雾成天”。 (4)二刀毛子:专指女性的齐耳短发。何为“二刀”?有“二刀”则必有“一刀”。据老年人讲,旧时女性出生后剃胎毛谓之“一刀”,往后则不能再剪,姑娘一律梳辫子,妇道人家一律窝鬏。辛亥革命以后,尤其是共产党政府为了移风易俗,先后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曾广泛动员广大女性剪去长发,以示向旧社会告别。于是,便有了“二刀”之说。孰是孰非,尚无定论。例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年女性大多都是~发型。 (5)三马神道:意指言谈举止不正常。“神道”,典出于《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大为修冢茔,开神道。”例句:这个人有点儿~的,托他办事不牢靠。 4、贬义词:二衣子(变态);次子(白痴);眉次目瞪;椅风做骑;骑皮郭掉的;渗不垃机的;鬼大流吹的。 5、常用语:一沃老;看格子(硬币);上该(上街);看二层子;大汪;磕堂;国堵堵来气;给个;媒个;骑个。 6、食品:杨沙玉(马铃薯);坨子(肉圆);浑荡(混沌);大夹豁(韭菜盒子);蹄爪子(猪蹄子);滑肉(全是肉)。 7、常用器具:帖测子(铁锹);足沟;茶吊子;把子(刷锅用的);溜列子;刚狼锅;小批椅子;接达欺;孩子(鞋子)。 淮安方言典型常用句型1.恩桂桂(恩乖乖),这倒用东西还就来丝呢啊!(来丝形容物品有用或是人比较厉害) 2.这老头身体多结杠啊!(结杠形容身体好) 3.我甩起来能给你一个沃老。(我甩起来给你一巴掌) 4.我能一巴掌把你个死小究获死的了。(小究就是小孩意思。) 5.冒嘎住登健康路,走承德路直刺就到了。(我家住在健康路,承德路直走就到了。) 6.则母的啊?泽里的啊?(干什么的?) 7.我能跟你迫八国去!卷死你哦!(我把你踢得远远的。) 8.怎甘啊?我怎甘你的啊?(怎么了?我哪里得罪你了?) 9.我就搞登哪摊看见过你的呢。(好像在哪里看见过你?) 10.即个弯弯顺是滑肉包的。(这个水饺是纯肉的。)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朱小飞先生倾注26年心血,独自编撰的近百万文字的《淮安方言词典》打破砂锅问到底,小编还想讨要个签名版呢!(*^__^*)…… 把你知道的答案在评论里写出来!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