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丹阳发布 原标题:丹阳人,你可曾听说,白龙寺的传奇? 白龙寺白龙寺,原名慈感殿,位于皇塘镇高头村。年6月准予临时登记,法福和尚主持,俗名陈粉庚(金坛人),建有大殿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年正式登记,年建有大殿、慈感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客房、寮舍,食堂。年6月添置2.5吨幽冥钟,直径1.6米的大乘法鼓,22尊金装香樟佛像。年重建大雄宝殿,建有放生池5亩地左右,年9月药师殿落成。年万佛石塔落成。年新建孝感殿,现总占地平方米。 《白龙娘娘的传说》 白龙寺传奇相传,镇江府丹阳邑皇塘镇界沟村有一户姓吴人家,这家主人姓吴名游。吴游的妻子为薛氏。吴妻两人乐善好施,常常救助穷人,修桥铺路,造福一方,乡里人们无不称赞叫好。吴游的儿子叫善生,吴善生敦厚淳朴;吴游的闺女叫善珍,吴善珍眉目清秀,聪慧纯真,心灵手巧,善于描龙绣凤,实为世上少见的好人;吴游的儿媳为王氏,王氏贤惠善良,姑嫂亲热,夫妻恩爱,孝敬公婆,遐迩闻名。 梁大同元年,吴善生搀着母亲赴杭州敬香,姑嫂两人留在家里。有一天,吴善珍和嫂嫂王氏下楼散心,走到厨房,看到水缸里没有水,姑嫂两人就拿着扁担,提着水桶到井边吊水。在井边看到两只蛋,一只是白色,一只是青色,姑娘叫嫂嫂拾起来,嫂嫂叫姑娘拾起来,两人互相推托后,吴善珍就拾了两只蛋,藏在怀里,扛着水就回家了。回到家中,两只蛋不见了,东找西找,到处寻不到,姑嫂非常惊奇,冥思苦想,也想不出其中的原因。这件奇事的发生,一、二个月过去了,并没有觉察到什么;三、四个月以后,吴善珍食餐无味,头晕呕吐,面黄肌瘦,呈现了明显怀孕的迹象;五、六月的过程中,吴善珍的腹部渐渐大了起来,姑嫂两人张皇失措,寝食不安,害怕至极。 吴善珍的母亲自杭州回家几个月后,察觉此事,怒火冲天地问道:“善珍,你的肚子怎么会大起来的?”井边拾蛋的事情,吴善珍从头到尾地详说了一遍,然而母亲还不相信,并举起竹板狠抽善珍。竹板打断了,就用竹棒打。吴游家的门前有一块青竹园,天天斩,天天打。吴善珍怀胎三年,就被抽打了三年,三亩田的竹园全被斩尽打光。竹棒打光后,又用桑树的枝条抽打,桑树的枝条还打了几十捆,打得善珍头晕眼花,眼泪纷纷,皮开肉绽,鲜血淋淋,疼痛欲绝,倒在地上直打滚,死去活来叫救命。嫂嫂王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跪在地上拼死相救,但也无济于事。 梁大同元年五月十八日半夜子时,善珍突然听到肚中有龙喊叫,一龙说:“我是青龙,应从左胛子下出。”另一龙说:“儿是白龙,应当升天,要从右胛子下出。”善珍左手一抬,青龙跃出,不告而别,独自腾空升天了;右手一抬,白龙诞生,陪伴母亲,寸步不离,分外孝敬,嘱咐母亲紧闭双眼,不管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能睁开眼睛。龙母听了白龙的话,跨上龙身,攀住龙角,骑着龙背,腾上天空。到了半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狂风呼啸,大雨哗哗,天兵天将喜吹喜打。龙母听到雷鸣声、风雨声、天兵天将的欢迎声,惊喜交集,不由睁开眼一看,不料滑下了龙背,堕地而死。白龙眼见母亲坠死,悲痛欲绝,跳跃翻滚,顿时地陷数十里,烟波浩渺,白浪滔天,从而就成了宽大的白龙塘;龙尾飞扫,扫出了七十二支沟稍。 第二天清晨,当地相邻奔走相告,奇闻传到四面八方。本地乡绅即报丹阳,丹阳邑令随报镇江,镇江府衙速禀了梁朝京城。 梁代萧衍皇帝得知了奇闻后,喜笑颜开地说:“正值重建国号大同之际,竟有神龙降世,实乃孤王之洪福,国泰民安之吉兆也!”说后,随即钦赐塘边土地二十亩,以建圣庙。庙额为“慈感殿”。 梁代大同元年,乡绅喜奉武帝圣旨,在碧波荡漾的白龙塘西岸,兴建了得天独厚的白龙圣庙,成就了至高无上的孝龙圣地,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七十余年的悠久历史。 白龙圣庙建成之后,梁武帝钦赐吴善珍为白龙圣母。白龙圣庙从此也称吴塘龙母祠、白龙寺了。 庙庭大殿上悬挂的清朝乾隆十三年高宗皇帝钦赐的“普天行化”金字大匾,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白龙寺闻名遐迩的历史典籍,栩栩如生的龙母形象,龙性至孝的动人故事,从古至今一直深受广大人们信奉、传颂。每年五月十八日的祭祀佳日,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凡来祭奠瞻仰的皇亲国戚、朝廷官员和善男信女无不为白龙孝性所感动,为龙母遭遇所感泣。 商务合作/投稿/推荐咨询等相关事务请联系 — 手机: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