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几年前,丹阳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一次采风活动,去古镇延陵调查民间传说。邢甲村老农邢二川对我说:“我记(丹阳方言,即我们),古迹许多,传说成箩。”我说:“古迹许多,说点我听听。”邢说:“南有董溪(今称简渎河),河上有座望仙桥;镇北有座九女墩,龙女由此飞升;镇西有个万顷洋,洋边有座季子庙,还有延陵季子墓;镇东建有董永庙、董永墓。”我说:“民间故事有哪些呢?”邢说:“吴国季札,三让王位而不受;东汉包咸,著书立说育后人;东吴韦昭,著吴书,记录吴史;东汉董永,卖身葬父,至孝感动天。以上四人,我记延陵人称他们为延陵四贤。”他们死后,坟墓都在延陵本地。本篇延陵与董永的传说就是根据邢二川口述整理成文的。

  东汉时代,延陵镇南的董溪河西,居住着一户姓董的人家,父子二人相依相靠。生活虽苦,家庭却很安乐。董父久病在身不能劳累,稍一出力就要吐血。幸好有一个会体贴的儿子,名叫董永。

  董永十几岁时,就挑起家中的重担,田里的农活,从种到收都一人担承。农闲辰光,还去附近山林砍些枯柴去集市卖掉。卖柴所得再买些油盐等生活用物。有时,也去湖塘捕捉一些鱼虾之类水产,回家熬汤给父亲补补身体。董永善解人意,家中有好吃的总是让老人先吃,而且还劝老人多吃。父亲久病不愈,董永奔波于各地访医寻药。有一天,听见路人说:“茅山道士炼制丹药,能治百病。”董永就沐浴更衣去茅山求药,行至茅山,为表示求药诚心,董永一步一拜,踏上级上山台阶。中国道教炼制丹药,为济世救人。茅山道士被董永的孝行感动,赠给他三剂草药、三粒金丹。几个月后,董永父亲的身体逐渐恢复,董永更是喜上眉梢。

  董永至孝的事迹受到邻里大众的称赞。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县衙、传到郡府、传到朝廷。朝廷以“孝廉”召他做官。他说:“我要在家服侍父亲。”不去。

  几年后,董永已成为一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渔樵耕读四行样样精通。家中老父的病时好时坏,没有断根。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董父死了,家中没有一点积蓄,父尸无法殡葬入棺入土。号哭、骂天,都不能解决目前的窘困,于是狠下一条心,卖身葬父,以报父亲养育之恩。

  延陵北街外,有一位姓潘的财主,平时乐善好施。早就听到董永孝顺父亲的传说,决定先贷钱十贯(千钱称贯),待服丧期满,以劳抵债。俗话说:“有钱好办事”,董永为父亲擦身、换衣、入棺。在延陵东街外买了墓地,将父亲的棺材葬入坟地。服丧守孝期满,准备去潘员外家为奴。

  曲阿(丹阳古代名)县延陵乡,出了一名孝养父亲的董永,名传远近。天上玉皇大帝也有所闻。这次董永卖身葬父以尽孝道的传闻又传到了天上,玉皇大帝深受感动,马上与王母娘娘商议,派一名仙女下凡帮助董永解决做佣奴的困难。玉皇召见排行第七的仙女瑶姬,俗称七仙女,命她下凡帮助董永。赐给她一支难香,遇上急难的事,点燃难香,天庭就会帮助解决。

  七仙女驾云随风,瞬间到了延陵,召见了当地土地公公,传达了玉帝圣旨。土地公公一口答应,说:“这事好办”。董永在家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将更换的衣物放进包袱,一路向北往潘家庄而去。途经大槐树下,遇见一老年人及一位农人打扮的姑娘迎面而来。老人挡住董永,作揖说:“年轻人,此女子是我外孙女,家遭天灾人祸来投靠我,我这把年纪说走就走了,求求你收留她吧。”董永一听愣住了,心想:“我现今有家难回,身子已经卖给人家了,怎能收养这无亲无故的陌生人呀。”说道:“不行,不行!”就要走了。老人不让他走,继续说道:“你就行个方便吧,也是积德呀。”董永仍然答道:“不行,不行!”说了就走。老人纠缠不放。董永被逼无奈,只好实话实说了。董永说:“老伯呀,实不相瞒,我的遭遇与这位姑娘也差不多,为了安葬老父,我的身子已经卖给了人家,怎能可以收留这位姑娘呀?”老人一听,哈哈大笑,说:“你怎么不早说?这事越发好办了。我外孙女是织绢能手,你们结伴去东家以劳力还债,待赎回身子再回家成亲,这是天赐良缘呀,不会拖累你吧?”经老人多次劝说,董永同意与这位姑娘结为未婚妻,同往潘家庄以劳力还债赎身。

  潘员外是一位有德行的长者,他分派董永在他家中干杂活,七仙女去机房织绢。几个月过去了,董永以报恩之心勤劳干活,博得潘家人人说好。有一天,潘员外去机房巡视,见七仙女所织丝绢光彩夺目、质量优良,不住称赞“好绢、好绢”!又有一天,潘员外与董永闲谈,无意中谈及七仙女织绢技能,随口说道:“如能织满三百匹,就可以退给董永卖身的契约。”董永无意中将潘员外的退契一事告诉七仙女。乐得七仙女说出:“这事好办,好办!”

  七仙女听到潘员外的限额三百匹,认为丝绢织成就可以提早赎回卖身为奴的文契;可以提先回家办理婚姻大事。乐得连夜点起难香,求玉皇大帝准许办成。延陵北街外有一龙溪,溪西有一虎塘,溪塘相通,龙虎相依,景色如画。溪塘交汇处筑有宫室,居住着九名美丽动人的姑娘。据传,她们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因违反天规,被罚在此养蚕、缫丝、织绢。玉帝派闪电婆婆传旨,令九名龙女三天内织绢三百匹。

  时间过得真快,几天过去了,七仙女将龙女们织的绢与自己所织共三百几十匹绢分叠几堆,放在潘家机房,等待员外验收。七仙女满面春风,将喜讯告诉董永,董永以为与他开玩笑,不高兴地说:“瞎说八道!”说了就要走。七仙女拖住他说:“我们找潘员外去。”七仙女、董永、潘员外以及听到此说的潘家人员都跑去看个究竟。潘员外一进机房,白色丝绢射出耀眼的清光,满室生辉。潘员外惊呆了,董永懵了,其他人员呢?默然不作声了。潘员外回过神来,摸摸绢暗点数,质量、数量都达到高标准了。感叹道:“奇怪,奇怪!”

  潘员外拿出卖身契,退还给董永。董永与七仙女向员外作揖感谢,向南走了。潘员外又召回董永,赏他两千钱作为安家费。董永行至槐荫下,见七仙女的“外公”在此等候,忙上前施礼。老人说:“今天是你们俩人的成婚佳期,我为媒,老槐树作证,你们拜天地。”董永夫妻拜过天地谢过老人,双双回到久别的柴门草屋。

  董永夫妇,以双手织造新的家园,生活一年一个样,幸福美好。第二年喜添一子,日子蒸蒸日上。第三年,七仙女下凡期限已到,夫妻、母子就要分别。这时的七仙女,心情低落,忧愁、烦恼、凄惨、悲哀像五味瓶中的作料,全都涌入心中,想到伤心处不觉泪流满面。这天,天气晴和,七仙女怀抱婴儿,与董永踱步行至槐荫树下,想到三年前的今天,想到……,眼泪点点滴滴淌个不止。七仙女将孩子交给董永,说:“董郎,实不相瞒,我乃瑶池西王母之女瑶姬仙女,奉玉帝圣意,来到人间为君解难。今日限期已到,与君分别了。”说后,夫妻抱头痛哭。七仙女再三叮嘱:“带好孩儿,积德、积善,做一名在家乡能使百姓尊重的好人。”飘飘然,凌空上天去了。

  天空,鼓乐鸣奏。护法天神在空中持令旗呐喊:“瑶姬仙女暨九位龙女听令:时限已到,速归天庭听封。”

  潘员外,将仙女织的三百匹丝绢贡献给了当朝,受到皇上御赐的“富贵门第 积善人家”旌表。

  董永的儿子从小聪明,在家务农,子孙兴旺,延续至今。今日董永村,据传就是当年董永的肇基之处。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治疗白癜风药物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